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

ID:62247399

大小:172.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6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初中语文姜波苏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一、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蔽林间窥之(偷看)(2)稍出近之(渐渐)(3)以为且

2、噬己也(咬)(4)益习其声(逐渐或更加)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

3、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虎大骇(受到惊吓)(2)觉无异能者(本领)(3)驴不胜怒(禁得住)(4)计之曰(盘算)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2分)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2分)一鸣,一蹄。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不设统

4、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

5、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二、阅读短文,回答1—5题。(15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6学而思初中语文姜波(1)可爱者甚蕃(2)花之君子者也(3)花之隐逸者也(4)陶后鲜有闻2.翻译句子。(6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分)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2分)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

7、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分)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庄重)(2)香远益清(更)(3)濯清涟而不妖(洗涤)(4)不可亵玩焉。(

8、亲近而不庄重)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7、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分)起衬托作用。菊虽高洁,却有躲避现实的缺点,牡丹虽华贵,却是势利小人追逐的,“予独爱莲”,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8.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2分)9.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0.、文章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