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

ID:7072377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4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_第1页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_第2页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_第3页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_第4页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唏效唑(S3307)浸种对渝麦7号生长的影响摘要以渝麦7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ck)、10mg/L、20mg/L、40mg/L)浸种处理小麦种子后对成苗的影响。对不同烯效唑浓度处理后的发芽种子呼吸强度、幼苗根系活力、形态指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3307抑制小麦发芽种子呼吸强度,随烯效唑浸种浓度提高而呈递减趋势,,40mg/L烯效唑处理的呼吸强度最弱,对照组最强;经20mg/L处理的幼苗根冠比最大;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提高根的生长呈递增趋势,苗高呈递减趋势;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多,

2、幼苗的MDA含量逐渐减少。结论:烯效唑可以提高小麦生长势及抗性,烯效唑浓度以40mg/L效果最好。关键词烯效唑(S3307)渝麦7号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前言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的作用。烯效唑是目前抑制生物活性最高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活性高、低毒和残留小等特点。浸种是一项用药量少、污染小、成本低、操作简易、农民易接受的施药方式。大量实验表明浸种可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根冠比,降低MDA含量,增加叶绿素的含量

3、,从而保证健壮苗的形成。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S3307浸种,并对高产抗病矮秆小麦品种渝麦7号幼苗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探讨,增加我们对S3307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渝麦7号不同浓度的烯效唑1.2方法1.2.1种子的处理及幼苗栽培1.2.1.1选种1.2.1.2表面消毒(0.1%升汞,10min)1.2.1.3浸种(烯效唑,0,10,20,40mg/l,浸种24小时)1.2.1.4催芽(25℃,恒温,3-5d)1.2.1.5栽植(每处理浓度栽植2杯,每杯30株左右)1.2.2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1]1.2

4、.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1.2.4丙二醛(MD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1.2.5形态指标的测定1.2.5.1小麦幼苗苗高与根长测定(10株)取10株小麦,观察测定发根数、根长、苗长,按不同处理(蒸馏水、10mg/L、20mg/L、40mg/L浸种)计算出平均值。1.2.5.2小麦幼苗的根冠比测定将上面测完根长,苗高的小麦幼苗,用剪刀剪下地上所有部分和地下所有部分,分别置于两个铝盒中,作好标记,放入烘箱中(105℃)杀青10min后,在80℃条件下干燥4h至恒重,称重。比较各处理之间,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差异,

5、并计算单株干重R/T值。1.2.6样品提取及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酸性茚三酮比色法)[1]2.结果与分析2.1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表1烯效唑浸种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烯效唑(mg/l)吸光度值根系活力00.1220.768100.1801.142200.2091.316400.3822.406标准曲线y=0.0397xR²=0.9966结果表明:随着浸种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在0-40mg/l的范围内),小麦的根系活力增加。经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后,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的提高根系活力增强,以上4种浓度相比较,经40mg/L的S3307溶液处理的

6、小麦种子,根系活力最强。2.2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表2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烯效唑(mg/l)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00.7290.2701.0083100.86860.31811.186200.8490.1891.033400.7540.26471.0185结果表明:随着浸种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在0-40mg/l的范围内),小麦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其中,用10mg/l烯效唑浸种,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四组叶绿素总量相差不多。表2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后幼苗叶绿素含量都在

7、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2.3幼苗丙二醛含量的测定表3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烯效唑(mg/l)丙二醛(Umol/g。fw)00.0058100.00635200.00462400.00379结果表明:随着浸种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在0-40mg/l的范围内),小麦幼苗中丙二醛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其中,用10mg/l烯效唑浸种,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最高,抗逆性最差;用40mg/l烯效唑浸种,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最低,抗逆性最好。经过处理的成苗小麦的抗逆性增强,效果以浓度为40mg/L最佳。2.4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表4烯效唑浸种后对小麦幼苗

8、形态指标的测定烯效唑(mg/l)平均根长平均根数平均苗高平均叶片数022.675.716.172.91023.87.716.232020.696.212.722.84027.447.41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