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

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

ID:73760179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12-25

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_第1页
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会计失信问题对策【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息造假是我国会计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笔者在文中分析了造成会计失信的成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失信对策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以“己之诚实”换“他人之信任”。一个主体若长期诚实守信,就形成自己的信誉。诚实信誉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同样,会计诚信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界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即以会计诚实守信的态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本文拟对会计失信的原因及其治理进行探讨。    一、会计失信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  一个时期以来,欺诈赖账

2、、偷税漏税、盗版侵权、制假贩假屡见不鲜,社会信用体系混乱,信用缺失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信用体系中,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完美的会计诚信体系。腐败的存在,同样对会计诚信带来负面影响。其一,腐败行为是建立社会诚信的大敌,腐败严重的地方,社会诚信必是最差的地方,会计界对诚信建设必会缺乏信心。其二,很多腐败分子都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贪污国家财产。在这个腐败链中,一些企业为掩人耳目,只能通过会计做假,而会计做假,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诚信出问题。  2.失信成本低,处罚不力是会计失信的诱惑力  《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出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

3、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今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但是处罚力不足。处罚过轻,犯罪的成本小于犯罪的收益。使会计造假具有了诱惑力。如果法律、法规能够具体明确规定处罚的主体、标准、责任人

4、及标的物等,并由国家在规定时限内强制执行,那么会计诚信缺失将会有所收敛。  3.会计人员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环境  企业会计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从进入企业开始,其生老病死就和所在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计人员所处的这种对企业高度依赖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言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根本利益。特别是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