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

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

ID:62378309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30

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_第1页
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_第2页
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墙体的分类教程文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墙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体的分类第二章建筑构造 第一节  墙体 一、墙体的分类墙体的分类大体有从墙体位置上、从材料上、从受力特点上几种分法。(一)墙体按所在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另外,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

2、以称为窗下墙。(二)墙体按材料分类(1)砖墙。用作墙体的砖有秸土多孔砖、黏土实心砖、灰砂砖、焦渣砖等。(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密度小、可切割、隔声、保温性能好等特点。这种材料多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3)石材墙。石材是一种天然材料,主要用于山区和产石地区。(4)板材墙。板材以钢筋混凝土板材、加气混凝土板材为主。(5)承重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采用C20混凝土制作,用于6层及以下的住宅。(三)墙体按受力特点分类(1)承重墙。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由于承重墙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分为承重内墙和承重外墙。(2)自承重墙。只承受墙体自身重量而

3、不承受屋顶,楼板等竖向荷载,并把自重传给墙下基础。(3)围护墙。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它起着防风、雪、雨的侵袭,并起着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4)隔墙。它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把自重传给楼板层,隔墙应满足自重轻、隔声、防火等要求。(四)墙体按构造做法分类(1)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普通砖墙、实心砌块墙、多孔砖、实心黏土砖、石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和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分层复合、黏土砖与焦渣分层复合等)砌筑的不留空隙的墙体。(2)空体墙。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3)复合墙。这种墙体多用于居住建筑,也可用于托儿所、幼儿园、医疗等小

4、型公共建筑。这种墙体的主体结构为数土砖或钢筋混凝土,其内侧或外侧复合轻质保温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充气石膏板、水泥聚苯板黏土珍珠岩、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纸面石膏岩棉复合板、纸面石膏玻璃复合板、无纸石膏聚苯复合板、纸面石膏聚苯板等。 二、墙体的节能设计在使用中为满足建筑对热工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会带来一定的能耗,从节能的角度出发,也为了降低建筑长期的运营费用,作为围护结构的外墙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室内温度环境在外界环境气温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稳定,减少对空调和采暖设备的依赖。炎热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室外热量通过外墙传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产生过热现象。外墙应具有足够的隔热能力。在设计

5、中可以通过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外墙材料,例如砖墙、土墙等,以减少外墙内表面的温度波动;也可以在外墙表面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因此,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设计均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包括采暖居住建筑、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墙身细部构造(一)防潮层防潮层的做法(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

6、--5%防水剂,厚度为20mm----25mm 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 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100mm。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宜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二)勒脚勒脚做法如下:(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mm----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 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

7、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三)外墙周围排水处理散水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穷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mm~ 70mm。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600mm~ 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mm~ 300mm(2)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30m间距设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