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

ID:6893948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30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_第1页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_第2页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_第3页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_第4页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问题摘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需要面对三个理论问题,即如何认识两者的关系、两者能否结合和如何结合。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衔接点。在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中,必须采取市场化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关键词: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劳动力价值1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1按劳分配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确切含义是

2、论述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观点,可以得出按劳分配有几层含义。第一,按劳分配运用的是等量劳动互换原则,衡量的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第二,人们通称的劳动券(证书)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不能流通,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使用。第三,承认人的劳动存在质和量的差别。第四,在生产资料劳动者共同占有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可以简单规定为劳动者领得的消费资料。在现实生活中,按劳分配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从全社会角度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应首先加入企业的联合劳动,通过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体现为货币衡量的价值。第二,从企业分配角度看,所取得的价值应做必要的社会扣除,具体分配依据

3、劳动者个人付出的劳动量。第三,按劳分配直接表现为劳动力价值,间接表现内容即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权没有量化,因此可以称之为简单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基本单一的特定历史阶段,实行简单按劳分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简单按劳分配日益显露出局限性。1.2按生产要素分配如何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1.2.1劳动价值论仍然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并不因所有制关系改变而改变,也不因分配形式改变而改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丝毫的动摇。1.2.2不能无视或低估物化劳动在价值创

4、造过程中的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只是生产资料的一个器官,活劳动只有与物化劳动相结合,才能共同发挥作用,由活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物化劳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二是,剩余劳动形成的价值余额,“也是资本的果实”,就是说,劳动力和资本共同占有价值余额,这是商品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否定资本对价值余额的拥有权,将导致资本不参与生产,社会扩大再生产就无从谈起;对资本这一权利的人为侵犯,将降低资本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再生产将在不充分状态下进行。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承认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权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行不悖。1.2.3

5、按生产要素分配(剩余价值归劳动力和资本共同占有)并不必然推导出剥削,资本所有权才是剥削的界定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经济学范畴内的必然结论,剥削则属于社会价值判断的伦理学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独占资本,由于劳动者生产资料上一无所有,劳动力受资本奴役,劳动者与资本家相对立,按生产要素分配表现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独占权,否定了劳动力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权,因而自然产生剥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使资本独占剩余价值,也不存在剥削。在社会主义非公有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产生剥削呢?从表现形式看,少数人占有资本从而占有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此下存在剥削的结论并非

6、没有道理,但实在简单化了。剖析这一点必须从微观层次上升到社会整体层次来认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走了样”。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制度也将占主体地位,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要受按劳分配的支配,反映出的本质内容已经走了样。1.2.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工作亟待解决,意义重大。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客观要求公有制经济不能再局限于简单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必须

7、把完整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用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一般表现形式充分表现出来。关于这一点,王珏教授有精辟的论述:“在社会主义时期,劳动者的劳动力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商品的属性,二是资本的属性,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转化为资本。劳动者所享有的分配权利也相应具有两个来源;一是劳动力作为商品实现其价值,即获得工资;二是作为一种具有资本属性的生产要素,应该能够带来收益、分享利润”。这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