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

ID:7423241

大小:30.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15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_第1页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_第2页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的意义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彰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XX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

2、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XX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XX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XX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XX年10月16日,

3、习近平在XX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扶贫工作,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了新论断,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新时期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精准扶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点物质生活必须资料,这

4、里的“志”和“智”,必须要用智慧的光芒,照耀落后地区的人们前进,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武装人民。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各少数民族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保持着自己的风俗,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如何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精神,如何从精准扶贫过程中把握好文化的传承与扬弃,值得人们去思考、探究。孔子说“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对文化软实力论述为“一种吸引力,让别的国家不由自主跟随你”、“硬实力和软实力皆至关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软

5、实力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可见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是物质产品所不能替代的。由此可见,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农村文化精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