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ID:75475575

大小:1.62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1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2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3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4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5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6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7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8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9页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密级:学校代码:10075分类号:学号:20131454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位申请人:吴迪指导教师:王彦教授学位类别: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护理学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六年六月 Classifiedindex:CODE:10075U.D.C:NO:20131454A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ofMedicineTheEffectivenessofHealthEducationonCardiacRehabilitationfor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inCommunityCandidate:WuDiSupervisor:Prof.WangYan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MedicineSpecialty:Nursing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Accomplishment:June,2016 河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W标注和致谢的地力外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巧献均B在论文中作r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尖也如谷^日期:年月EI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使用授极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目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式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2、不保密团。""(请在上相应方格内打V)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片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的学(乂难藥隻键為么知《^扁人鮮f的娜I:《部采工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W及本河北大学的相关规定。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研教工师和河北大学的书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W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作内容。如果违反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灰相应法也律贵任。声明人:曰期:年(月1/[J作者签名:采也日期:方年(月)7日'《月导师签名:日期:7乂/食年7日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在社区针对冠心病人群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探讨该教育模式对改善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状况、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最终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从而确立该社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为在社区全面开展心脏康复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保定市乐凯社区一区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冠心病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居住在东、西两院的研究对象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41人,对照组39人。两组人群除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保健服务外,教育组还接受了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方案,包括五次活动:“知识我先知”、“饮食庄园有原则”、“药物不滥用”、“运动我先行”、“我的生活我做主”,教育形式为家访、大讲座、小组讨论、运动指导、专家义诊指导等,同时配合自行编制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手册》。干预前后对两组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评,主观指标有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指数,客观指标有血压、血糖、体质指数、腰臀比、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2间或组内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结果:1.干预前,两组人群在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血糖、血压、血脂、体质指数及腰臀比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干预后教育组得分为74.88±5.38,对照组得分为28.03±7.28,教育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身比较时教育组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得分无显著变化。3.自我管理行为指数:干预后教育组得分为96.68±6.01,对照组得分为58.87±5.67,教育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身比较时教育组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得分无显著变化。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三个部分——日常I 摘要生活管理部分、疾病医学管理部分、情绪认知管理部分干预后教育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自身前后比较,教育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变化。4.干预后教育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770.30,对照组为1.400.3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患者在血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见好转的趋势,但尚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指标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腰臀比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采纳的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结合了最新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结合了多种教育形式,保证了冠心病患者定期接受心脏康复教育和指导,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提高其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反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些客观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生了显著改善外,其他指标由于干预时间较短,尚未见显著差异,还需要继续保持对患者的督导,或给予进一步干预,以期达到显著改善,这也将是本方向今后重点研究的内容。关键词冠心病社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知晓状况自我管理行为II AbstractAbstractObjectives:Thoughthehealtheducationoncardiacrehabilitationfor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CHD)incommunity,discussitseffectonthepatients'knowledgeofcardiacrehabilitation,selfmanagementabilityandtheriskfactorsofCHDtodeterminetheeffectivenessofthehealtheducationoncardiacrehabilitationandprovidethebasisforothercommunities.Methods:WeextractedpatientswithCHDinLeKaicommunity,anddividedthemintoeduc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respectively41patientsand39patients.Besidescommunityhealthcareservices,weprovidedpatientsineducationgroupwithsystematichealtheducationoncardiacrehabilitation,including“Iknowtheknowledgefirst.”、“Diethasaprinciple”、“Don'tabusedrugs”、“Setinmotion”、“Todeterminethequalityoflife”.Andtheeducationalpatternsincludedhomevisiting,lectures,groupdiscussions,andexerciseinstructions.Wealsogaveoutself-designedforpatientswithCHDinrehabilitationgroup.Meanwhile,weprovidednon-interventionforcontrolgroupbesidescommunityhealthcareservices.Allparticipantsweregivencriterionmeasuresbeforeandaftertheexperiment,andthesubjectiveindexesweremeasuredbyCoronaryarterydiseaseSelfmanagementScale(CSMS)andthequestionnaireonstatusofcardiacrehabilitationrelatedinformation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ndtheobjectiveindexesincludedbloodpressure,bloodglucose,bodymassindex(BMI),waisthipratio(WHR),bloodlipidandglycosylatedhemoglobin.Aftercompletingtheexperiment,weestablishedadatabaseintheformofExceltocollectallthetestresultsandanalyzedthemusingSPSS16.0.Themeasurementdataconformingwithnormaldistributionwereshowedbymean±standarddeviationand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bytheindependentsampleTtest,whilecomparingtheindexinthesamegroupshouldapplythepairedsampleTtest.Differenceformthenormaldistribution,themeasurementdataconformingwiththeskeweddistributionwerecomparedbytheRanksumtest.AndcomparingtheCountdatabetweenthetwogroupsusedthechi-squaretest.Results:1.Beforethetrial,thepopulationsociologydataanddisease–relateddatabetweenthetwogroup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self–managementabilityandthepatients'knowledgeoncardiacrehabilitationbetweenthetwogroupshadnosignificance(P>0.05),indicatingtheyhadacomparability.2.Thepatients'knowledgeoncardiacrehabilitation:Afterthetrial,theeducationgroupIII Abstractandcontrolgroupgot(74.88±5.38)and(28.03±7.28)respectively,thescoreofeducationgroupwasin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atincontrolgroup(P<0.01);Self-comparisonoftheeducationgroup,thesore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pre-experimentafterthehealtheducation,but,thescoreofthecontrolgrouphadnosignificantchange.3.Self-managementability:Afterthetrail,theeducationgroupgot(96.68±6.01),andthecontrolgroupgot(58.87±5.67),thescoreofeduc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1);thesore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pre-experimentafterthehealtheducation,however,thescoreofthecontrolgrouphadnosignificantchange(P<0.01).TheCoronaryarterydiseaseSelf-managementScaleincludedthreesections:dailymanagement,medicalmanagement,andemotionalmanagement;Afterthetrial,thesoreoftheeduc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Self-comparisonoftheeducationgroup,thescoresofthethreeaspectswere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pre-experiment(P<0.01),butthescoreofthecontrolgrouphadnosignificantchange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4.Afterthetrail,HDL-Cwas(1.770.30)intheeducationgroup,and(1.400.30)inthecontrolgroup,it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P<0.01);Afterthetrail,bloodglucose、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glycosylatedhemoglobin,allofwhichhadachangeofimprovement,however,ithad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otherindicator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educ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Conclusions:Thisstudyadoptededucationactivitiesofthemeseries,thecontentswere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andcombinedwithavarietyofeducationform,andensuredthatthe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receivedcardiacrehabilitationeducationregularlyandguide,finallyeffectivelyimprovedthestatusofcardiacrehabilitationrelatedinformationandimprovedthecardiacrehabilitationself-managementability;Tosomeobjectiveindicatorsof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inadditiontothe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thathasasignificantlyimprovement,otherindicator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duetoshortinterventiontime.Furthermore,inordertoachieveimprovementsignificantly,keepthesupervisionofpatientsorgivethemfurtherintervention,Itwillbetheimportantresearchcontentinthefuture.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CommunityCardiacrehabilitationHealtheducationAwarenesslevelSelfmanagementIV 目录目录第1章研究背景····················································································································11.1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影响····················································································11.2现代心脏康复············································································································21.2.1心脏康复的提出及定义··················································································21.2.2心脏康复的内容与机制··················································································31.2.3心脏康复的目的······························································································31.2.4心脏康复的分期······························································································31.3国内外研究现状········································································································41.3.1国外研究现状··································································································41.3.2国内研究现状··································································································6第2章研究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72.1研究问题····················································································································72.2研究目的及意义········································································································72.2.1研究目的··········································································································72.2.2研究意义··········································································································7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83.1研究对象····················································································································83.2研究方法····················································································································83.2.1教育方案··········································································································83.2.2评价指标及方法····························································································113.2.3伦理原则········································································································133.2.4统计学方法····································································································133.2.5质量控制········································································································133.3研究流程··················································································································14第4章研究结果··················································································································154.1两组冠心病人群一般情况······················································································15V 目录4.2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比较······························164.3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自我管理情况的比较··················································174.4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比较··········································17第5章分析与讨论··············································································································195.1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方案对冠心病人群关于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的影响···························································································································195.2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195.2.1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日常生活管理的改变············205.2.2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疾病医学管理的改变············215.2.3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情绪认知管理的改变············225.3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客观体检指标的影响······················23第6章研究结论、创新性与局限性··················································································25参考文献··································································································································26附录······································································································································32致谢······································································································································4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5VI 第1章研究背景第1章研究背景1.1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及其影响根据WHO的最新数据显示:当今世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全球的主要疾病负担,有63%的死亡是由慢性病造成的,其中48%的死亡归因于心血管[1]疾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2-3]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首要死亡原因。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4]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2013年全球20岁以上人[5]口死亡原因分析,2010年全球有702.93万人死于冠心病,占总死亡人数的13%,Murray[6]等预测到2020年,冠心病全球的死亡率将提高50%,高达2500万人/年。据全球多个国家近30年调查数据显示,冠心病患病率为11.6%。在美国,冠心病患者人数为1600[7]万,并且每年死亡的人数有45万。[8-9]目前,在我国,冠心病也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我国冠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6.49%,有480万人,据统计,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位是冠心病[10]病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处于[11]快速增长阶段。《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指出: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12-13]为350万,占总死亡率的41%,居各类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陈娜萦等研究预测,到[14]2030年冠心病的患病率可能达到12.5%,城市死亡率为0.13%,农村为0.12%。Moran等预测我国2020到2029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将比2000到2009年增加69%,死亡[15]率将增加64%,同时指出居民各类死亡原因构成中增加最快的疾病为冠心病。我国社区冠心病人群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孔淑珍对西安社区21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16]有67.9%的患者表示现在的生活质量比过去1年差。冠心病导致患者入院所花费的费[17]用快速增长,成为家庭和社会主要经济负担之一。由于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根据数据显示,一方面,由于整体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投入的提升,相继出现了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以及[18—19]外科手术等手段,降低了急性期病死率,迎来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拐点”;另一方面,冠心病人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二者相加导致冠心病带病生存人群数量1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20]越来越大,中国的冠心病人群已经形成了“堰塞湖”现象。有效开展冠心病人群的管理,能够减少社会医疗资源的投入,促进社会劳动力的回归,同时也能降低“堰塞湖”现象集中爆发所致死亡率骤增的风险。另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基于其自身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单纯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尚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冠心病的发展。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心脏病康复策略是否能够解决当前居高不下的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以及较差的生活质量等问题。1.2现代心脏康复1.2.1心脏康复的提出及定义最早的心脏康复是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etion,AMI)患者的早期活动,人们开始质疑AMI患者是否应该长期严格卧床,倡[21—22]导早期的“椅子疗法”,经过几十年大量的循证研究,直至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了综合性心脏康复计划。[23]在心脏康复的循证研究发展中,Paul发现,对PCI术后患者实施社区心脏康复计划,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GoelK等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8年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县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2395例患者,评估心脏康复与全因死亡、心脏死亡、心肌再梗死或再血管化的相关性,发现参加心脏康复的PCI术后患者的[24]死亡率明显下降。Shah等对奥姆斯特县1997—2006年心肌梗死住院的居民进行随访,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服用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明显减少,依从性显著下降,其中超过50%的患者已停止服用心血管保护药物,而进行心脏康复的患者,服用优化药物的[25]依从性明显提高。大量研究证实心脏康复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并发[26—27]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可以减少相关药物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28]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心脏康复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29—30][31—32]高患者的依从性;心脏康复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由此,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等组织提出了现代心脏康复概念并完善其定义。现代心脏康复的定义可概括为:研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开展教育,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吸烟、少活动等),保持双心的健康,坚持循证用药;对心血管患2 第1章研究背景者进行心功能评定,判断预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二级预防,矫正患者危险因素,减缓甚至逆转(消退)病变,减轻症状,降低再次发病和猝死的危险,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33]促进回归社会,指导恢复工作。1.2.2心脏康复的内容与机制现代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饮食、运动等方面。②双心健康。③循证用药。④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⑤职业康复:[34—35]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心脏康复带来益处的机制与下列的一些因素有关:(1)体力活动咨询和运动训练:运动锻炼提高了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功能,还有抗炎、改善代谢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作[41][36]用,而且血脂、血压和心理参数的改善均与运动有关。(2)营养咨询和饮食干预:营养治疗对冠心病有巨大的长期影响,是心脏康复的重要部分,营养治疗通过提高心血[37]管危险因素的控制,直接影响各血管和代谢因素的改善而起作用。(3)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包括血脂管理、高血压管理、戒烟限酒、糖尿病管理和体重管理等。心脏康复[38]的实施过程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4)心脏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冠心病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早期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使用冠心病优化药物的依[39]从性。1.2.3心脏康复的目的心脏康复的目的就是减轻症状,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减少[40—42]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诸多研究证实,通过科学适当的运动训练、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坚持二级预防策略,积极消除危险因素等途径可以实现心脏康复的目的。1.2.4心脏康复的分期由于心脏康复的重要性,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其他各心血管委员会,共同编制发表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WHO将心脏康复分为3期,1期为急性住院康复期,即院内康复;2期为门诊恢复康复期,即院外早期康复;3期为社区家庭康复期,即院外长期康复。1期(院内康复)患者住院期间,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该期强调的重点是症状的治疗和告知患者控制危险因素的一般知识。2期(院外早期康复)时间一般为出院后的3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1—6个月,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冠心病患者住院期的观念并使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控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进行职业方面的恢复与教育。3期(院外长期康复)一般为出院一年后或者更长时间。此阶段为第二期的延续,持续时间越长越能巩固前期的效果,康复效果也就越好。继续加强患者心脏康复意识的教育,坚持康复运动,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放松心情,缓解焦虑、[43]抑郁的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需要恢复工作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冠心病患者更多为处于3期的人群,在此时期心脏康复执行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那么,目前针对社区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的开展情况如何呢?1.3国内外研究现状心脏康复现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的显著下降得益于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的开展,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已经成为患者疾病治疗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策略。当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心脏康复的开展,使更多的冠心病人群了解其重要性,并参与其中。目前,在社区开展心脏康复已成为冠心病人群的一种重要的康复模式。社区心脏康复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不同于医院大型康复机构,Hamalainen等提出简单长期的社区恢复[44]期康复可以与大型康复中心较为复杂、昂贵的短期康复干预相媲美,社区心脏康复可作为冠心病患者长期坚持运动康复的主要方法。社区性康复机构能使那些曾经参加过心脏康复但由于距离、经济等原因放弃的患者继续进行心脏康复。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便马上开始实施心脏康复,并在出院回到社区后继续心脏康复计划。1.3.1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在美国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周期已经缩短为4—7天,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这就需要病人出院后继续按计划进行心脏康复活动,现在,美国在不断探讨如何使心脏康复大范围推广,首先要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意识,同时使心脏康复更为专业化[45]和标准化。美国医院大多采取三期心脏康复模式,最先进的心脏康复是采用专业团队的形式来帮助病人,专业团队包括心脏科医师、运动专家、营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护士主要负责小组人员的协调和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宣教,宣教的目的是协助病人了[46]解心脏康复团队为他们所设计的康复计划。4 第1章研究背景Robinson等从美国某医院内选择100例低危冠心病患者,应用快速跟踪服务模式进行心脏康复,由社区中的运动教练每周进行一次监督锻炼,观察患者一周的锻炼状况,6个月后用穿梭步行试验(ISWT)进行测量,效果良好,证实此服务模式对于低危患者[47]有效,并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DianeLCarroll调查高级社区护士的协同陪伴功能对无支持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在美国西海岸的医疗中心,选取了247名没有配偶和其他支持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出院48小时内,护士便与其开通电话联系和互联网视频交流,建立伙伴关系。干预期间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活动,给予患者口头鼓励和支持,积极倾听患者诉说,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症状,与患者聊天同时告知其疾病知识相关报道,给予患者日常生活上的精神支持。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给予无支持冠心病患者更多协助和陪同,可以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心脏康复活动,提高[48]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在伊朗,已经具备心脏康复专业团队和多家康复中心,冠心病患者可在康复中心进行心脏康复。SariehPoortaghi对当地大不里士市的居民进行社区家庭心脏康复,他们从康复中心随机选取了8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接受康复中心的常规康复计划,此外干预组在家由护士继续进行有关危险因素、营养、服药的健康教育,培训其关于心率的测量、监测目标心率等,同时将培训课程的内容分发给患者。经过一年的教育,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有明显差异,结论得出社区家庭心脏康复健康教育[49]对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积极地影响。英国近二十年不断探索将冠心病大众与最新现代心脏康复议程相结合。在院外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培训班是英国常见的模式,护士对患者主要进行生活方式、药物、运动和饮食方面的教育。提高了农村和缺乏医疗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50]识,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参加心脏康复的参与率。MyAction项目是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脏病防治研究项目,对于冠脉疾病、高危心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在为期16周的项目中,通过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加[51]强对药物治疗效果的讲解,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措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态。日本的心脏康复模式分为3个阶段,包括院内理疗及康复活动阶段,院内或院外患[52]者康复阶段,以及出院后居家康复护理为主的社区心脏康复。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是由心脏康复团队共同完成的。在社区中,首先,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功能评估,确定患者可以进行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其次,运动康复师负责患者康复训练的指导;护士主要5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负责整个康复小组人员的协调,观察患者康复的病情变化,以及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宣教的目的是协助患者更加了解心脏康复的活动计划,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同时对患者难以接受完成的部分加以调整。新西兰的研究者EylesHelen等人,在奥克兰的社区招募了300名4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心脏康复低盐饮食的干预,受试对象都是主要家庭购物者,研究人员培训受试者应用SaltSwitch这个简单的智能手机程序,受试者应用软件扫描食品包装的二维码,可以接受到信息,通过红绿灯的显示,受试者可以挑选出低盐的食品,如没有合适食品,软件可以建议健康的低盐的替代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软件进行心脏康复控制食盐摄入患者的心脏不适感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本市其他社区未采取措施的患者[53]。可见,在每个国家开展的社区心脏康复尽管有所差异,但均在不断发展中,并在社区中实践。护理人员在心脏康复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为教育者、指导者、协调者和督导者等。1.3.2国内研究现状虽然我国的心脏康复研究已经开展近40年,但是直至近几年心脏康复才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但仍远未普及。尽管三级医院的治疗水平已与国[54—55]际接轨,但对大多数心血管医护人员而言,心脏康复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分析其原因,社会医疗资源的短缺,导致心脏康复实践的推广受限,加之医护人员更多关注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整合了二级预防的现代心脏康复尚缺乏充分认识,这就导致当前在社区中尚未见有效的心脏康复实践。6 第2章研究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第2章研究问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2.1研究问题[56—57]心脏康复获益虽已得到充分的临床验证,但是目前我国实践中开展并不理想,[58]医院内心脏康复没有充分开展,社区则更是无从谈起。前期课题组对综合医院开展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率非常低,那么当患者出院回家后,则更无法贯彻心脏康复的具体要求。由于冠心病更多的是处于社区家中的患者,如果能够在社区开展心脏康复,则对改善患者预后将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有效的在社区开展心脏康复是当前推动心脏康复在冠心病人群中开展的重要环节。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在健康指南中指出,护士是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疾病相关[59]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传播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力量。那么,护士在社区将以何种有效模式开展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健康教育,而此种模式是否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危险因素呢?是否将有助于患者提高对心脏康复的相关信息的知晓、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呢?为此,本研究拟选定某社区冠心病人群,开展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以期提高社区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状况,提高其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自觉的执行心脏康复,降低危险因素,最终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同时为心脏康复在社区的推广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2.2研究目的及意义2.2.1研究目的探讨在社区冠心病人群中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以期建立一套有效的社区心脏康复教育模式,提高患者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提高其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其危险因素。2.2.2研究意义①为我国社区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示范。②有助于社区患者积极主动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参与心脏康复运动,从而推动心脏康复的开展。7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以保定市乐凯社区一区为研究场所,按下列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酶学的酶谱变化而确诊为冠心病;经心电图证实有明确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有心绞痛发作史;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神智清楚、自愿合作的长期居住在乐凯社区内的3期冠心病患者。③听力和视力正常,反应和沟通正常,具有一定的中文读写或理解能力。④能自主活动。⑤既往无精神病史。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研究对象发生重大疾病不能参与活动者。②中途申请退出的患者。乐凯社区一区分为东、西两个独立院区,确定东院区研究对象为教育组,西院区为对照组。最终纳入教育组41人,对照组39人。3.2研究方法3.2.1教育方案(1)教育前期(用时两个月)①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编制《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手册》,在第一次家访中,发给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教育组患者,而对照组患者在研究结束后发放。②对两院区内所有符合冠心病诊断的患者进行家访,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讲解研究活动的内容及意义,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基线资料。随后安排研究对象进行统一体检。③教育组院区和活动室内悬挂条幅。条幅内容分别为:“实施心脏康复,共享心脏健康”、“普及心脏康复知识,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人人参与心脏康复,天天享有健康心脏”。④教育组院区内宣传栏的设置。粘贴心脏康复宣传知识的通知和心脏康复运动的宣传图片。供所有居民共享,提高大家的认识。(2)教育期(用时三个月)依据最新《冠心病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中所确定的心脏康复具体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化的教育内容,并将之分为5个教育主题分为5个教育主题,8 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每半月举行一次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只针对教育组人群。而对照组则不额外接受任何健康教育服务。①开展“知识我先知”教育活动教育地点:乐凯老年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教室参加人员:教育组所有患者,乐凯医院院长、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内科主任,河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心脏康复研究方向的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内容: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症状(主讲心绞痛);我国冠心病的治疗与管理;什么是心脏康复及其内容和益处;社区心脏康复宣传教育的目的;告知研究对象教育活动的所有安排。教育方式:大讲座、教育对象与专业人员讨论。教育目标:使患者对冠心病心脏康复有初步的了解,掌握活动的所有安排及注意事项并积极给予配合,同时了解患者对活动的具体意见。②开展“饮食庄园有原则”活动教育地点:乐凯老年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教室参加人员:教育组所有患者,乐凯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营养科主任,河北大学护理学院心脏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内容:冠心病饮食原则;减少食盐的摄入重要性及方法;减少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增加微量元素钾、钙的摄入;限制糖的摄入,控制血糖;纤维素高的食物有哪些;如何增加摄入量并少食多餐;如何控制体重,超重患者怎样科学降低重量;戒烟的方法和限制饮酒的量;限油壶和限盐勺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教育方式:大讲座、小组讨论、限油壶和限盐勺的发放。教育目标:使患者掌握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饮食要求,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目的。③开展“药物不滥用”活动教育地点:乐凯老年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教室参加人员:教育组所有患者,乐凯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内科医生,河北大学护理学院心脏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一部分:大讲座9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内容:冠心病的四大类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适应症和禁忌症、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冠心病用药小常识;急救药物的应用方法及剂量;急救知识的讲解。教育目标:使每位患者可以合理正确用药,并坚持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同时使其都能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药物的使用。第二部分:专业人员义诊活动活动内容:乐凯医院内科医生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给予指导,对患者的疾病问题进行解答;护士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强调坚持用药的意义。活动目标:使患者对自己的用药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做到科学用药。④开展“运动我先行”活动教育地点:乐凯老年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教室参加人员:教育组所有患者,乐凯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河北大学护理学院心脏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一部分:大讲座教育内容:心脏康复运动的益处;什么样的冠心病患者适合运动;运动方式,每种运动的时间、频率和强度;运动的进展速度;运动的注意事项;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教育目标:使患者了解心脏康复运动的重要性,掌握运动的方式、时间、强度等,在平时生活中自己能更好的运动起来。分小组讨论,让患者讲述自己喜爱的运动与大家分享,丰富其他患者的运动项目。第二部分:“八段锦”教学活动内容:教授患者“八段锦”内的六式动作,分别为: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活动目的:“八段锦”动作简单,包含了心脏康复运动的4种形式,适合冠心病患者运动,对通畅全身经络和活动各个关节均有好处,可使患者气血调和、经脉通畅。通过“八段锦”的教学,使患者更加确切的认识到运动的益处,使患者的运动更为多样性,提高了大家运动的兴趣。⑤开展“我的生活我做主”活动教育地点:乐凯老年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教室10 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参加人员:教育组所有患者,乐凯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河北大学护理学院心脏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内容:观看“夕阳红”纪录片,讲解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讲解冠心病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性及意义,患者交流自己的生活乐趣,最终强调坚持心脏康复的重要性。教育方式:视频教学、大讲座、小组讨论教育目标:使患者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允许的情况下回归社会,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丰富自己生活的每一天。(3)教育后期(用时一个月)对教育组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巩固所学心脏康复知识。同时对两组组患者实施家访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收取终线资料,同时对教育组患者。随后安排患者进行统一体检。3.2.2评价指标及方法(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应用“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为自编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①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婚姻、教育背景、职业、是否在职、民族、信仰、户口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情况、居住方式;②疾病相关资料:病程、是否经历过PCI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否经历过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前住院经历、曾患其他疾病史、家族史。(2)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指数: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arterydiseaseSelfmanagementScale,CSMS),这是针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量表,该量表[60—61]2009年由重庆医科大学任洪艳编制,共3个部分、7个维度、27个条目。①日常生活管理部分,包括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②疾病医学管理部分,包括症状管理、急救管理、疾病知识获得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③情绪认知管理部分,包括情绪认知管理。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5级评分制方法。本量表反映冠心病患者过去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能力越强。该量表重测信度(ICC=0.91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a=0.913),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结果与预想结构吻合)。(3)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采用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调查问卷,这是针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特异性调查问卷,该问卷2015年由河北大学研11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62]究生李婧编制而成,依据为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血管和肺康复协会(AACVPR)共同提出的最新的心脏康复循证指南和2013年中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专家共识。该问卷共13个维度、29个条目,其中13个维度包括:复查管理,情绪管理,饮食管理,体重管理,运动管理,冠心病危险因素,血压管理,睡眠管理,血糖管理,血脂管理,心率,优化药物管理,心脏康复基本信息。计分标准: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问卷中每个单选题赋值1分,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多选题除“不知道”选项外,每个选项均赋值1分,选项选对得1分,选错不得分,如多选题中选择“不知道”选项,则此多选题计分为“0分”,总分为94分。本问卷主要调查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状况,分值越高,表明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状况越好。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45),内容效度(所有条目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CVI值为0.82)。(4)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对象的所有客观指标均在乐凯社区医院内进行测量,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前后一致性,研究前后两次的测量时间、设备和人员一致。①血压:测量环境安静,保证患者测量前30分钟内未吸烟、饮用含酒精、咖啡及茶的饮料,未进行激烈运动,并且排空膀胱。患者测量前在休息室休息至少5分钟,袖带放气完成后,等待5分钟,再进行第二次血压测量,取两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患者的血压。②血糖:患者测量前未进食水,测量值均为空腹血糖。如患者有异议,可进行二次测量加以验证,保证数值的准确性。③体质指数(BMI):由体质指数仪统一测量,电脑计算数值。检查前请患者脱去鞋、帽和外衣,光脚站立,脚跟并紧,双眼正视前方;带仪器测量完成读数后,再请患者离开,数值保留两位小数点。④腰臀比(WHR):人工测量腰围、臀围,计算数值(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点),使用工具为皮尺。请患者垂直站立,平静地呼吸。腰围测量,选择腰围最细的部位,皮尺经过腰部水平面所经各点选择:一般定点为身体左、右侧髂前上嵴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身体腹部剑突与肚脐的中点。绕腹部1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记录测量值读数以cm为单位(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点)。臀围测量,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记录测量值读数以cm为单位(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点)。12 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腰臀比,用于判定中心型肥胖,是判定患者是否拥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肥胖的较佳方法。计算方法,先测量腰围和臀围,再用腰围数字除以臀位数字,得到的就是比值。⑤血脂:共5个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研究者统一采集静脉血,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在统一环境下化验。⑥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患者近3个月的血糖水平,所有研究者糖化血红蛋白在同一实验室化验,通过低压层分析仪器测定。3.2.3伦理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人员始终坚持自愿原则,尊重患者的决定。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两院区患者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的全过程,并当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只有研究人员方可阅读,能做到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本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体检、健康教育设备和发放的礼品均由研究组免费提供,未收取患者任何费用。3.2.4统计学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然后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用检验,计量资料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时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3.2.5质量控制(1)为求问卷数据前后一致性,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倚,所有患者的主观问卷由研究者一人收集,降低了问卷的主观性偏倚。客观资料在同一所医院进行收集,使数据误差降到了最低。(2)为保证活动期间教育组每位患者能积极参加活动,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给予研究对象礼品奖励。对未能参加活动的患者,活动结束后进行家访,对其未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3)每次活动讲座前对患者进行开放式提问,了解患者对上次活动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4)每次讲座由研究者亲自讲授,“八段锦”由研究者和专业人员同时教授,能做到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并且动作规范。13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5)拥有6名护理学本科生协助活动进行,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培训,保证了活动期前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6)资料收集时,认真查看问卷信息是否填写完整,保证每份问卷的完整性。(7)数据录入时,由研究者和另外一人录入资料并进行双人核对,保证准确。3.3研究流程查阅文献,确定研究目的课题设计,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定健康教育方案及编制手册,选定社区社区评估,健康教育计划修改并正式形成确定研究对象参与人员统一培训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五个月收集数据资料,检查、录入与分析完成本课题论文的撰写与修改14 第4章研究结果第4章研究结果4.1两组冠心病人群一般情况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两组研究对象在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故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4-1、表4-2)表4-1两组冠心病人群人口社会学资料教育组对照组项目类别t/2P(41人)(39人)年龄(岁)72.20±6.5574.44±5.341.6730.098性别男16120.5990.439女2527婚姻已婚26301.7370.188丧偶159教育背景小学及以下1312初中16160.0330.983高中及以上1211职业工人2624公务员8100.5860.746专业技术人员75信仰无宗教信仰34320.0110.918有宗教信仰77家庭人均<2000105月收入1.7560.185(元)≥20003134医保情况职工医保32300.0150.904非职工医保99居住方式独居88和配偶同住23240.5010.778与子女和/或孙辈107同住15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2两组冠心病人群疾病相关资料教育组对照组项目类别t/2P(41人)(39人)病程<5年8100.4310.512≥5年3329是否经历过PCI是75治疗0.2840.594否3434是否经历过是65CABG0.0550.814否3534以前住院经历从未住院861次771.1600.7632次853次及以上1821家族史有24153.2240.073无17244.2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比较干预前教育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得分为23.07±8.86,对照组为25.64±8.5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教育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得分为74.88±5.38,对照组为28.03±7.28,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可知,教育组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得分明显高于实验前(P<0.01),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3)表4-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得分的变化组别干预前干预后*教育组23.07±8.8674.88±5.38对照组25.64±8.5628.03±7.28t1.31832.607△P0.1910.000注:*表示教育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表示教育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16 第4章研究结果4.3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自我管理情况的比较干预前教育组的CSMS量表总得分为56.39±9.74,对照组为60.56±10.7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教育组的CSMS量表总得分为96.68±6.01,对照组为58.87±5.6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可知,教育组CSMS量表总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干预前教育组CSMS量表3个部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分别为25.46±4.55、25.39±6.11、5.51±2.16,对照组各部分得分分别为27.97±3.46、27.36±8.47、5.23±2.12,两组之间CSMS量表3个部分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教育组CSMS量表3个部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分别为31.83±2.83、49.10±4.22、15.76±2.03,对照组各部分得分分别为27.44±1.65、26.62±4.04、4.82±2.34,两组之间CSMS量表各部分得分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4)表4-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SMS量表得分的变化教育组对照组项目tP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总分56.39±9.7496.68±6.0160.56±10.7658.87±5.6728.9100.000日常生*△25.46±4.5531.83±2.8327.97±3.4627.44±1.658.5360.000活管理疾病医*△25.39±6.1149.10±4.2227.36±8.4726.62±4.0424.3150.000学管理情绪认*△5.51±2.1615.76±2.035.23±2.124.82±2.3422.3480.000知管理注:*表示教育组干预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表示教育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4.4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人群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比较干预前两组之间血压、血糖、体质指数、腰臀比、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客观体检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压(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4-5)干预后,教育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值为1.770.30,对照组为1.400.3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项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育组和对照对自身前后比较,各项体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5)17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5干预前后两组体检指标状况的比较教育组对照组项目tP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血压(mmHg)收缩压146.4920.98150.6122.03144.3618.63146.4617.200.9360.352舒张压75.0211.1675.009.1772.6910.2374.628.640.1930.848血糖6.562.476.302.405.820.946.171.400.2970.767(mmol/L)体质指数226.263.3026.463.4026.613.8827.123.920.8050.423(Kg/m)腰臀比0.900.060.900.050.880.060.880.051.6410.105血脂(mmol/L)总胆固醇4.781.094.891.185.070.905.200.911.2920.200甘油三脂1.881.181.941.721.620.501.540.581.3950.169低密度脂2.440.742.750.832.640.752.830.860.4150.679蛋白高密度脂△1.540.431.770.301.620.381.400.303.3840.001蛋白极低密度0.840.540.800.560.770.220.710.250.9270.357脂蛋白糖化血红6.131.165.941.285.980.955.750.870.7680.445蛋白(%)注:△表示教育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18 第5章分析与讨论第5章分析与讨论5.1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方案对冠心病人群关于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位死亡原因,患病率在不断增加,提高患者的疾病知[63—64]识水平,是降低入院率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国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知晓状况差,李婧对保定市三甲医院500例即将出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患者心脏康复相关信息[65]知晓情况比较差,知晓率为47.60%。目前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对心脏康复尚未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和相关随访系统的建立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未能给社区的冠心病人群提供有关心脏康复的指导,导致患者缺乏对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认识。一般来说,患者有关保[66—68]健知识的获取途径绝大多数来源于医生和护士,因此,欲提高冠心病人群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状况,则有赖于医护人员关于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开展。本研究根据《冠心病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有关心脏康复的指南,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五大主题内容,采用系列健康教育形式,以讲座为基础,配合其他形式的活动,如:相关视频观看、义诊活动以及有效运动方式的推荐(如教授八段锦),使患者更能投入其中,同时《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手册》的发放,图文并茂的讲解了心脏康复知识,每个主题讲座前对上次内容进行了回顾和讨论,使患者对以往所讲知识有了更深记忆。每次活动对于个别未参加的患者,在活动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为患者补充未了解的知识,达到所有患者对全部心脏康复知识的了解。干预前教育组患者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的得分为23.07±8.86,对照组为25.64±8.5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后教育组患者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的得分为74.88±5.38,对照组为28.03±7.2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教育组在接受了本研究系列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后,能对冠心病心脏康复相关信息有较好的理解,提高了知晓率,这些信息的知晓,将对患者按照心脏康复的具体要求自行改善自己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5.2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更需要患者拥有自我管19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69—72]理的能力,自己进行一部分康复活动。但很多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73—74]差。患者出院回到社区后,得不到继续指导,导致不良的生活行为逐渐恢复。2005[75]年,研究者Campbell等对234名冠心病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2%的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治愈,而不再需要进行无谓的自我管理行为。2009年,在欧洲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吸烟和肥胖等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我国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偏低,处于较[76—79]差水平。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冠心病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80—81]质量,对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健康教育能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在诙谐幽默的讲座中就能很好的提升社区冠心病人群对冠心病知识[82]的了解,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李雪华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看图对话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83]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缓解了国家医疗资源的压力。此次研究的冠心病人群由于年龄偏大,自我管理能力低于总体水平。患者往往对自我管理的内容不了解,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不理解各项体检指标的重要性,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改善,遵医行为和用药依从性差。老年人因年龄的增长,易产生自卑[84]感,感觉自己是社会的负担,所以不能很好地回归社会,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冠心病患者往往是多种慢性病并存,但管理意识低下。由于社区冠心病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住院期间获得的知识逐渐淡忘。本次研究通过5个月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形式不拘泥于单纯的讲座,还包括了小组讨论、运动指导、专家咨询义诊等活动,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平均值由干预前的56.39±9.74增加到干预后的96.68±6.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患者出院后在社区家庭中,仍然需要得到多种形式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疾病教育指导,这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5.2.1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日常生活管理的改变诸多研究证实,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减缓疾病的发展进程,从而达到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85—87]目的。王展对4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每一位患者建立20 第5章分析与讨论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系统,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冠心病科学生活方式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患者在家人、朋友的鼓励和监督作用下,行动的决心强烈,健康生活方式能很好地[88]建立起来。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3个部分得分排序依次是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日常生活管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②合理饮食,冠心病人群饮食应坚持“三低两高一优”的饮食原则;③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使患者了解戒烟的重要性,吸烟的危害性以及限制饮酒的量;④科学的运动,患者应知道运动的益处,运动的方式、时间及强度,运动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自己能进行合理的运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⑤良好的睡眠管理,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关键,告知患者如何管理睡眠以及安眠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干预后,教育组得分远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心脏康复健康教育中关于日常生活管理的知识简单易懂,较容易操作。对于患者在实施上做得不到位的方面,如用盐、用油的问题,常不易把握,研究者在教育中,同时发放了限盐勺和限油壶,并指导如何使用;专家公认对冠心病有益的蔬菜,通过图片的形式告知患者,建议患者适量多食;患者对提倡的慢跑、游泳、哑铃操等运动不易操作、难以坚持,研究者在运动主题教育中教授患者“八段锦”动作,适合冠心病人群,简单易学,并且将心脏康复运动要求的“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和“平衡性运动”4种形式全部融合其中;同时在家访中还对家属给予相应的指导,以期家属能配合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督促患者能坚持进行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行为。5.2.2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疾病医学管理的改变疾病医学管理指患者应懂得以及尽可能运用医疗卫生资源获取疾病的相关信息,维持身体最佳状态,具体内容包括自我病情的监测、对药物使用的了解、遵医嘱服用药物情况、定期复查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急救知识水平等。疾病医学管理对于减少急救前的病[89][90]情延误,降低由心血管事件导致的伤残和死亡起着显著性作用。有研究显示,患者感到疾病的危险性越大,其对服药的依从性就越好,因此我们不仅要对患者讲解药物的知识,更应关注患者服药的心理,从整体上改变患者药物依从性差的现状。21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健康教育前,康复组患者关注药物作用和副作用的比例仅为4.9%,服药依从性比例为56.1%,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比例为46.3%,能知道正确自救方法的比例仅为2.4%,对照组的患者关注药物作用和副作用的比例仅为2.6%,服药依从性比例为71.8%,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比例为33.3%,能知道正确自救方法的比例为1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干预后,康复组患者关注药物作用和副作用的比例为22%,服药依从性比例为97.6%,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比例为95.1%,能知道正确自救方法的比例为73.2%,对照组的患者关注药物作用和副作用的比例仅为5.1%,服药依从性比例为74.4%,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比例为7.7%,能知道正确自救方法的比例为15.6%,康复组疾病医学管理行为的改变远高于对照组。实验干预后对照组疾病医学的管理行为没有提高,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比例反而更低了。由于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心脏康复的健康教育,不了解疾病用药与急救知识,不知道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重要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服药依从性逐渐降低。通过本研究的健康教育干预后,教育组疾病医学管理行为发生了显著的改善,并远[91—92]高于对照组,这也与其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分析其原因,教育组患者在接受6个月心脏康复教育期间,研究者通过集中讲座的形式给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等,还通过反复个别指导、专家义诊咨询和督导等形式,对每位患者的用药给予指导,对患者的疾病问题进行解答,并强调了心脏康复中坚持二级预防用药的意义,使患者获取了有关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患者对本教育活动的信赖和依从,从而在有关行为上发改变,加强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的能力。5.2.3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情绪认知管理的改变情绪认知管理指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对待所发生事件的情绪态度的管理。冠心病患[93]者临床表现多样,且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多数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94]有研究表明,伴发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情绪管理尤为重要。护士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和有氧训练等,[95]能显著调整患者的呼吸状态,改善患者的供养状况。冠心病人群情绪认知管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这对患者的疾病康[96—97]复显得尤为重要。22 第5章分析与讨论本次研究中患者情绪认知管理的得分率最低。本次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我们对患者进行情绪管理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调整心理状态的讲解及现场指导,带领患者做深呼吸;告知患者维持良好情绪的原则:遇事心平气和,要宽以待人,遇事要想得开,常怀感恩之心,静坐放松自己;同时,在强调运动锻炼的作用中也为患者强调运动对改善情绪、降低压力的作用,鼓励患者坚持运动,保证心情愉悦;在家访中也对家属在改善患者情绪方面进行了相应指导。为此,就“当您紧张、激动时,能采用自我放松技巧吗?”这一问题,教育组得分率就从2.4%增长到了41.5%,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从干预前的5.1%,降低到了2.6%。分析其原因,由于对照组患者不知道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加上时间的延长,患者烦躁的心理状态会更加严重,对情绪的管理行为就会降低,而教育组患者懂得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危害和进行情绪管理的办法,从而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的减少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5.3主题系列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人群客观体检指标的影响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使其客观[98]指标有所改变,但会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SangeetaLachman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选取了800名吸烟、超重或缺乏运动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经过6个月的教育,结果显示缺乏运动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有所改善,超重和吸烟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其分析原因为患者的行为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金融、生理情况、[99]人文环境等,同时患者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善。周春燕对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长达2年的健康教育管理,显著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说[100]明长时间的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血压有积极的影响。韩丽珍对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进行了2年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宣教、生活方式改善、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结果发现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101]血管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血压、血脂状况。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的客观指标包括血压、血糖、BMI、WHR、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教育组患者自身比较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提高。其他指标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由实验前的6.562.47、6.131.16降低到实验后的6.302.40、5.941.28。虽有改善趋势,但尚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未见改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测定分别在7月和1月,可能存在季节的因素;BMI、WHR、血脂和糖化血23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红蛋白等指标需要较长时间坚持科学的生活习惯可能出现改善。由于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短,加之研究对象年龄普遍偏大,运动康复的贯彻常不易达标,需要进一步督促和坚持。因此,在患者提高了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识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探讨如何组织现有资源加强患者科学行为的长期实施。24 第6章研究结论、创新性与局限性第6章研究结论、创新性与局限性本研究采纳“知识我先知”、“饮食庄园有原则”、“药物不滥用”、“运动我先行”、“我的生活我做主”等主题系列教育内容,结合健康教育手册的发放、家访、大讲座、小组讨论、运动指导、专家义诊指导等多种教育形式,保证了冠心病患者定期接受心脏康复教育和指导,有效改善其对心脏康复相关内容的知晓率,提高其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反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些客观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生了显著改善外,其他指标由于干预时间较短,尚未见显著差异,还需要继续保持对患者的督导,或给予进一步干预,以期达到显著改善。本健康教育方法内容通俗易懂,适宜冠心病人群长期坚持,可以在其他社区得到推广。研究创新性:1、本研究即对本地区社区康复期冠心病患者进行主题系列健康教育。教育内容结合最新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分为五个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结合讲座、手册、家访、个别指导、个案分析与讨论、专家义诊咨询等多形式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了有效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模式。这种心脏康复教育模式为今后在社区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方案。2、根据AHA/ACC及中国专家共识中确定的心脏康复核心内容,编制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手册》,文字和图片相结合,通俗易懂,内容系统、具体、易于操作,便于患者深刻的理解心脏康复知识,保证了患者后期自我康复的可行性。研究局限性及建议:1、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小,主要针对的是社区居家的老年冠心病人群。2、研究时间短,客观指标尚未见显著性变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追踪和督导,以期达到危险因素的客观指标的显著性改变。25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WinkelPer,HildenJorgen,HansenJorgenFischer,etal.Clarithromycinforstablecoronaryheartdiseaseincreases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mortalityandcerebrovascularmorbidityover10yearsintheCLARICORrandomised,blindedclinicaltrial[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2015,182:459—465.[2]HedbackB,PrtkJ,HombladII,etal.Cardiacrehabilitationaftercoronaryarterybybasssurgery:10-yearresultsonmotality,morbidityandreadmissionstohospital[J]JCardiovascRisk,2001,8(3):153-158.[3]LozanoR,NaghaviM,ForemanK,etal.Globalandregionalmortalityfrom235causesofdeathfor20agegroupsin1990and2010: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0[J].Lancet,2012,380(9859):2095-2128.[4]李玉玲.社区老年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4-5.[5]LozanoR,NaghaviM,ForemanK,etal.Globalandreginalmortalityfrom235causesofdeathforagegroupsin1990and2010: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Lancet,2012,380:2095-2128.[6]MurrayCJL.LopezADTheglobalburdenofdisease: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mortalityanddisabilityfromdiseases.injuries.andriskfactorsin1990andprojectedto2020[M].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6.[7]VergaraJimenezJ,TricociP.Safetyandelficacyofabciximabasanadjunctto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J].VaseHealthRiskManag,2010,3(6):39—45.[8]罗永丽.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13,34(5):443—448.[9]康晓凤,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2.[10]傅维红.冠心病的预防与社区护理干预[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21):31-39.[1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4,07:487-491.[12]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7):617-622.[13]刘明波,王文,周脉耕.2004-2011年中国35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死亡趋势与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06:502—506.[14]陈娜萦,蒙晓宇,韦波,等.广西城市居民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384—1386.[15]MoranA,ZhaoD,GuDF,etal.ThefutureimpactofpopulationgrowthandagingonCoronaryheartdiseaseinChina:Projectionsfromthecoronaryheartdiseasepolicymodelchina[J].BMCPublicHealth,2008,8:394.[16]孔淑贞,蒋文慧,李小妹,等.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4.26 参考文献[17]杨功焕.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45.[18]MurrayCJL,KulkarniSCEzzatiM.Understandingthecoronaryheartdiseaseversustotalcardiovascularmortalityparadox-AmethodtoenhancethecomparabilityofcardiovasculardeathstatisticsintheUnitedStates[J].CIRCULATION,2006,113(17):2071—2081.[19]高小莲,郑桃云.把心脏康复理念引入冠心病的教学[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4):221-222.[20]胡大一.积极推进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综合医疗模式[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6):481.[21]WengerNK,HellersteinHK.Uncomplicatedmyocardialinfarction:Currentphysicianpracticeinmanagement.JAMA,1973,224:511.[22]LownB.Roleofhighernervousactivityinsuddencardiacdeath[J].JapanCirculationJournal,1990,54(6):581-602.[23]PaulFeuerstadt,AndrewChai,PaulKligfield.SubmaximalEffortToleranceasaPredictorofAll-CauseMortalityinPatientsUndergoingCardiacRehabilitation[J].ClinicalCardiology,2007,30:234–238.[24]GoelKashish,PackQuinnR,LahrBrian,etal.Cardiacrehabilitationisassociatedwithreducedlong-termmortalityinpatientsundergoingcombinedheartvalveandCABGsurgery[J].EUROPEANJOURNALOFPREVENTIVECARDIOLOGY,2015,22(2):159—168.[25]SHAHNILAYD,DUNLAYSHANNONM,TINGHENRYH,etal.Long-termMedicationAdherence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ExperienceofaCommunity[J].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2009,122(10):1–15.[26]JIANGXIAOLIAN,JANETWHS,THOMASKSW,etal.Effectofacardiacrehabilitationprogrammeon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J].ChineseJEvidencedBasedMedicine,2004,4(12):852-856.[27]ADESP,HUANGD,WEAVERS.Cardiacrehabilitationparticipationpredictslowerrehospitalizationcost[J].AmHeartJ,1992,123(4Ptl):916-921.[28]汪萍.心脏康复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9):647-648.[29]马跃文,刘畅.心脏康复对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41-143.[30]刘江生.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5):406-407.[31]WINBJ,JACOBSENSJ,WESTONSA,etal.Cardiacrehabilitation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inthecommunity[J].JAmCollCardiol,2004,44:988-996.[32]JOLLIFEJA,BEESK,TAYLORRS,etal.Exercise-basedrehabilitationforcoronaryheartdisease[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1,4:1.[33]THOMASRJ,KINGM,LUIK,etal.AACVPR/ACCF/AHA2010update:performancemeasuresoncardiacrehabilitationforreferraltocardiacrehabilitation/secondarypreventionservices:areportoftheAmericanAssociationofCardiovascularandPulmonaryRehabilitationand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erformancemeasures(writing27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committeetodevelopclinicalperformancemeasuresforcardiacrehabilitation)[J].Circulation,2010,30(5):279-288.[3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4):267-275.[35]胡大一.用康复医学带动中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1—122.[36]Deskur-SmieleckaE,Borowica-BienkowskaS,MaleszkaM,etal.Earlyphase2inpatientrehabilitationafteracutecoronarysyndrometreatedwith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hort-andlong-termeffectsonbloodpressureandmetabolicparameters[J].AmJPhysMedRehabil,2011,90(7):589-598.[37]MavrlA,PoredosP,SuranD,etal.Effectsofdiet-inducedweightlossonendothelialdysfunction:earlyimprovementafterthefirstweekofdieting[J].HeartVessels,2011,26(1):31-38.[38]ButtarHS,LiT,RaviN.Preventionofcardiovasculardisease:roleofexperience,dietaryinterventions,obesityandsmokingcessation[J].ExpClinCardiol,2005,10(4):229-249.[39]ShahND,DunlaySM,TingHH,etal.Long-termmedicationadherenceaftermyocardialinfraction:experienceofacommunity[J].AmJMed,2009,122(961):7-12.[40]罗集,李超,李艳,等.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322-324.[41]郭兰,孙家珍.冠心病病人的运动指导[J].当代心脏病学最新进展.2008,:72-78.[42]柯元南,曾玉杰.冠心病当代诊断和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12-220.[43]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44]HamalainenH,MakiJ,VirtaL,etal.Returntoworkafterfirstmyocardialinfarctionin1991-1996inFinland[J].EUROPE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04,14(7):350-353.[45]MeryCortes-Bergoderi,FranciscoLopez-Jimenez,ArturH.Herdy,etai.AvailabilityandCharacteristicsofCardiovascularRehabilitationProgramsinSouthAmerica[J].Journalof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andPrevention2013,33:33-41.[46]哀剑云,罗宾·卡夫,刘华平.美国心脏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3):134—136.[47]RobinsonHelen,SamaniNilesh,SinghSally.Canlowriskcardiacpatientsbe'fasttracked'toPhaseIVcommunityexerciseschemesforcardiacrehabilitation?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2011,146(2):159—163.[48]DIANELCARROLL,SALLYHRANKIN,BRUCEACOOPER.TheEffectsofaCollaborativePeerAdvisor/AdvancedPracticeNurseIntervention—CardiacRehabilitationParticipationandRehospitalizationinOlderAdultsAfteraCardiacEvent[J].JournalofCardiovascularNursing,2007,22(4):313—319.[49]SariehPoortaghi,AliBaghernia,SamadEJGolzari,AbdolrasoulSafayian,ShirinBAtri.Theeffectofhome-basedcardiacrehabilitationprogramonselfefficacyofpatientsreferredtocardiac28 参考文献rehabilitationcenter[J].Poortaghietal.BMCResearchNotes2013,6:287.[50]MITALANIL,MITALANUBHAV.Returning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towork:amodifiedperspective[J].JournalofOccupationalRehabilitation,2002,12(1):31-42.[51]VictorRonaldG,RavenellJosephE,FreemanAnne,etal.EffectivenessofaBarber-BasedInterventionforImprovingHypertensionControlinBlackMenTheBARBER-1Study:AClusterRandomizedTrial[J].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2011,171(4):342—350.[52]YoichiGoto.CurrentStateofCardiacRehabilitationinJapan[J].ProgressinCardiovascularDiseases,2014,56(5):557-562.[53]EylesHelen,McLeanRebecca,NealBruce,etal.Usingmobiletechnologytosupportlower-saltfoodchoicesforpeople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protocolfortheSaltSwitch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BMCPUBLICHEALTH,2014.12(14):950.[54]车琳.心血管疾病社区防治的理想模式社区心脏康复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整合.[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24).[55]胡大一,郭艺芳.中国心血管病领域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1):824-826.[56]高炜.普及和推广心脏康复理念,积极探索适宜的心血管疾病康复模式[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9):1-3.[57]胡大一.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若干思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4):253—255.[58]郝云霞,周政,刘庆荣.从心血管专科发展看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45—649.[59]MEGGULANICK.CardiacRehabilitationNursing:ChangingNeeds,Roles,andDirection[J].TheAmericanJournalofNursing,1998,98(2):49-51.[60]任洪艳.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开发及健康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9.[61]任洪艳,唐萍,赵庆华.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1):1087—1090.[62]李婧.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河北大学,2015.[63]吴彦.护士在心力衰竭患者管理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12(1):167-168.[64]RebeccaSW.Theeffectsofeducationonself-careagency[J].PublicHealthNursing,1984,7(1):97-106.[65]赵巍,刘宇,孙静.密云地区冠心病患者家庭照顾者二级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8):1131—1134.[66]李婧,王彦.心脏康复核心内容解读及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5):73-79.[67]于勤,宫艳侠.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4):383-384.[68]李爱珍,蔡立慧,张飞凤,等.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9,15(9):1073-1075.[69]王思远,李倩.心血管疾病社区防治的理想模式[N].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12,27:24.29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70]张文娴,智华,邓春.国内外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8-9.[71]胡亚妮,林平,赵振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及其行为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A):12-15.[72]葛雅静,郑娴,王颖祺,等.老年慢性脑血管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2(16):1461-1463.[73]谢燕.农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58-60.[74]金顶凤,蒋芬芬,汤爱红.生活方式干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23-24.[75]CampbellM,TorranceC.Coronaryangioplasty:impactonriskfactorsandpatients’understandingoftheseverityoftheircondition[J].AustJAdvNurs,2005,22(4):26-31.[76]KorneliaK,DavidW,GuiD,etal.EUROASPIREIII:asurveyonthelifestyle,riskfactorsanduseofcardioprotectivedrugtherapiesincoronarypatientsfrom22Europeancountries[J].EurJCardiovascPrevRehabil,2009,16(2):121-137.[77]仲学锋,王志敏,张莲芝,等.城市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9):651-654.[78]王丽,张俊蕾.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07):39-42.[79]张红,赵庆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7(5):410-412.[80]曹松梅,赵庆华.CHD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62-264.[81]曾令杰.健康教育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53-155.[82]曾会云,胡贤主.社区健康教育对控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5):370-373.[83]李雪华,李健,周丽娟.看图对话在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8):3071-3072.[84]王艳梅,高怡芳.老年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5):1344-1346.[85]杜小静,冯翠娜,张莉莉.治疗性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8):470-472.[86]赵洁.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2-14.[87]钱秋月,鲁春燕,顾赟.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33):7535-7536.[88]王展,王雪艳.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1752-1753.30 参考文献[89]胡俊峰,候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RossS,WalkerA,MacLeodMJ.Patientcomplianceinhypertension:roleofillnessperceptionsandtreatmentbeliefs[J].Journalofhumanhypertension,2004,18(9):607-613.[91]董凌玲,戴莉.疾病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1-42.[92]张晓梅,张颖,吴红瑾,等.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疾病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11-512.[93]姜文静.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D].山东:山东大学,2014.[94]WulsinLR,EvansJC,VasanRS,etal.DepressiveSymptoms,CoronaryHeartDisease,andOverallMortalityintheFraminghamHeartStudy[J].Psycho-somaticMedicine,2005,67(5):697-702.[95]邬青,薛小玲,赵鑫,等.冠心病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31-1933.[96]徐秋娥.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5):518-520.[97]戴流芳.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205-206.[98]王思远,李倩.心血管疾病社区防治的理想模式[N].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12,27:24.[99]SangeetaLachman,MadelonMinneboo,MarjoleinSnaterse,etal.Community-basedcomprehensivelifestyleprograms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Objectives,designandexpectedresultsofRandomizedEvaluationofSecondaryPreventionbyOutpatientNurseSpEcialists2trial(RESPONSE2)[J].AmericanHeartJournal,2015,170:216-222.[100]周春燕.基层医院开展慢性病高血压健康教育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6):11.[101]韩丽珍.三种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心血管事件影响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6—78.31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附录一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姓名:住址:联系电话:1.性别:A.男B.女2.年龄:(周岁)3.婚姻:A.未婚B.已婚C.离异D.丧偶4.教育背景:A.不识字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及以上5.职业:A.工人B.公务员C专业技术人员6.是否在职?A、是B、否7.民族:A.汉族B.其他(请写出)8.信仰:A.无宗教信仰B.有宗教信仰(请写出)9.户口所在地:A.城镇B.农村10.病程:A.<1年B.1-5年C.>5年11.是否经历过PCI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是B.否12.是否经历过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A.是B.否13.以前住院经历:A.从未住院B.1次C.2次D.3次及以上14.除了冠心病,您还患有哪些疾病:A.高血压B.糖尿病C.高脂血症D.脑卒中E.肾功能不全F.短暂性脑缺血发作G.外周血管病H.其他15.有无家族史:A.有B.没有16.家庭人均月收入(元):A.≤1000B.1000-2000C.2000-3000D.≥300017.医保情况:A.城镇医保B.自费C.职工医保D.商业医疗保险E.新农合F.其他(请写出)18.居住方式:A.独居B.和配偶同住C.与子女和/或孙辈同住D.其他(请写出)32 附录附录二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1.过去三个月内,您饮食盐份的摄入情况?(根据冠心病饮食要求每日钠盐3-5g)1分每月钠盐>210g2分每月钠盐180-210g3分每月钠盐150-179g4分每月钠盐120-149g5分每月钠盐<120g2.过去一周内,您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情况?(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膳食评价表)项目评分1.您近1周吃肉是否<75g/d:O=否,1=是□2.您吃肉种类:0=瘦肉,1=肥瘦肉,2=肥肉,3=内脏□3.您近1周吃蛋数量:1=0-3个/周,2=4-7个/周,3=7个以上/周□4.您近1周吃煎炸食品数量(油饼、油条、炸糕等):0=未吃,1=1-4次/□周,2=5-7次/周,3=7次以上/周5.您近1周吃奶油糕点的次数:0=未吃,1=1-4次/周,2=5-7次/周□评分总和□注:按实际情况在□里填数“0、1、2、3”根据CSMS评分要求将脂肪和胆固醇膳食评价表得分转化为:1分膳食评价表得分>6分2分膳食评价表得分4-5分3分膳食评价表得分3分4分膳食评价表得分2分5分膳食评价表得分1分3.过去三个月中,您饮酒的情况怎样?1分每次>60ml纯酒精量(啤酒>520ml,葡萄酒>180ml,白酒>45ml)2分每次40ml~60ml纯酒精量(啤酒350-520ml,葡萄酒120-180ml,白酒30-45ml)33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3分每次<40ml纯酒精量(啤酒350ml,葡萄酒120ml,白酒30ml)且经常饮酒4分每次<40ml纯酒精量(啤酒350ml,葡萄酒120ml,白酒30ml)且偶尔饮酒5分从不饮酒4.过去三个月中,您吸烟的情况怎样?1分6支以上/日2分3-5支/日3分1-3支/日4分偶尔吸5分从来不吸5.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合理搭配饮食营养?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6.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平衡工作、活动和休息?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7.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保持日常生活规律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8.过去三个月中,您参予推荐的活动和锻炼的情况怎样?1分从来不参加参与推荐的活动(如快走、游泳、跳舞、打太极拳、爬楼梯等)2分参与推荐的活动每周不到30分钟3分参与推荐的活动每周30-60分钟4分参与推荐的活动每周1-3小时5分参与推荐的活动每周3小时以上9.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自己监测心绞痛发作的情况(次数、程度、持续时间)?1分从不记录心绞痛发作的情况2分每15~30天记录一次3分每7-14天记录一次4分每3-7天记录一次34 附录5分每1-2天记录一次10.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自己定期监测脉率和心率?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1.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定期监测血压?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2.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就诊前总结病情,写下需问的问题?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3.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主动学习疾病保健知识?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4.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关注药物的作用?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5.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关注药物副作用?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6.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与他人沟通疾病信息和感受(包括医务人员、病友等)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7.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制定战胜疾病的生活、锻炼等计划和目标?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18.过去三个月中,您的复查次数为?1分过去3月内复查次数为0次2分过去3月内复查次数为1次3分过去3月内复查次数为2次4分过去3月内复查次数为3次5分过去3月内复查次数>4次19.过去三个月中,您能严格按处方服药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0.过去三个月中,您是否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1.过去三个月中,当心绞痛发作时,您能识别并正确自救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35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22.您的家属能学习急救知识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3.过去三个月中,当您紧张、激动时,能采用自我放松的技巧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4.过去三个月中,当您情绪低落时,能鼓励自己振作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5.过去三个月中,您有使疾病不影响自己的信心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6.过去三个月中,您能从事喜欢的休闲娱乐吗?从来不()几乎不()有时()经常()总是()27.过去两年中,您是否接种过免疫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种流感疫苗(0)(1)(2)(3)(4)(5)(6)次接种肺炎疫苗(0)(1)(2)次(记分方法:接种流感疫苗:0=0分,1~2次=1分,3~4次=2分,5~6次=3分;接种肺炎疫苗:0=0分,1次~=2分;两种疫苗分值相加为该条目得分。)36 附录附录三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调查问卷1、此次调查前您是否听说过“心脏康复”?①是②否(若选“②否”,则直接跳到第4题)2、您知道心脏康复应包含下列哪些内容?(可多选)①病情评估②血脂管理③高血压管理④戒烟/限酒⑤糖尿病管理⑥营养咨询⑦体重管理⑧情绪调节⑨体力活动咨询⑩运动训练⑾睡眠管理⑿定期随访⒀合理用药⒁不知道3、您知道参与心脏康复有哪些好处吗?(可多选)①治愈冠心病②改善心脏功能③减少急性缺血性冠脉事件的发生④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复发率⑤节省医疗费用⑥提高生活质量⑦回归家庭和社会⑧改善心理健康⑨不知道4、您知道下列哪些是可以导致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吗?(可多选)①高血压②高血脂③高血糖④超重/肥胖⑤吸烟⑥过量饮酒⑦缺乏运动⑧心理压力过大⑨不知道5、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可以控制的吗?①是②否③不知道6、冠心病患者需要每几个月测定一次血脂?①1-3个月②3-6个月③6-9个月④9-12个月⑤不知道7、您知道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控制血脂?(可多选)①减少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猪牛羊油、奶油等)②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等)③多食用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食物(如深海鱼等)④减肥⑤增加体力活动⑥服用降脂药物⑦不知道8、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经常测量血压?①是②否③不知道9、下列有关降压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可多选)37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①血压控制好后要及时停药②坚持适量运动③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④降压药需要终身服用⑤减少精神紧张⑥应以卧床休息为主⑦逐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直至每天个人摄入的盐量要低于5克⑧限量饮酒⑨不知道10、若您确诊合并有糖尿病,您知道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糖?(可多选)①饮食控制②适当运动③血糖监测④接受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⑤应用降糖药物⑥不知道11、冠心病患者应当遵循的饮食要求是:(可多选)①不要吃过饱②增加含钾多的食物(如坚果、豆类、香蕉、海带等)③减少油脂食物的摄入④多食新鲜蔬果⑤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⑥减少食盐摄入⑦不知道12、冠心病患者腰围应控制在多少以内?(根据调查对象的性别作答)男性:①90cm②100cm③110cm④不知道女性:①85cm②95cm③105cm④不知道13、您知道针对体重过高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措施?①饮食控制,降低热量的摄入②加强运动③使用减肥药物④不知道14、您听说过冠心病二级预防吗?①听说过②没有听说过15、您听说过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当尽量长期使用那些有证据的二级预防药物吗?①听说过②没有听说过38 附录16、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对冠心病的康复有影响吗?①有②没有③不知道17、运动能够帮助减少不良情绪吗?①能②不能③不知道18、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①需要②不需要③不知道19、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心脏功能有作用吗?①有②没有③不知道20、对于冠心病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①运动量越大越好②由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③以大汗淋漓为好④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仍要坚持运动⑤不知道21、您认为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运动类型?(可多选)①哑铃②慢跑③游泳④行走⑤不知道22、您知道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粗略判断运动的强度达到了合适的中等强度?(可多选)①运动后心率比运动前增加20~30次/分②运动后心率比运动前增加40~50次/分③运动后感觉呼吸加快但不觉憋气④运动后感觉呼吸困难⑤运动后身体微微出汗⑥不知道23、您认为在中等运动强度下,冠心病患者每次运动多长时间合适?①10分钟左右②30~90分钟③超过120分钟④不知道24、您知道冠心病患者每周进行如上述中等强度的运动多少次合适?①<3次②3~7次③>7次④不知道39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25、您知道在运动中如果出现胸部不适或憋气、乏力,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吗?(可多选)①继续运动②立即停止、就地休息③休息后症状不缓解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粒;5分钟后不缓解再含服一粒,仍不缓解者需打急救电话就医④不知道26、若存在睡眠问题,对冠心病的发展是否有影响?①有②没有③不知道27、当发生失眠时,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以改善睡眠?①明确失眠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②尽早遵医嘱使用镇静安眠药物③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不良情绪④适当运动⑤不知道28、遵医嘱定期复查是否很有必要呢?①是②否③不知道29、您知道休息时心率最好控制在多少合适吗?①<55次/分②55~60次/分③60~70次/分④>70次/分⑤不知道40 附录附录四知情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朋友: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行为作用的研究。我们将先通过了解您对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的知晓和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状况,确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今后社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本次调查包括您的一般情况、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三部分内容,只需您给出您认可的答案即可,大约需要耽误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随后,我们将会对您进行体检,体检后对您开展为期6个月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活动,每半月一个主题,以期提高社区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提高其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的教育方法主要有:①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②家庭访视。③举办展板活动。④集体观看视频纪录片,分小组讨论。⑤举办活动等。教育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饮食、运动等方面;双心健康,包括心脏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恢复;对循证药物的认识和坚持;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以及对职业恢复方面的认识等。6个月后将对您再次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和检验,以判断疗效。本研究在教育过程中不会对您有副作用,但需要您安排好时间,积极参与我们每个月的教育活动,感谢您的配合!本次研究完全遵守自愿的原则,您可以根据您个人的意愿决定您是否参加及退出。我们会对您提供的个人资料保密,而且只有本课题研究者才能接触这些资料,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将封存这些资料,敬请放心。最后,非常感谢您的参与!研究者已向我解释了有关的研究事项,并且我也知道了研究对我无任何伤害,我已41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知道了研究的有关事宜。我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签名于下!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我已向参与者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事项,且给参与者提出疑问的机会,经解答后该参与者已表示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研究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42 附录附录五体检信息记录表姓名:住址:联系电话:1、性别:2、年龄:3、血压:4、血糖:5、体重(kg):身高(m):BMI:6、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7、血脂:①总胆固醇(TC):②甘油三脂(TG):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⑤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8、糖化血红蛋白:六个月后1、血压:2、血糖:3、体重(kg):身高(m):BMI:4、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5、血脂:①总胆固醇(TC):②甘油三脂(TG):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⑤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43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三年的研究生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收获颇多。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院长,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她认真指导我的研究设计,帮助我处理研究过程中我解决不了的所有难题,并且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传授与我。其次,我要感谢乐凯社区医院的院长、主任及其他员工,为我提供了健康教育的场所,帮助我做好患者的体检工作,并且积极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再次,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护理学院的本科同学们,为我做好了后勤工作。感谢护理学院的徐院长和井老师,在课题设计及论文修改中给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班主任白老师以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所有老师,在我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信息的支持。4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情况1.吴迪,王彦,杨慧,杜小静.护士在现代心脏康复中的角色功能[J].医药前沿,2016,6(3):39—41.2.编写教材《基础护理技术》,第十章饮食与营养。课题参与情况1.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冠心病人群心脏康复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与研究》,项目编号:ZL20150486。2.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预测模型的构建》,项目编号:ZL20150485。3.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课题名称:大学生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4.校级课题,课题名称:负氧离子在冠心病心脏康复中的作用。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