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史论文.doc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

ID:6892436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9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_第1页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_第2页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_第3页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_第4页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外交史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演变美国外交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专业:历史学概要:19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对华交涉时处处追随英国的炮舰政策,奉行“搭便车”外交,以分取一杯羹;19世纪60年代,美国联合英、法等强国为进一步维护和扩大在华特权,由蒲安臣推行“合作”政策;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和大陆铁路的完工,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掀起一股强大的反华浪潮,美国开始实行排华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单独提出对华“门户开放”,初步

2、体现了美国对华外交的独立姿态。关键词:“搭便车”外交“合作”政策排华政策“门户开放”学术界对美国对华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阶段,尤其是对排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入,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对华外交的研究就显得有点单薄,本文就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演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19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搭便车”外交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早期中美对等的外交关系,美国开始实行以侵略为特征的不对等外交。鉴于美国生存在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圈内,没有足

3、够的实力与英国抗衡;又正忙于开展西进运动和向拉丁美洲扩张势力,而美国在华商业利益占其海外投资总额的分量很小,没有必要像英、法那样在中国咄咄逼人。因此,美国打着有别于英国炮舰外交的“和平”旗号“选择追随英国的办法,借英国的实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狮子一吼,猎物到手;豺狼微笑,拾起骨头(美)孔华润著张静尔等译《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奉行被欧洲国家极为不屑一顾的“搭便车”外交,来谋求在华利益,这是美国在当时保护自身利益的最佳方式。英国以炮舰外交打开中国大门后,美国权衡利弊,在其“还是强

4、国中一个不发达的弱国,即使有在东亚施展政治和军事权威的愿望,它也不具备这种能力(美)孔华润著张静尔等译《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的情况下,决定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坐收渔翁之利。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创了列强强迫清廷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恶例,美国不再无动于衷。12月30日,美国总统泰勒在国会咨文中的提议“国会拨出专款、遣使团来华、要求通商权利、处理外交事务和保护在华侨民李抱宏著《中美外交关系》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36页”就被国会采纳,总统任命凯莱布·

5、顾盛为赴华专使。1843年5月8日国务卿丹涅尔·韦伯斯特训令顾盛打着有别于英国炮舰政策的“和平”旗号,步英国后尘,力争与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获得在华特权。而在中国,清廷“天朝上国”的信念受到致命挑战,为阻止顾盛使团北上,于1844年7月3号,以《南京条约》为蓝本,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美国援引英国在华特权,获得最惠国待遇,成为其此后共享条约体系的法定依据。因此,顾盛曾趾高气扬地宣称“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

6、打开得更宽阔了卿如辑著《美国侵华史》卷1,三联书店1952年版,第79页”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美国首次搭英国便车的外交方略大获全胜,以损害中国利益为条件,美国在“中美望厦条约中,初次披上了几件帝国主义的衣着(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50页”就充分体现了其侵略性质,美国伪装和平的假面具被拆穿,美国人在中国的“美好”形象大打折扣,从根本上改变了早期中美对等的外交关系,成为近代中美不对等外交史的开端。在鸦片战争中,美国靠拾英国人的牙慧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这在外交界一

7、直为西方国家所不齿,“美国作为一个伙伴跟在英国的后面,泰然自若地分沾了英国在中国的侵略特权梁碧莹著《龙与鹰:中美交往的历史考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就是明证。但此时美国对华的外交决策是正确的,它不仅适应了国内外形势,而且很明智地借用英国的强大的实力,为美国在华争得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条约权利,为其以后对华外交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搭便车”外交中蒲安臣的对华“合作”政策美国正忙于应对国内战争,对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的行动,“既没有阻止的能力,也没有参加分割的力量卫斐列著《

8、蒲安臣与中国第一次派赴外国的使团》,纽约,1912年,第37页”,因此美国为维护其在华条约权利,国务卿西沃德提出的对华“合作”政策成为其最好的选择。“合作”政策是由美国倡导,美、英、法、俄四国共同付诸实践的联合侵华政策,而美国首任驻华公使蒲安臣则成为其积极推动者和实际执行者。1862年2月,美国国务卿西沃德训令蒲安臣“美国的在华利益,按我的理想,是和我所提到的两个国家(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