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

ID:62492979

大小:9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9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_第1页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_第2页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_第3页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_第4页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方型墩柱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主线高架桥墩身和匝道桥均为方型墩,墩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用墩上部呈喇叭形,无盖梁;方形墩的棱角设有圆形倒角。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吊车起吊灌注砼。台身砌石施工采用挤浆法挂线砌筑。桥台台身均为浆砌片石,料石镶面,台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墩身和台帽施工中,模板采用特制定型钢模板,螺栓联结,脚手架围护作业。二、主要施工方法2.1测量放线在承台表面测设墩身控制线,经复核后,弹出墨线作为桥

2、墩施工基准控制线。同时复核承台施工时测设的基准控制点是否准确以备墩身控制使用。2.2模板工程模板采用工厂精加工的整体不变形钢模板,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确保墩台身模板坚固耐用。圆形墩身模板作成半圆形对扣模板,方形墩和薄壁墩模板作成大块拼装式模板,模板形式见附图。第4页共8页模板先在墩位处组装成整体,调整接缝处的平整度和缝隙,必要时用磨光机磨平接缝处错台,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待钢筋绑扎完成经检查合格后,用吊车将钢模板套入钢筋骨架中,对较高的桥墩,可分节吊装。模板的固定方法采用四周搭设模板支架及拉缆风绳的方法同时进行。在浇注混

3、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并派专人负责,如发现模板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有超出允许偏差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模板稳定性,模板___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检,并作好质量评定记录,自检合格后请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浇注混凝土。2.3墩身钢筋墩台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下料成型,墩位处绑扎。主筋采用焊接连接,先绑扎钢筋后封模。在施工中特别注意圆弧过渡段钢筋绑扎位置的准确性。钢筋绑扎采用吊车配合。2.4墩身混凝土施工墩身混凝土全部由拌合站统一集中供应,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由混凝土泵车进行浇注,

4、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由中心试验室严格控制其配合比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质量。同时在浇注过程中,采用串筒将混凝土送至墩身各部位,确保混凝土自由落差不超过___m,以防混凝土出现离析。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层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整个墩身均一次浇注完毕,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做好表面收浆抹平工作,确保顶部混凝土质量。2.5拆模和养生第4页共8页拆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___Mpa;拆模后,应先洒水,再墩顶洒10CM砂,然后用塑料薄膜袋封口包裹,同时以防止上部结构施工时对墩身结构造成污染.第4页共8页2021年施家门村河道

5、清淤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区域河道整治,改善区域水环境,对吴兴区杨家埠街道施家门村南稍河、太脑河河道实施清淤工程。由于多年来受生活生产的污染、水土流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因素影响,河道淤积严重,造成水环境恶化现状。河道的排洪、灌溉、调蓄水与净化水等综合功能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活生产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和改善河道问题,需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治理,本项目疏浚河道___条,南稍河为东西向河道,断面编号1#至9#,长度___米,估算疏竣淤泥量3156.64立方米;太脑河根据河道形状分为2段计算(详

6、见河道清淤项目布置图),断面编号1#至13#,长度___米,估算疏竣淤泥量5535.03立方米。总计:长度___米,估算疏竣淤泥量8691.67立方米。二、治理目标1、通过河道疏浚清淤,提升区域河道行洪、排涝、灌溉能力,灌溉保证率达到___%以上。2、通过河道疏浚清淤和杂草杂物清除,提高河道的调蓄水、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面貌和水质。三、治理标准第8页共8页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在满足河道整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工程投资,疏浚清淤标准为:清除河底淤泥。2、环境要求:在河道疏浚的同时要求达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

7、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标准。四、实施办法1、河道疏浚:本项目由于河道整体较窄,堆泥场较近且挖泥船无法进入河道,疏浚采用将河道两头封堵,用泥浆泵直接吹入堆场。2、堆场保护:在堆泥场周围做好防护措施,若采用水塘做堆场,需将积水抽干,防止泥浆流失,填满后应进行平整。五、清淤量测量及计算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__年___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施测。2、本次河道测量平面坐标和高程均采用GPS-RTK方法施测。模式采用单基准站自由架设模式;在数据采集器中以GBJY、GDYS、GGDZ、GGHZ、GGW___、G

8、LTL、GSLS、GWJM、GYJD、II___MK3等___个D级点为参考点,利用七参数模型求解转换参数,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并坐标转换。两台仪器分别在已知点T01上校正,平面坐标转换残差最大0.7cm,高程拟合残差最大0.1cm,小于动态(范本)测量(RTK)技术规范平面坐标转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