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

ID:62162038

大小:1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9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_第1页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_第2页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_第3页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_第4页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选2006—2011年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采用2006—2011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一阶段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并实证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效用。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固定效应模型2006—2011年,是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为显著,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变化最频繁的一段时期。为了了解这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本文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该阶段的影响效应

2、进行检验,以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作为切入点,验证多种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一、文献回顾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合。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利率以及窗口指导和有关的信贷政策等。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做过相关研究。国外学者中horvitz认为准备金政策的主要优点在于准备金率的变动可以对准备金数量及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微小的准备金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重大变化[

3、1]。friedman、schwartz(19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短期产出波动有影响[2]。oliner、rudebusch(1996)则将“不完美信息”纳入广义信贷渠道,从借款人角度研究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认为由“不完美信息”引起的“外部融资升水”和“信贷配给”6/6优选2006—2011年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采用2006—2011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一阶段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中

4、的作用,并实证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效用。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固定效应模型2006—2011年,是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为显著,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变化最频繁的一段时期。为了了解这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本文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该阶段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以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作为切入点,验证多种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一、文献回顾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合。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

5、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利率以及窗口指导和有关的信贷政策等。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做过相关研究。国外学者中horvitz认为准备金政策的主要优点在于准备金率的变动可以对准备金数量及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微小的准备金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重大变化[1]。friedman、schwartz(19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短期产出波动有影响[2]。oliner、rudebusch(1996)则将“不完美信息”纳入广义信贷渠道,从借款人角度研究信贷渠

6、道的传导机制,认为由“不完美信息”引起的“外部融资升水”和“信贷配给”6/6优选2006—2011年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采用2006—2011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一阶段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并实证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效用。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固定效应模型2006—2011年,是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为显著,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变化最频繁的一段时期。为

7、了了解这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本文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该阶段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以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作为切入点,验证多种政策工具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一、文献回顾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合。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利率以及窗口指导和有关的信贷政策等。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做过相关研究。国外学者中horvitz认为准备金政策的主要优点在于准备金率的变动可以对准备金数量

8、及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微小的准备金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重大变化[1]。friedman、schwartz(19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短期产出波动有影响[2]。oliner、rudebusch(1996)则将“不完美信息”纳入广义信贷渠道,从借款人角度研究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认为由“不完美信息”引起的“外部融资升水”和“信贷配给”6/6优选加速了货币政策传导作用[3]。因此,信贷渠道在扩X性货币政策时期会有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