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

ID:6845770

大小:1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8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_第1页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_第2页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_第3页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_第4页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热点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历史:最后六天《文史常识》预测【瓷器知识考查赏析】瓷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几年高考对瓷器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了解青瓷、白瓷、青花瓷以及粉彩瓷器的相关知识;区别青瓷与必色瓷、青花瓷与彩瓷;理解唐三彩对后代彩瓷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从近年高考情况来看,对瓷器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例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

2、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例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的白瓷、青瓷、粉彩瓷器。据此判断这起沉船事件最早可能发生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例3、有个时期台湾与之间的物资流通关系是:将台湾生产的稻米、运至大陆贩卖,并将日本、欧洲运至台湾的白银转至大陆,购入丝绸、瓷器后、再转售到日本、欧洲各地。这最可能

3、是哪个时期的贸易情况()A、荷兰殖民时期B、嘉靖年间C、清初雍乾时期D、甲午战争之后【春节.春联】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子”。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代宗时期2、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

4、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无日或六日。3、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A、懂得珍惜生命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C、增强环保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4、“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5、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个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5、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A、汉武帝B、僧一行C、沈括D、郭守敬【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

6、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综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是偶然产物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女儿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嫦娥奔月”“

7、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7、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8、《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易经

8、》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