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应用举隅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

ID:666187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1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_第1页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_第2页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_第3页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柴胡汤应用举隅小柴胡汤应用举隅更新日期:2009-03-30点击:巫水云关键词 小柴胡汤;黄汗;妊娠恶阻;咳嗽;产后发热;胃痛  小柴胡汤源出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等7味药物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主治外邪传入少阳,邪气郁于半表半里之间的少阳证。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根据邪入少阳、枢机不利和少阳与厥阴的表里关系,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黄 汗  患者,男,38岁,1994年4月21日初诊。诉汗出沾衣色黄如柏汁1个月。病者1个月前患

2、“感冒”,治愈后经常汗出,沾内衣色黄如柏汁,更换内衣亦如此,以腋下为主。前医以清热利湿退黄之法屡治无效。又到某医院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均正常,诊断为色汗症,治疗半月无效。现觉恶风怕冷,时有发热,体温37.5℃,身目不黄,头晕,两侧头痛,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呆,小便黄,舌质红,苔白微黄,脉弦。中医诊断:黄汗,辨为营卫失调,少阳胆郁有热。治宜和解少阳,清利胆热,调和营卫。方用小柴胡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药物: 柴 胡10g 黄 芩10g 黄 芪10g 茵 陈10g 党 参 6g 半 夏 6g 桂 枝 6g 白

3、 芍 6g 甘 草 6g 大 枣2枚 生 姜3片  3剂,水煎服。4月25日复诊:胸闷心烦、头晕头痛已除,纳增,黄汗减轻,仍觉恶风。少阳胆热已减,卫表未固,在原方基础上增减剂量。药物: 黄 芪30g 桂 枝9g 白 芍9g 柴 胡 6g 半 夏6g 黄 芩6g 茵 陈10g 党 参9g 甘 草6g 大 枣2枚 生 姜3片  3剂,水煎服,3剂后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为卫气不足,营卫失调,腠理不固,少阳胆郁有热,枢机不利所致。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利胆热,加茵陈清热以治其标;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益气扶正

4、固表,以治本之虚。药证合拍,故收良效。2 妊娠恶阻  患者,女,23岁,1995年4月29日初诊。恶心欲吐9天,加重2天。患者停经52天,9天前恶心欲吐,不思饮食,胸腹胀闷。近2天来食入则吐,有时饮水亦吐,头晕思睡,神疲乏力,心烦不安,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滑。尿妊娠试验阳性。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辨证为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补中益胃,降逆止呕。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 胡 6g 半 夏12g 党 参10g 黄 芩 9g 竹 茹 6g 紫苏梗10g 白 术10g 炙甘草 3g 大 枣5枚 生 姜3片

5、  2剂,水煎分多次少量频服。2剂后,诸症减轻,饮食渐进。继服上方3剂,呕吐停止,胃纳正常。随访足月顺产1女婴,母女体健。  按:患者平素脾胃虚弱,孕后阴血聚以养胎,冲脉之气上逆,挟肝气横侮中土,胃虚失于和降,反随逆气上冲而呕吐。其病机为肝气犯胃,胃虚冲逆,故用小柴胡汤疏肝和胃,补中安胎,加白术健脾胃,紫苏梗、竹茹理气降逆止呕,全方疏肝理气,和胃补中,辛开苦降,调和胎气,药证合拍,收效甚佳。3 咳 嗽  患者,男,50岁,1993年3月20日初诊。咳嗽1个月。患者1个月前汗出受凉引起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康

6、泰克”等药后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消失,咳嗽渐加剧。在某医院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稍模糊”。诊断为“支气管炎”,肌注青霉素及口服先锋霉素等药治疗无效。刻诊:夜间咳甚,咽喉干痒而阵咳,吐痰清稀有泡沫,胸胁胀闷,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咳嗽,辨证为邪郁少阳,肺气失宣。治宜清解郁火,宣畅气机。拟小柴胡汤加减,药物: 柴 胡15g 黄 芩10g 半 夏12g 枳 壳10g 柴苏梗10g 浙贝母 9g 细 辛 3g 五味子 6g 甘 草 6g 生 姜3片  3剂,水煎服。3月

7、24日复诊:咳嗽大减,胸胁胀闷亦除,仍口苦咽干,上方加党参6g,大枣3枚,再服3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此类咳嗽病程较长,多为外邪郁于少阳,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化为邪火,上逆于肺,肺失宣降而作咳嗽,与风寒、风热犯肺之咳嗽不同。陈修园云:“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散郁火,加紫苏梗、枳壳助柴、芩宣畅气机而清解郁火,加浙贝母止咳,加细辛温化寒痰,又助通调水道之功,加五味子酸敛止咳以防生姜、细辛之辛散。4 产后发热  患者,女,23岁。1996年12月13日初诊。发热恶寒

8、3天。患者3天前分娩失血过多,又汗出着凉,随后发热恶寒,体温38.5℃,经多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刻诊:发热,体温38.5℃,寒热往来,头痛头晕,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不欲饮食,汗出,四肢乏力,时有下腹痛,恶露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浮。查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恶露无臭味,WBC11.2×109/L,N0.72,L0.28。中医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