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ID:623693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7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_第1页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_第2页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_第3页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_第4页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上所做的教学改革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调整,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改革探索。【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69-02近年来,我院高职学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他们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毕业后很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城市中小学教师招考中脱颖而出。教育方向毕业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在培训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者去边远地

2、区担任代课老师。为了使高职教育心理学课程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调整,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改革探索。一问题的提出1.教材的选择7我国目前的师范类专业几乎都是以本科为起点,专门为本科学生所编制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丰富、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但这类教材内容并不十分适合高职学生。一方面学生学起来太难,感觉吃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此类教学过程中衍生的受挫和失望情绪也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考虑到学生要参加教师资格证的统一考试,考试

3、组织机构指定的培训教材也曾经成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选择之一,只是这样一来,应试教育的烙印和弊端再次清晰呈现。根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并考取相应级别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从事幼儿教育,包括担任幼儿园老师或者培训(早教)机构的儿童教师。然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尝试单独使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效果也并不理想。2.教学的过程高职教育心理学在改革前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认知而轻情感、重概念记忆而轻实践整合能力等现象。教学模式依旧以课堂讲解、传授式的教学为主。学生们沿用高中时代上课记笔记、考前背

4、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虽然采用多媒体呈现信息,但这种电子版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太大的作用。7有的老师试图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自主学习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教师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合作学习变成了让几个学生一组完成一个项目、论文,学生往往是一抄了事;探究学习也只是让学生去查找材料。类似的教学改革不但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到学生的敷衍甚至反感。二教学改革的实施1.重新定位课程目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外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呈现两大特点:(1

5、)多样化,不同的心理学分支使得心理学课程异彩纷呈;(2)生活化,心理学从枯燥的科学理论走到了大学师生生活中。在心理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出现了比如《网络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新的心理学课程。例如美国有超过200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强化教育心理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联系生活实际

6、、面向未来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2.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重新整合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7第一,科学性原则,教育心理学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教育心理学丰硕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揭开人类心理的奥秘。实际生活中,高职学生对心理学和心理现象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星座和性格、暗示和催眠等),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必要用科学的论据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进行澄清。第二,生活性原则,作为高职学院课程,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只有紧紧围绕大学生活组织课程内容,注重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教育心理学观念,才能为高职

7、学生指明解决学习、就业、生活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并使学生逐渐增强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主体性原则,就是课程内容设计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课前播放由学生扮演的心理短片展示教育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课后将短片和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教学空间与学生共享。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心理学名著、浏览心理网、电子邮件、小组活动等方法,对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规律进行互动探讨。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教育心理学、感知觉和意识、

8、认知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情绪与健康和社会心理学七个模块。7每个模块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认知模块包括记忆、学习、思维和语言等教育心理学内容并由学生在校园内拍摄的心理短片展示。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涉及生活中的现象或观念、科学而严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可以尝试的教育心理学应用方法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