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究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究

ID:6230498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1-07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究  摘要:体育特长生是高中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压力。探索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短板及成因,反思体育特长生训练方式的不足并创新培养路径,对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及教育工作水平有重要参照价值。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探析创新型社会建设时期,国家需要素质全面且学有专长的新型人才。在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专门人才,一般会通过特招特训方式招生体育特长生,主要包括高水平运动员和参加普通高考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特长生作为一个在思想、文化和学习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学生的特殊群体,抓好其学习与训练,培养其专长

2、和技能,搞好管理和服务,对当前使体育特长生的成才几率最大化、成才质量最优化具有重要探索价值。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现状及体育高考要求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实施体育教学的一个独特对象,其特长不均衡、素质不平衡现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高考成绩。61.高中体育特长生存在不足。一是思想表现欠佳。主要表现为在性格和心态方面表现不成熟,个性不稳定,缺乏自制力,情感直率、强烈,易冲动,喜欢结交朋友,容易形成一些江湖义气的不良习俗。二是文化素质不平衡。大部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素质较差,难以跟上教学。部分学生长期处于班级后进生,未能体验过成功感,学习缺乏自信,特别是参加体育特训后,部分学生放松

3、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成绩下滑。三是训练状态不稳定。高考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普通高考生,也不同于体育专业训练队队员,因体育高考训练周期短、强度大,加上部分学生对训练认识不到位,就容易导致体育训练不稳定、状态不佳状况,影响到整体成绩的提高。2.高中体育考试新要求。1996-2012年普通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项目有100米、立定跳远、800米、原地正面投掷实心球五项。高校在录取考生时,基本以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两项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在两项过线的情况下多数高校更注重文化成绩。比如部分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在专业过线后文化分高达500分以上。201

4、3年普通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项目由100米、立定跳远、800米、专项组成。这就要求体育特长生既要有跑、跳、投的特长还要有专业特长。在今年的高校录取中除少部分高校以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外绝大部分高校明确指出在文化分过线后以专业成绩高到低录取。二、高中体育特长生人才培养特点及不足6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周期短、强度大、技巧性强的特点。因此,保证学生状态的稳定、保证训练环节的科学、保证训练环境的和谐是确保良好训练质量的基本要求。目前,结合重庆高中体育训练实施,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思想教育乏力。思想教育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和快乐体验引导

5、滞后。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特定体育活动或环境产生惧怕心理。因恐惧和无快乐体验,导致学生在训练中缺乏自信或盲目自信,对自身素质缺乏理性科学认识。2.管理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管理沟通不足、服务育人不能及时跟进,一定程度影响到体育特长生人才培养的实效。有的学校只重视文化,不重视体育;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缺乏关联性制度措施,导致学生专业课和文化课呈现“水桶效应”;有的学校缺乏明确奖惩制度,缺乏科学评价标准,按“大锅饭”办法管理任课教师,导致教师工作主动性不高、创新内动力不足。3.培养模式式微。主要表现为训练时间不合理、训练目标不

6、清晰、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不科学。在教学环节组织中,教学安排分散,缺乏有效的集中管理;教学内容脱节,前后训练环节缺乏贯一性;考评方法不合理,前后标准不统一。特别是在各训练环节的组织与衔接上,组织乏力、安排各自为阵的状况在重庆地区还相当程度存在。6三、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式及工作策略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做好体育特长生的选材工作。好的材料才能打造出好的作品。今年重庆市有近6000人参加普通高考的体育专业,重点本科双上线在我市仅194人;我市考生的最高专业成绩达99分。一般本科双上线有969人,专业分数最低要求81分。体育特长

7、生招生比例的缩小,和运动水平的增高,对体育特长生的选材工作要求更高。如何选出优秀的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一是要依据学生的身材骨骼特点选才,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学生骨骼以细长型为宜;二是依据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运动能力选才,为学生专业训练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依据学生文化成绩选才,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62.抓好训练队的管理工作。高中特长生管理的前提保证是有一套行之有效、详细的管理制度。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特长生训练提供指导。特别是要根据每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个性特征制定详细的阶段性目标,使学生获得体验,获得学习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