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

ID:6473946

大小:22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1-15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_第1页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_第2页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_第3页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_第4页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对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目: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    专业:姓名:准考证号:主考学校: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2014年5月10日27(扉页小样)XX专业本科论文论文标题(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Papertitle(thereasonsandcountermeasuresofaccountingsupervisionweakening)论文作者(何云花)论文作者(HeYunHua)27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与对策内容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本文就此做出分析与对策,以

2、提高会计监督的实效性,为各职能工作者以作个概念性的浅层参考。关键词:会计监督弱化现象,会计监督弱化现象原因为析,会计监督弱化现象对策,会计监督弱化现象相关的反思,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偷税漏税。。。27目录第1章前言4第2章会计监督弱化现象反反映6(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二)社会监督乏力(三)政府监督矛盾(四)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五)会计外部监督不到位(六)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七)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事务系统化]与[信息化]以及[大众利益相关性监督化]的新设想[略]第3章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8(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原因(二)社会监督乏力原因(

3、三)政府监督矛盾原因(四)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原因(五)会计外部监督不到位原因(六)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原因第4章会计监督的对策22(一)中国偷漏税的的方式(二)简要讨论与要求(三)会计监督问题对策样版致谢22参考文献:2227第1章前言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寄于厚望,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实践中,会计监督作用一直不尽人意。会计改革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而事实上会计监督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势态。  完善的会计监督系统,必须在有效的运行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4、这就需要对会计监督系统存在的前提、产生的根源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会计监督存在的前提,不能不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入手。监督和被监督之间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但更多的情况是双方易于形成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形成会计监督存在的前提之一。利益冲突的形成原因,从理论上讲,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目标取向不同而形成利益冲突。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企业,就是要为了使其保值增值,可以综合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是不一致的,经营者可能更为关心自己的薪金、声望、地位等。所有者的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就形成法人财产

5、,经营者可以支配这些财产,经营者在享有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自然关注其自身利益。在一般情况下,为在任期内取得经营业绩,经营者会倾向于采取风险较大的方案甚至是违法经营等短期行为,而不是采取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案;为提高自身声望与地位,会不计成本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张等。这些做法,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正是由于这种利益冲突,需要设计有效的约束机制来保证所有者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实现,会计监督正是在这一需求之下产生的。经营者要以会计资料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有者以会计报告来衡量自身目标的实现程度,以会计监督防止利益受损。  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会计监督存在的前提。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

6、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供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较少信息的一方则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规律来达到自利的目的,这就是经济学所关注的“机会主义”和“损人利己”现象。在会计上,有的会计人员及其组织利用这种不对称的信息规律,采取“隐瞒财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27等方式进行作弊。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会计人员自身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二是会计人员与经理人员采取合谋的手段进行舞弊。上已述及,经理人员关注的是自身的收入、声望和地位等,与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的

7、目标有所不同。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是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而经理人员直接经营企业,掌握企业全面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隐瞒企业的真实信息来达到自身的目的。三是企业所有者利用信息优势欺骗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尽管企业要通过会计报表向外部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但是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能只有企业内部人员知道,这使企业有条件提供假会计资料来偷漏税、骗取银行贷款或骗取其他信用等。  因此,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