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

ID:6877548

大小:60.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1-29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_第4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6材料解析第5课突显皇权的明孝陵含解析莲山课件kj.com第5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明孝陵的兴建1.古人对开国皇帝明太祖的称赞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①,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②,戡乱摧强十五载③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④,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⑤,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风教⑥,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⑦。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⑧。──《明史》卷三《太祖纪》赞

2、【解读】《明史》是习称“二十四史”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精品文档中最后一部,在史书分类中属于正史。《明史》从清初顺治年间就修起,一直修成于乾隆年间,前后三修其稿,历时近百年。最后修书“总裁”为张廷玉。《明史》体例严谨,叙事清晰,观点也比较客观公正,每帝王本纪和名人列传都有“赞”,评价该传主的一生。上引为朱元璋明太祖本纪的赞评。赞评首先评价朱元璋推翻暴虐元朝统治,统一天下的功绩,指出贫穷“布衣”而登基的历代皇帝,除汉高祖刘邦而外,就数朱元璋了。然后又评论在明太祖治理天下之时,文武刑

3、德并举,致使天下太平。尤其吏治的清明,后妃不得干政,宦官不许掌权,这是明朝中后期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而明太祖却是严加管禁的。所以“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这是他的最大历史功劳。我们读了这一段正史,可以更好地了解明孝陵兴建的背景。明太祖的南京明孝陵,明成祖北京十三陵的长陵,都是在明朝兴旺时期修建的,有它的建筑特色:是一种开国皇帝的气魄和风格。【注释】①这里的“资”,按王力先生《古汉语词典》可释为“资质、禀赋”,又可释为“声望”。是说朱元璋本性聪明过人,又有令人佩服的神武声望。②豪杰景从。景为仰慕之意,是指当时天下豪杰都仰慕他

4、,归从他。③戡乱是平定叛乱的意思。此句意为朱元璋自公元1352年参加元末郭子兴领导的反元起义军起,直至公元1368年正月推翻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和平定各割据势力的战争,共约十五年光景。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精品文档崛起布衣,指朱元璋出身贫寒,普通百姓。奄有包括,覆盖之意,奄奠海宇,是统一拥有奠定天下的意思。⑤耆儒即有名望的大儒,《王力古汉语词典》释为“特指资深的老者”。昭揭经义,是指明揭示儒家经典的内容。⑥此句的“正学”指儒学,“风教”即风俗教育。⑦五府六部指五军都督府,六部为吏、

5、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为原设,五军都督府为朱元璋为控制中央军权而新置,为前、后、左、中、右五军。⑧此句夸赞明太祖既有武功,又有文治,两者兼有。2.乾隆皇帝南巡谒明孝陵题诗金陵莅止为巡方,展谒龙蟠羹桂①。保护遗规崇胜国,绍承家法礼前王②。开基洵是过唐宋,继业无能鉴夏商③。形胜不须矜壮丽,为天祐德慎周防④。──转引自《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精品文档【解读】这是清朝乾隆皇帝1751年(乾隆十六年)南巡江南时谒祭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写的一首诗。此诗现

6、存明孝陵御碑殿,殿中有清康熙帝所题“治隆唐宋”一碑,居于正中,乾隆后题两诗各居康熙碑东西两侧,后面还有两块卧碑,上引为其中一首。从此诗看,乾隆对前朝开国君主有褒有贬,不像祖父康熙一味颂扬。他赞扬朱元璋开国之功的确可比唐宋,但明王朝后期的腐败混乱却和夏朝商朝的败亡相差无几。乾隆还微言大义,针对明孝陵的过于豪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应吸取其败亡教训。【注释】①莅音lì,意为临视,监临。第一句意为乾隆来到明孝陵所在的南京不仅为谒陵,更重要是巡视南方,了解民情。第二句叙述展谒龙蟠虎踞的金陵胜地明孝陵摆上了上供的酒食浆汤。②第三句意为保

7、护着前明王朝的陵墓和祭祀规格是为了尊崇过去曾经兴旺过的王朝,第四句讲继承家法还应当礼待前代帝王。③第五句是评论明朝的开国可以称得上远过唐宋。“洵”照《王力古汉语词典》解释有二义,一为“远”,二为“均”,这里可以释为可与唐宋相比。但第六句却批评明朝“继业无能”,没能以夏商为鉴防止衰败。④第七句是对明孝陵的豪奢壮丽建筑略有微辞,所以得出表示壮观盛景不需要耀豪丽。最后一句感慨说为了报答上天的保佑还应该处处想得慎重周到一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精品文档3.朱元璋和诸臣选定明孝陵址钟山①

8、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②,龙蜕藏焉③。明太祖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④,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张岱《陶庵梦忆》【解读】这是我国丧葬史上的一则有名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几位亲密大臣一同定陵址的故事。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参加多部明朝史书的编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