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

ID:6444737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4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_第1页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_第2页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_第3页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_第4页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放线技术要求及规定东营市公路勘察设计院二OO七年十月一、总则51、项目名称:2、项目工作内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1:2000地形图成图、路线定测3、项目执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二、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平面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度?分。首级控制为5秒级的光电测距导线,布设成符合导线,导线可沿道路中心线两测100m左右布设,起闭在Ⅲ等以上的国家三角点上。兼作水准点的导线点高程应起闭在Ⅳ等以上的水准点上。1、一级光电测距导线布设的要求(1)导线点应选在透视好、

2、利于发现和查找、稳定、便于架设仪器及今后工程测量施工放样处。导线点埋石间距平均为500m,点要选在道路中心线两侧,与中心线垂直距离在100m左右。在线的一侧埋石一般不超过两个点,最好能结合地形沿路中线两侧交错设置。(2)标石、标志和点之记(栓桩)导线点的埋石规格为0.1×0.1×(0.6—0.8)m永久性标石,标石顶面埋Ф8mm的钢筋,露头1—2mm,钢筋表面锯“十”字。标石埋置要稳固,埋置时用石头回填夯实或用水泥砂浆敷面,标石露出地面3—5cm,标石上面用红漆正规编号,字头朝北,编号为TNi(i为序号)。当不能埋石时可用铁钉或在其它固定物上刻十字代替。大中桥和互通立

3、交附近应适当加密导线点。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均要求做点之记(栓桩)。点之记要详细绘制位置图(数字化文件),从附近两个明显地物点上量取距离,无明显地物时必须钉木桩,并做详尽记录,同时在所量取的地物上用醒目的红漆作出标记指示。(3)电光测距导线和图根点误差必须满足下表要求:表一5项目名称测距水平角垂直角附合导线最大长度(km)附合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T2方位角闭合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误差(″)观测方法测回数T2测回间互差(″)一级导线点3±151/300000.5

4、±52±10n1/28139中丝法110151/14000图根点2±151/60000.4±81±16n1/2121812中丝法110151/6000作业前,要求对使用的仪器按规程进行检查和校正,并留有正式记录。提交的导线点坐标应是全段统一严密平差后的成果,采用1.5度带时应换算出其相应的3度带坐标。(二)高程控制测量1、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水准点应沿路线布设,应沿路线走向左右布设,距路中线一般在50米至200米间,另在大中桥两岸,隧道进出口,山垭口、互通立交及大型人工构造物附近均应增设,其间距为0.5—1km,可利用导线点兼作水准点,形成符合水准路线,

5、起闭在三等以上的国家水准点(或相当于国家等级的水准点)上。其编号为BMi(i为序号),当和导线点重合时,各自编号如TN12(BM8),点之记不重作,不重合时作点之记(同导线点)。3、观测采用S3级以上的水准仪、尺台,中线法测高,视距用上下丝读数,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观测视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150m,当跨越河谷时可增至200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5m,黑红面读数差不大于3mm,黑红面所测高差的差不大于5mm。水准点闭合差及检测限差为±20L1/2(mm)(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或±6n1/2(n为测站数)。4、当使用光电测距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其闭合差同上要求。

6、5、提交的水准点高程,应是统一平差后的成果。三、地形测量51、图幅带状地形图,测图比例尺均为1:2000,等高距为1m。2、精度要求(1)地物点对最近控制点的平面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2)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不大于±0.4mm,等高线中误差不大于0.5m。地物点高差为0.8m,路中线两侧各75m范围内的重要的地物误差不超过0.6m。4、图根点控制测量(1)图根点数量应满足测图的需要,并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2)图根点可不埋石,打牢固的木桩;(3)图根点的技术要求见表一。5、地形图测绘方法及要求路线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为路中心线两侧各20

7、0m,工点地形图的测绘范围根据用图范围确定。地形图中的高程注记点应选择在铁路、公路、沟渠等目标明显且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求注。村庄应调查名称,距路中心线两侧50m范围内的房屋建筑物等应尽量逐个测绘,其余地带可综合表示。电杆位置要实测,并区分电力线和电讯线。有地下管道和地下电缆和其它隐蔽点建筑物应尽量调查绘出走向范围和位置。铁路、公路、简易公路、大车道和乡村道路均应调绘。遇有水域应测出水面高程及水底高程。6、原有道路中心线测量要求沿原有道路路中心线每50m处(曲线处20m)和沿线每座桥梁的一端中心线测出其坐标值。上述点位的布点要求和测量精度与图根点要求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