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

ID:62711990

大小:68.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_第1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_第2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关键词】诗词名句,写景状物,自然风光,山,西林壁,庐山【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处】宋代•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注】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说明】《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i全诗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

2、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山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90余座山峰,主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山势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甚至有千差万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就准确地写出了庐山风景千姿百变的形象特征和复杂多变的山貌特点。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景说理,谈游山之体会。作者说,我们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我们身

3、就在庐山之中。我们的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行动被庐山的丘壑所制约,我们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只是庐山的冰山一角,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透彻地了解庐山。更多有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这两句议论新奇,发人深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遐想和思索的空间。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游历山水才有的认识,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作者只是借游山之事,将这个道理进一步阐述了出来。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道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必须超越狭小的3范围限制,摆脱主观的错误的偏见。这首诗的语言浅显

4、易懂,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风格,同时也彰显了宋诗以理为特色的诗风。(责任编辑:夏素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