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

ID:6597546

大小:3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9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_第1页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_第2页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_第3页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例说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材料题【摘要】:历史材料题是高考历史必考的一种主观性试题,在文综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高考材料题设问中提示语往往采用概括、指出、比较、说明、分析、简析、阐述、、评析、评述、简评、评价、论证等行为动词,把握好这些行为动词,是准确回答试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同学文综历史成绩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历年高考历史材料题较频繁出现的行为动词概括、指出、比较、分析、评析、评述、评价、论证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关键词】:概括;指出;比较;分析;评析;评述;评价;论证历史材料题是高考历史必考的一

2、种主观性试题,在文综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往往由于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再加上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与技巧,导致回答出现方向性错误,得分率低。下面就如何根据提示语解答历史材料题谈谈本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纵观历年高考,每一个试题都隐含着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考查能力。根据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要求,高考历史注重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从试题的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

3、。二是调动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调动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组织、再现和运用学科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和阐释事物是对历史事物所有的要素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即要求考生独立地审视历史事物并作出初步的史学评价。描述和阐释要求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的实质。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问题是指用论据来证明问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的层次性。基于高考对以上四种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设问中

4、提示语往往采用概括、指出、比较、说明、分析、简析、阐述、、评析、评述、简评、评价、论证等行为动词,把握好这些行为动词,是准确回答试题的重要环节。一、“概括”“指出”的内涵与解答方法“概括”“指出”是文综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提示语言。概括一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枝节,简明扼要。此方法类似于语文学习中的归纳段落大意。其操作方法是: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再将某些相同属性的内容综合在一起,采用准确的学科语言简明扼要进行作答。【示例】2009年福建文综卷38题第(1)问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

5、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概括上述材料的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分层次说意思。根据材料的段落提示可提取三层意思

6、:“咸以孔子……是非耳”可提取反对将儒学教条化;“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人”可知提出“童心说”;“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可提炼出男女平等或反对歧视妇女。第二步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等角度进行回答,就不难得出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二、“比较”“分析”的内涵与解答方法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比较题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

7、题。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背景区间的差异,可分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其操作方法是:第一是审清题目类型,明确答题方向。第二,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第三审比较项目、限制条件,这对于内容要点的取舍至关重要的作用。【示例】2010年福建文综卷38题第(1)问材料一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4(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回答此题第一步是审清题目类型,特别要注意:“比较并指出……走势”,既要“中西比较”,又要“指出具

8、体走势”,很多考生只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或只关注后者而忽视前者。这也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扣分“陷阱”。第二步要根据材料读懂图表信息:A(约400年-1300年);B(约1300年-1840年);C(约1840年-1949年)(1949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