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

ID:65097084

大小:70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U-145848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1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2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3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4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5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6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7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8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9页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保护我们的电脑——计算机病毒防护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与木马常识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根据定义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能够识别部分流行病毒(如蠕虫类病毒,木马等),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知识与技能目标】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计算机病毒是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也没有很确切的认识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孩子生病看医生?播放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视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问题1:大家知道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熊猫烧香、欢乐时光、QQ盗号木马等问题2、这些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分组,通过网络来查找和搜索计算机病毒的相关信息,讨论回答。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第一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第一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潜伏性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 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欢乐时光、熊猫烧香等)生物病毒(手足口)非授权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是不经电脑用户准许就可获得电脑的使用权谁都不想得病隐蔽性病毒一般是短小精悍的程序。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不容易被人发现肠道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开不见摸不着的传染性(主要的特点,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根本依据)在短短一周之内,“冲击波”这个利用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蠕虫病毒至少攻击了全球80%的Windows用户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用品传播 潜伏性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破坏性欢乐时光会自我复制占有内存,删除用户的部分系统文件,造成部分应用程序不能运行甚至操作系统不能启动。可引起疱疹和并发症表现性感染熊猫烧香病毒后电脑的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可触发性大多数病毒都有发作条件。欢乐时光的发作条件是当月份和日期加起来等于13时。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第二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被动治疗主动预防 第二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被动治疗主动预防勤给系统打补丁;不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检查,定期升级病毒库;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关注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2、治病救“脑”第二层次 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的防护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类比普通病毒常用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的方法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引导(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保护我们的电脑——计算机病毒防护第一单元第五课——计算机病毒与木马常识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根据定义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能够识别部分流行病毒(如蠕虫类病毒,木马等),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知识与技能目标】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计算机病毒是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也没有很确切的认识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孩子生病看医生?播放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视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问题1:大家知道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熊猫烧香、欢乐时光、QQ盗号木马等问题2、这些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分组,通过网络来查找和搜索计算机病毒的相关信息,讨论回答。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第一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第一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潜伏性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 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欢乐时光、熊猫烧香等)生物病毒(手足口)非授权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是不经电脑用户准许就可获得电脑的使用权谁都不想得病隐蔽性病毒一般是短小精悍的程序。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不容易被人发现肠道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开不见摸不着的传染性(主要的特点,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根本依据)在短短一周之内,“冲击波”这个利用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蠕虫病毒至少攻击了全球80%的Windows用户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用品传播 潜伏性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破坏性欢乐时光会自我复制占有内存,删除用户的部分系统文件,造成部分应用程序不能运行甚至操作系统不能启动。可引起疱疹和并发症表现性感染熊猫烧香病毒后电脑的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可触发性大多数病毒都有发作条件。欢乐时光的发作条件是当月份和日期加起来等于13时。第一层次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第二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被动治疗主动预防 第二层次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被动治疗主动预防勤给系统打补丁;不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检查,定期升级病毒库;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关注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2、治病救“脑”第二层次 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的防护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类比普通病毒常用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的方法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引导(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谢谢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