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

ID:7290376

大小:2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0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_第1页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_第2页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_第3页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东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层数:高度:m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国标一星级□国标二星级□国标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情况一、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总分:100本项目实际参评总分:本项目实际得分:本项目计算得分:专业国标条文设计内容(指标)参评分得分备注GH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介绍场地情况,包括位置,周边道路、交通,以及场地的性质,是否有保护性的设施在内。控制项满足4.1.2场地应无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

2、射、含氡土壤等危害。介绍场地情况,是否有危险源,土壤氡浓度等控制项满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填写场地内污染源排放情况。控制项满足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居住建筑:日照户型满足比例%;公共建筑:不影响周边建筑日照质量□。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公共建筑:容积率。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地质条件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不参评□。2.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例。3.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比例;地下一层面积与总用地比例。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

3、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环境噪音实测或预测值:昼间dB;夜间dB。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1.冬季:①人行区风速m/s,放大系数;②建筑迎风背风面风压差Pa;2.过渡季、夏季:①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②%的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距离m,或轨道交通站的距离m;2.场地出入口800m范围内设有条线路的公交通站;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1.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2.场

4、地外有无障碍通道□;场地内无障碍通道与场地外相连□。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有遮阳防雨措施□。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采取以下项措施:①采用机械式、地下、停车楼等□;②错时停车向社会开放□;③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1.居住建筑:①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距离m;②出入口到达小学的距离m;③出入口到达商业设施的距离m;④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⑤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2.公共建筑:①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②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

5、用、资源共享□;③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④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GH&JG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居住建筑:住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共建筑:绿地率;绿地向公众开放□。4.2.12结合现状进行设计与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1.已经完成土地的一级开发的熟地不参评□。2.采取生态补偿措施。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有调蓄雨水地表的面积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为;2.合理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径流污染控制措施□;3.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JZ&JG

6、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1.非玻璃幕墙建筑□,玻璃幕墙反射比;2.无夜景照明,或室外夜景照明符合光污染限制规定□。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1.遮荫面积达到%;2.超过%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GPS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JG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复层绿化□。2.①居住建筑:乔木≥株/100m2;②公共建筑: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二、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参评总分:100本项目实际参评总分:本项

7、目实际得分:本项目计算得分:JZ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节能措施,如外墙,外窗材料,屋面做法等控制项满足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1.幕墙透明部分开启面积比例;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幅度;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GHJZ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1.居住建筑:朝向,窗墙比,楼间距;2.公共建筑:窗墙比;3.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