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

ID:73643518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4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_第1页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_第2页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_第3页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_第4页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美育(Aestheticeducation),也称作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施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并有特殊的教育实施,又属于教育的范畴。其目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使人由生物的、物质的人发展为社会的、审美的人,并使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1]P130从这个

2、概念可以看出,美育肯定审美和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心理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和礼仪规范的合格大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美育思想体系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是儒家美育思想的倡导者。儒家思想肯定艺术在节制欲望、修身养性、安邦治国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尝试从多方面寻求和探讨美育的方法、内容和规律,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旨在探讨育人成长的

3、步骤和层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P88,旨在强调礼乐相成的政治与伦理关系;思无邪(《论语为政》)[2]P12,是在说对审美经验的学习和领会过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2]P268,是在说艺术的审美功能,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P78,以及中和之美等关于审美人格修养的论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美育思想,投射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光辉。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育实践的丰富内容大

4、学生审美教育具有十分宽泛的内容。审美教育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这一目的。对于这个问题儒家美育思想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在这里,孔子将《诗》、礼、乐三者并立,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人在达到仁人君子的修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先当学诗。[3]P118诗在古代并非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兼具了政治性和历史性。在成文流传下来的典籍而并不多见的春秋时期,《诗三百》不但汇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人文政治知识,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

5、数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伦理知识。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在自身的人格修养中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