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法典感悟

学习民法典感悟

ID:69549097

大小:15.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23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1页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2页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3页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4页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5页
学习民法典感悟_第6页
资源描述:

《学习民法典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民法典感悟学习民法典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浩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大到国家全部制、土地制度、小到平凡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不仅能统一民事法律规范,消退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

2、治理能力的提升。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XX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供应有力保障。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

3、是打造公正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应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足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供应了顽强的法治保障。从一个人懵懂时为游玩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很多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

4、社会发展的历程,呈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呈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正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学习民法典感悟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就此诞生。中国人民最终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最终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索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人民利益至上,举法律武器维护人民权益。以人民为中心

5、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切实维护了广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首先自身要学法和懂法,将法律学习及运用贯彻到工作始终。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各方面的法律学问,强化法学理论素养,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人民的权益不受到侵扰。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

6、民福祉。公正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定对公正正义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正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开公正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正正义。党员干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正正义,守护好社会公正正义。“打铁还需自身硬”,维护公正正义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始终把公正正义作为一种品德修养、政治情操,要坚持公道正派、公正无私,坚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观念,坚持原则按法规办事,自觉抵制人情风、关

7、系网,戒行“潜规则”“乱作为”,将公正正义贯穿于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民服务至上,树法治思维守护人民安康。人民服务至上,体现于为民办好每一件实事,体现于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民法典贯穿人民服务至上的立法原则,对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等诸多方面作了相关规定,为人道主义救助从法律上加“码”,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人民安康的守护。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守法律至上、权由法定、依法行权的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为人民谋划、开展、推动、完成工作,严格根据法律规范为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定政策,坚决杜绝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

8、“服务员”。领导干部更要做好模范,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