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

ID:7772099

大小:9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25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_第1页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_第2页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_第3页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_第4页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申屠勋玉赵丹青(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本文拟结合饮用水卫生与安全指标分析,并简要介绍膜法处理技术,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微污染,水质标准,水与健康,膜分离技术一、饮用水卫生与安全指标及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隐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地方地下水超量开采及地表水受生活、生产污染较大,不少地区本身就存在水资源匮乏,从总体上说,农村饮用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农民的饮用水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且农村饮用水

2、工程数量多、规模小、水质差的实际情况,本文拟结合饮用水卫生与安全指标分析,并简要介绍膜法处理技术,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包括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大类。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微生物学指标是饮用水重要的安全指标。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寄生型原生动物和蠕虫,其污染来源主要是人畜粪便。理想的饮用水不应含有已知致病微生物,也不应有人畜排泄物污染的指示菌。为了保障饮用水能达到要求,采用先进高效安全的水处理工艺是很重要的。为此,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

3、规定的指示菌是总大肠菌群,另外,还规定了游离余氯的指标。饮用水中余氯的测定是一项评价饮用水微生物学安全性的快速而重要的指标。  饮用水的感官性状是很重要的,第6页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感官性状不良的水,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和不安全感。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也就是说,一般饮用者不应察觉水有颜色,而且也应无异常的气味和味道,水呈透明状,不浑浊,也无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异物。其他和饮用水感官性状有关的化学指标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这些指标

4、都能影响水的外观、色、臭和味,因此规定了最高允许限值。例如饮用水中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内结垢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故规定其在饮用水中的限值不应超过每升250毫克。不少地区农村饮用水铁锰超标严重,使饮用水浊度超标,味觉较差,感官性状总体使人们饮用时产生厌恶感。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物质对饮用水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饮用水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给人们的健康危害与微生物污染不同。一般而言,微生物污染可造成传染病的暴发,而化学物质引起健康问题往往是由于长期接触所致的有害作用,特别是蓄积性毒物和致癌物质的危害。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

5、下,才会发生大量化学物质污染而引起急性中毒。为保障饮用水的安全,确定化学物质等毒理学指标在饮用水中的最大允许限值,也就是最大允许浓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水处理提供安全饮用标准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共选择15项化学物质指标,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铅、银、硝酸盐、氯仿、四氯化碳、苯并(а)芘、滴滴涕、六六六。  人类某些实践活动可能使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强度有所增高,特别是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同位素新技术的应用,很可能产生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指标进行常规监测和评价。在饮用水卫生

6、标准中规定了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的参考值。二、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中作用目前,针对水源的微污染,采用膜分离技术近些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将各种有毒有害有机物、高价无机物进行拦截,减少DBP、HASS的含量,保障饮用水健康安全。2.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工艺操作容易,易实现自动化;它在常温下操作,适用范围广。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膜工艺主要是压力驱动的膜,按有效地去除污染物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第6页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膜法处理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应用等,它们的分离特点见下图:H2O单价盐类重金属、二价盐

7、、色度、杀虫剂蛋白质、病毒、细菌、胶体等悬浮物、细菌类、隐孢子虫等0.1-10um5nm-50nm0.1nm-1nm图1压力驱动膜过程示意图0.5nm-5nm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从上图可见,微滤的产水还不能将水中的有害小分子有机物质去除,因而不能单独用于生活饮用水制造;超滤对几乎所有的离子都没有脱除作用,而反渗透可以去除水中几乎全部溶解性物质。纳滤膜介于反渗透与超滤膜之间,它主要去除直径为1个纳米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纳滤膜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使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

8、性能和截留小分子量有机物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适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净化。2.2各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比较纳滤膜能将劣水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