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

ID:7396408

大小:33.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3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1页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2页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3页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4页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教育论文:让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伴随xx工程的建设,xx县县城实现了由旧至新的嬗变,加快了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庞大的移民工程基本完成之后,县委、县政府果断提出“整体转型,提速发展”的工作构想。作为xx县各项事业发展奠基工程的xx县教育,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构想呢?个人认为,应该让基础教育走好内涵发展之路。一、以人的本质建构素质教育内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新人本论”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这种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

2、是上述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就个人的能力而言,教育学、心理学所说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一般是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能力;二是潜在能力,指尚未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可能达到某种熟练程度的实际操作能力。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的基础,因而开发潜在能力比训练实际能力更具深远意义。一般而言,个体的实际能力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磨练和铸造,而潜在能力更需在早期学校教育中得到开发和挖掘。因为潜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提高的可能性小,并且只有具有丰富潜在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复杂变化的社会,满足人的本质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

3、要求。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科技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得各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共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这种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它要求员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我国的传统教育重视学生“双基”的学习,并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其实质是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往往强调机械的模仿。传统教育的不足在于不重视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因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自然缺乏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们走向社会,面临复杂的环境时,他们就会是“老虎咬刺猪——无从下

4、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应该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重点在于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为了使学生满足变化复杂的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基础教育学校从真正意义上贯彻“两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不形成“边缘教师”,不产生“边缘学科”,不造成“边缘学生”。二、开掘基础教育教师之源,确保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目前xx县教育的现状来看,最需要解决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问题。近年来,国家向基础教育

5、阶段学校充实了不少高学历、有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事实上,能够到县级及其以下学校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大多数都只有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而缺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不懂得怎样教书,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教。教育教学大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状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点、思想条条灌输给生动活泼的学生。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都得不到良好的培养。更有让人难以信服的是,站在学校讲台上的大学生,有的连学科基本知识都还欠缺。语文专业毕业生不知道什么是“描写”;数学专业毕业生不知晓“圆周率”的含义;生物专业毕业

6、生不清楚“螺旋藻”是动物还是植物。再加上xx县地域广袤,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学校量多面广,农村学生量大分散。根据《xx县统计年鉴XX》,xx县幅员面积3973.55平方公里,XX年末户籍总人口159.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29万人,农业人口138.43万人。全县基础教育公办建制学校117所(其中,小学78所,初中39所),只有9所在县城,其余108所分布在36个农村乡镇。近30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有近90%在农村学校就读。农村学校师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于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特别是“万斤油”类型

7、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教育教学工作也很难达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xx县教育要实现“整体转型,提速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怎样才能解决xx县教育师资问题呢?首先,以xx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加快职教中心发展步伐,早日办成“xx县职业教育专科学校”。在其中设置专门的基础教育专业。把xx县早年师范学校的教师团队从实验中学请回去,继续从事培养具备基础教育技能师资的工作(这也有利于实验中学的发展)。鼓励有从教意愿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

8、该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仍然通过参加教师上岗考试,将合格者补充到农村学校,让xx县基础教育的师资后继有人。第二,在xx县教师进修学校内,设立专门的“新课程改革研究办公室”。根据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开设学科配备工作人员,专门从事符合xx县县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对新课程改革从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学科内容的处理、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模式、学科教师课堂调控技能等方面进行专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