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

ID:7516536

大小:48.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17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_第1页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_第2页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_第3页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到您!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壮实的身材……出生在****省****水乡的民警****,也如荷叶般朴实无华。4月13日,当****市公安局宣传民警采访派出所所长、指导员,了解社区民警****近年来获得哪些荣誉时,所领导说:每当所里将****上报为优秀民警等荣誉时,都被他一口回绝,他说:作为一个民警,为群众做点事是他的天职,不需要表扬,只要得到群众的笑声和掌声,就满足了。这就是一名从军营到警营的老民警****的心声。他今年57岁,曾任过派出所副所长,因年龄偏大,便主动让贤。当起了****市公安局****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这

2、么一干就是九个年头了。社区警务室,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虽然职务变了,但他为民服务的观念与作风没变。他凭着警融民生人不老的理念,听民意,解民怨,帮民困,在该所工作以来,共获得26面群众赠送的感谢锦旗。一腔热情化民怨****曾经说过:第4页“调解纠纷是我们民警的责任与义务。若能成功调处一起纠纷,就为社会增添了一些和谐的音符。”因此,近年来,****凭借警察工作的优势与社区行政干部紧密配合,因事而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启人,恰到好处地成功调处纠纷110多起。有老百姓称他为调解专家,也有人他是调处纠纷解铃人。****4年2月18日,********

3、城区人民路发生一起为男女感情问题而引发女人和女人发生口角,最后发展到相互殴打。柳某因被胡某的丈夫玩弄后,将其抛弃,而且还打了她的人,砸破了她的手机。柳某心里不平衡,便带人寻上胡某的家中找其丈夫讨个说法时,恰巧胡的丈夫不在家。胡见情敌来了,便血斯底里大打出手,将柳打伤。柳某恼羞成怒,顺手拿起胡家的菜刀,用刀背将胡砍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重型。案发后,胡家要求派出所将柳某关起来。****在调处中调查得知:刀不是带去的,事先没有致人于死地的目的,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纠纷中渗有男女感情问题,如果拘留行为人,会引发许多社会矛盾。****经过耐心的工作,最后达

4、成调解协议:柳某赔胡某的医药费,而胡家赔柳某被胡的丈夫砸坏的手机钱。这起复杂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3年2月24日上午,人民路两家做家具生意的老板为生意打起架。李某用砖头盖破了曾某的脑袋。曾某缝了九针,住了11天院。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重型。****说服,曾三次到曾家中、一次到医院,做曾某的思想工作,进行耐心的说服调解。后来,****回头来要求李某的父亲上曾家赔礼道歉。开始,李某的父亲不肯去。****说:“人都赌的是一口气,你的儿子把人用砖头盖了,缝了九针呀!要是你的儿子被人打了,你作何想法?何况我四次给人家做工作,才答应只要你家上门赔礼道歉,

5、人家同意调解。人家不是为了钱,是要个尊严!你说我当民警跑他家、串你家为的什么呀!不就是为了你们两家的安宁吗?”李某的父亲感动了,握着****的手说:“感谢!感谢!一定照办。”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家在****的调解下终于签定调解协议书。一种执着解民忧群众利益无大小,汗水凝成警民情。莫道****快近六旬的人,为百姓干实事、解忧愁却有使不完的劲。一次在走访社区居民家时,发现叶某家中有个女孩在哭泣。****探个究竟:第4页原来,叶某的女儿叶翠子是个弃儿。12年前,他的生父母将其丢弃在****一桥附近,叶某的妻子将其捡回家。经过13年的精心抚养,供她读完小学。然而,

6、现在要读初中了,可她还没有上户口。叶某夫妇多次找人,一直未果。****走到叶家,安抚叶翠子说:“小姑娘,李伯我是民警,一定想办法为你上户口。”叶翠子破泣为笑:“谢谢民警伯伯!”此后,****马不停蹄,经过10多天的座谈、取证、申请,功夫没有白费,叶翠子终于取下了“黑市人”的帽子。****3年7月,田某领儿子来****派出所报案,称某建筑队在他家三层小楼做商品房,将其地基压陷,使房屋倾斜了,要求处理。****担起这个调解任务。他非常同情这孤儿寡母,虽经三次调解,但因对方是个个体建筑老板,资金不雄厚,一直难达成协议。于是,****单独找了那位个体户建筑老板,

7、挨筋伴骨地做起了工作,最终王老板同意拿80平米的商品房作赔偿。协议签定后,但王老板始终不履行相关的手续。****得知后,又与王老板讲法律、讲道理,终于达到了赔偿的目的。****每年都要为民做实事10多件,深受居民好评。一份真爱暖民心民警有情,大爱无疆。****凭借他那博大的爱心,把党的温暖,把民警的深情送到百姓中去。他们在沿河路社区,有名劳释人员王某,30多岁,体质虚弱,精神颓废,家有老母,生活条件极差。****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不让王某走上继续犯罪的道路,便经常与其谈心,经过努力,帮助其母解决了低保问题,并为其找了一份工作。王某重做新人,他高兴地对*

8、***说:第4页“我现在的感觉是天新地新环境新,警好民好社区好。”每年的5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