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

ID:7860992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01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_第1页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_第2页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_第3页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_第4页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赵晓刚(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2003级环保2班邮编:438002)[摘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对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各自做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黄冈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目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二、黄冈市的发展历程三、黄冈市资源状况四、黄冈市经济发展

2、状况五、黄冈市目前环境状况六、黄冈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七、黄冈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八、黄冈市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九、黄冈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十、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引言黄冈位于湖北东部(故有“鄂东”之称),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京九铁路中段的一座新兴中等城市,是一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宝地,全市土地面积17.44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3.95万,现辖2市7县2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6.7亿立方,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余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使

3、黄冈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旅游热正在黄冈蓬勃兴起,长江流域的开放和开发,京九铁路的贯通、泸蓉高速公路和鄂黄长江大桥的兴建成功,拥有丰富人文资源和旅游的黄冈正越来越被外界看好,使得我市的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人为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使我市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到人类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经常讨论重要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可持续发展(S

4、ustainableDevelopment)系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亦指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GroHarlemBrundt浅谈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赵晓刚(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2003级环保2班邮编:438002)[摘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对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各自做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彼此之

5、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黄冈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目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二、黄冈市的发展历程三、黄冈市资源状况四、黄冈市经济发展状况五、黄冈市目前环境状况六、黄冈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七、黄冈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八、黄冈市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九、黄冈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十、黄冈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引言黄冈位于湖北东部(故有“鄂东”之称),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京九铁路中段的一

6、座新兴中等城市,是一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宝地,全市土地面积17.44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3.95万,现辖2市7县2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6.7亿立方,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余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使黄冈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旅游热正在黄冈蓬勃兴起,长江流域的开放和开发,京九铁路的贯通、泸蓉高速公路和鄂黄长江大桥的兴建成功,拥有丰富人文资源和旅游的黄冈正越来越被外界看好,使得我市的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7、高的同时,由于人为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使我市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到人类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经常讨论重要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系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亦指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GroHarlemBrundtland,1

8、987)是在保持和增加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居民需求,并通过现有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确保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审美需求的发展模式(WTTC,1997)。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