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

ID:6694976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2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_第1页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_第2页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_第3页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_第4页
资源描述:

《《桥梁远景图》学案成果汇报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桥梁远景图》讲学案设计者:黄荣建使用班级:七(3)(4)班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体会本文体现作者的什么科学精神。2.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4.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二、学法指导:1.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八种未来桥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

2、、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4.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5.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讲学课时:2课时四、讲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桥墩()凝固()鹊桥()点缀()zhé叠()qián力()xié带()颠bǒ()2、解词并用它们造句。添娇:造句:胜似闲庭信步:造句:袖珍:造句:小巧玲珑:造句:3.收

3、集带“桥”的诗词佳句。(二)相关链接1、茅以升(1896~1989)字,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专家、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脑筋,大胆想象,

4、把你心中的桥画出来,并配文字说桥的造价、优点、作用、用途等。(三)朗读指导朗读这篇想象丰富科普作品,首先确定憧憬、向往的感情基调。一般的说明采用中速,平稳的语调来读;文中的描写、抒情的句子要满怀深情地读。要求吐字清晰,自然流畅,普通话标准。(四)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

5、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五)思考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说明文)从标题那个词看出来?()2.本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3.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5.桥是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第二课时(一)思考问题1.将来造出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2.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4.本文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科学精神?体现了作者科学精神(二)欣赏评价1.

6、.按作者的设想,“将来的桥梁”有哪些优点?将来的桥梁还具有哪些优点,谈谈你的看法。答:(三)语言揣摩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四)拓展阅读海内第一桥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汇合的地方。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

7、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

8、妙的办法。海底有一种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果然,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石头也胶合在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