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地质基础知识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

ID:6803630

大小:771.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1-26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_第1页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_第2页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_第3页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_第4页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采油地质基础知识第一节油气藏及其油、气、水每个油藏都是位于地下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也不一样的封闭空间;里面的原油如同浸在豆腐里的水一样浸在岩石(如砂岩)里的。一、油气藏概念及类型(一)油气藏的地址含义是,同意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圈闭有三种类型,可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来理解。(1)构造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成的圈闭叫构造圈闭,包括背斜圈闭和断层遮挡圈闭。(2)地层遮挡圈闭:由于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的圈闭。(3)岩性遮挡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或岩性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二)油气藏类型圈闭中只聚集和存储石油和水的叫油藏,圈闭中

2、只聚集和储存天然气的叫气藏。当在采出的1t石油中能分离1000m3以上的天然气时,叫油气藏。油气藏分三大类,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1、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是指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2、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3、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在由于储集岩性的改变或岩性的连续中断而造成的岩性遮挡圈闭中的聚集。如图5。二、油气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如在单一背斜圈闭内,由于重力分异作用,油、气、水的分布规律是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从而形成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如图6.(一)油气边界(1)外含油边界:油水界

3、面与油层顶界的交线称为外含油边界,也叫含油边界。(2)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油层底界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也叫含水边界。(3)气顶边界:油气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成为气顶边界。(二)含油面积(1)含油气面积:内(外)含油边界所圈闭的面积,称内(外)含油面积,外含油面积也常叫含油面积,对油气藏来讲即为含油面积。(2)含气面积:气顶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气面积。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边界所圈闭的面积。(三)油气藏高度(1)油藏高度:油水边界到油藏最高点的高度,称为油藏高度。当有气顶时,油藏高度即为油水接触面与油气接触面之间的高度值。(2)气藏高度:气藏高度是指油气界面与油气藏最高点的高度

4、差。对于纯气藏,则为气水界面与气藏最高点的差。(3)油气藏高度:油藏高度与气顶高度之和为油气藏高度。第二节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石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一种可燃有机油状液体。天然石油是从油气田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在提炼以前称为原油,从原油中可提炼出汽油、柴油、煤油及一系列石油产品。石油一般呈棕黑色、深褐色、黑绿色等,也有无色透明的。石油有特殊的气味,含硫化氢时有臭味,含芳香烃而有香味。选择油井工作制度等都必须有准确的地层原油物性分析资料作为依据。分析地层原油的物理性质,一般要取得以下几个参数(1)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

5、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饱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2)溶解气油比:在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单位是立方米每吨(m3/t)或立方米每立方米(m3/m3)。油井生产时,每采出1t原油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称生产气油比,单位是立方米每吨(m3/t)。(3)原油密度和相对密度:原油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原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原油在20摄氏度,0.101MPa的标准状态下脱气原油的密度与温度为4摄氏度时同样体积纯水密度之比值,为无因次量。(4)原油粘度: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

6、称为原油粘度,单位是毫帕秒(mPa×s)。(5)原油凝固点: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时的温度,叫做原油凝固点。凝固点在40摄氏度以上的原油叫高凝油。(6)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原油体积系数,为无因次量。原油体积系数是用来计算石油地质储量、注采比、地下亏空等主要开发指标的换算系数,它的数值一般都大于1。(7)原油收缩率:地层原油采到地面后,天然气逸出使体积缩小,收缩的体积与原体积的百分比称为收缩率。(8)原油压缩系数:单位体积的地层原油的压力每增加或减小1Pa时,体积的变化率称为压缩系数(又称压缩率),单位是每帕或每兆帕(Pa或

7、MPa).(二)石油的化学性质石油主要由碳(C)、氢(H)元素组成,碳含83%~87%,氢为10%~14%,还有氧、氮和硫。上述的各元素在原油中不是游离状态,而是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而存在,多以烃类化合物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含氧、硫、氮的非烃类化合物。胶质是原油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并含有氧、氮、硫等杂质。它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石油醚、笨、氯仿、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石油蒸发或氧化后,胶质成分增加。密度较小的石油一般含胶质4%~5%,而较重的石油胶质含量可达20%或更多。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