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

ID:6554344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7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_第1页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_第2页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_第3页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_第4页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看上市公司年报浅析最近开始研究股票了,呵呵……虽然目前可理之财甚少,就权当理论储备吧。作为学财务出身的人,是必须学会看年报的。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不错,就贴上了,感谢这位网友!                 如何看年报浅析拿起一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大家都会很自然捕捉最敏感的信息,但什么消息最敏感,那顾名思义,既然是一年一度的财务审计报告,那肯定是财务指标要最新关注的。阅读分析公司的年度报告,我认为应该和我们对公司报表进行审计时的心思一样,拿起公司报表,就要以怀疑的角度去仔细琢磨报表的真实性,对于年度之间变化最大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首先要有怀疑的心思,就是我们首先要拥有的意识。我们

2、才能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去发现问题,同样要以怀疑的角度去思考的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然后去寻找解决疑问的方法。比如看一下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并与上年比较,看有什么变化,业绩好坏的转变我们从指标可以看出一些东西,但其为什么会改变,比如业绩变化了,就有很多种可能,有可能是公司经营业务的正常蓬勃发展,这是我们初步的感觉,但我们要有疑问,真的是这样的吗,,是公司造假还是公司政策变更,还是有天上掉馅饼、飞来横财,那么这我们可以看一下年度报告公布的会计政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都写出来。会计核算方法、核定报表的方法等等都会有披露,如果公司发生变化,会指出会计制度的变更,显然这张报表跟上年没有可比性。比如

3、一些公司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会计准则频繁改变是一些陷井,变多了以后可能就是在浑水摸鱼,还有公司管理当局人员的变动、管理层的更换、大股东的改变、会计事务所更换。如果一个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年报主要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跟投资者之间是不对称的,私下里干什么你不知道,中间谁来过滤这个信息,把这个信息变得透明一点?经过过滤掉我们会得出一些意见,这些意见肯定对投资者有帮助,但这些意见如果是不干净的意见,收买CPA购买审计意见,我花钱请你来也当然有让你走人,也有正常原因换会计师,非正常的原因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很多事务所变更的理由都是会计师工作量很大腾不出人手,但真的

4、是这样的吗,事务所还有钱不赚,除去四大,国内事务所的业务真的有那么饱和嘛。值得思考。A、财务数据分析:一个财务系统细分起来有上百项指标,对于专业人士有用,但是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哪有这么多精力去研究。一、我列示几个比较常用指标,对报表直接分析:1、同去年相比的利润增长幅度,比如去年是一亿,今年一亿二,这个增长就有意义。但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一般要看连续三年的平均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浮动上下不超过20%,这就比较正常。如果超过过多就基本上都存在问题。除非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公司报表增加,也就是公司合并的范围变化等有些个别因素之外,合同报表没发生变动那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

5、。2、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在比较好的公司8%、9%已经是比较好的公司,一般的行业标准。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盈利质量,就是钱拿没拿回来,但我认为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关心盈利能力,比去年盈了多少,每股收益涨多少,利润总额涨多少,大家都关心这个。但有利润没现金流,肯定不能变现,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无论在市场、销售等等都有问题。有现金流没有利润,这个情况不是很多,只是说利润比较低。 4、扣除后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 - 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 - 待摊费用 - 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净损失 - 开办费 - 长期待摊费用)/年末股本总数

6、。扣除后每股收益已经把每股收益做了一个过滤,把一些虚的东西剔除掉,对一些不对称的会计信息进行了调整,扣除后每股收益肯定有两种情况,有时候可能比每股收益要高,有的时候要低,低的时候非经营性收益高就给减掉了,如果低的话非经营性损失高。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也同理。企业的各个指标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横看竖看,比如很多公司去年来看报表不太好,那是去年业务不好,提了大量准备金。今年不用提了,所以今年的倍数剧烈增长,严格来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才看得清楚,才容易看到真实的面目。而且某项业务的减少应看出他的必然性,是技术的变更还是经营的问题。 5、应收帐款的增加幅度:从三方面来看,如果净利润也涨,

7、应收帐款也涨,采用了赊销政策。第二个方面规模扩大带来的应收帐款增加。第三个方面是盈余管理或者叫做技术性处理,说白了就是利润操纵,如果技术性处理的范围非常大,那就是造假。造假是无中生有,没有这个交易,没有这个销售,虚构销售、虚构收入这是造假。会计政策有这样的空间,稍微调动一下,只要不太离谱这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还是有一些令人同情的成分,一般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是造假就该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比如银广夏、麦科特这些公司是造假的最强使的代表。所以看年报不应该看一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