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知识】完整word版,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考点一氯气的性质与制法(一)氯气的性质和制法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比空气大有毒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Cl2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点燃①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点燃②与铜反应:Cu+Cl2=====CuCl2。(2)与非金属反应点燃或光照与H2反应:H2+Cl2=====2HCl。(3)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4)与
2、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与烧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6页-----------------------②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注意氯水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是因为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而这种漂白性源于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同理,NaClO和Ca(ClO)2的漂白原理也是如此。3.氯气的制法(1)工业制取①
3、原料: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2,称为氯碱工业。通电②反应原理:2NaCl+2H2O=====2NaOH+Cl2↑+H2↑。(2)实验室制取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Cl2。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
4、OH溶液)吸收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6页-----------------------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验满方法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3实验室制取Cl2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3)注意事项①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挥发。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5、④尾气吸收时,不能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因为石灰水浓度太小,吸收不完全。(二)氯水1.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1)Cl2的强氧化性;(2)HCl的强酸性;(3)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4)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参与反应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解释的微粒--+ClAgNO3溶液白色沉淀Cl+Ag===AgCl↓++-2HNa2CO3固体有气泡产生2H+CO3===CO2↑+H2OHClO有色布条布条颜色褪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3+-Cl2FeCl2溶液溶液变棕
6、黄色2Fe+Cl2===2Fe+2Cl+-2-Cl2、H2OSO2黄绿色褪去SO2+Cl2+2H2O===4H+2Cl+SO4+HClO、H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漂白性2+-+氯水的颜色褪去并Mg+Cl2===Mg+2Cl、Mg+2H+Cl2、H镁粉2+有气泡产生===Mg+H2↑2.液氯、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浅黄绿色无色性质氧化性酸性、氧化性、漂白性酸性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6页-----------------------(三)次氯酸的性
7、质+-(1)弱酸性:比碳酸还弱,HClOH+ClO,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开。光(2)不稳定性:见光分解,2HClO=====2HCl+O2↑,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故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现用现配。2+-2-(3)强氧化性:可以氧化还原性的粒子,如Fe、I、SO3等。考点二溴、碘的制备与性质(一)卤素单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1.相似性点燃(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2Fe+3X2=====2FeX3(I2除外)。(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3)都能与H2O反应:X2+H2OHX+HXO(F2、I
8、2除外)。(4)都能与碱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F2、I2除外)。2.递变性F2Cl2Br2I2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颜色:―――――――――――――――――――→逐渐加深气体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反应溶解溶解微溶水溶性:―――――――――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