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

ID:81550141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9-04

上传者:U-13049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1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2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3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4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5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6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7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8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_第9页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医疗质量安全治理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组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二)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四)药事治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治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治理规定的意见。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二)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9/56

11.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有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是在院长和分管业务副院长组织领导下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治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机构。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标准、医疗质量安全治理方案,,并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3.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教育。4.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治理规定的意见。5.委员会全体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问题,总结工作。6.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三)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是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感染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治理机构。2.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医院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的规划、标准、制度、监控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法。3.科学、准确地统计院内感染发病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的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进展趋势,感染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并采取操纵措施。9/56

21.委员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分析问题,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感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2.委员会常设机构设在医院感染治理部门,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四)药事治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1.药事治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是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全院药品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治理机构。2.药事治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下设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依照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并做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会议纪要。3.研究解决我医院医疗用药的重大问题。4.督促检查全院贯彻执行《药品治理法》及有关药政法规的落实情况。5.监督和指导药剂科开展工作,评价药剂科服务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6.药事治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常设机构在药剂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医疗治理工作(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二)病人留观制度(三)医嘱制度(四)处方制度9/56

3(五)出诊制度(六)首诊负责制(七)查房制度(八)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九)查对制度(十)病历书写制度(十一)病例讨论制度(十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十三)医疗技术治理制度(一)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1.入院1.1病人入院应先到门(急)诊就诊,经医师检诊认为确需住院治疗者,开具《住院通知单》,病人及家属持《住院通知单》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方可收住入院。1.2急、危、重、抢救病人可在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送往病区,病区医护人员应先行接收并救治,同时督促家属补齐手续。不得因等待住院手续而延误诊疗。1.3病区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应主动热情接待,安排好床位,建立住院病历,完成各项登记工作,做好入院介绍、评估和健康宣教,及时通知经管或值班医师。1.4门(急)诊医师应严格掌握住院指征,加强与病区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床位收住状况,妥善协调解决住院问题。2.出院9/56

42.1病人出院,需经管医师同意,由经管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通知病人及家属。护士将出院医嘱处理完毕后将《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填写完整并加盖病区公章送往住院处。如有出院带药者,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带药”(西药或中药)字样。2.2病情不同意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经管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讲服无效,按自动出院处理。病程记录上必须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或按手印。家属签名或按手印时必须注明与患者的关系。2.3应该出院而不愿出院者,经管医师应耐心劝导,促使其出院。必要时应报告医务科、保卫科和病人所在单位,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2.4病人出院带药和疾病证明书的出具应由经管医师严格把关,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2.5病人出院时,经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将相关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讲明,嘱其门诊随访。2.6做好病人出院后的终末消毒工作。1.转科1.1病人转科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1.2病人转科前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护士将本科室相关账目结算完毕后,填写《住院病人出院通知单》并注明“转科”字样及所要转往的病区与床号,送往住院处办理转账手续。同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预备接收,由工作人员携带全部病历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必要时可依照病情派9/56

5医师或护士随同前往,详细交接。3.3转入科室应按照新入院病人予以检诊,及时记录转科医嘱。其记录方法与术后医嘱相同,转科前医嘱全部停止。3.4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1.转院1.1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同意转送的前提下,由经管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班外时刻报总值班)审批并备案。由医务科或总值班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1.2转院的费用结算及手续与出院相同。1.3病人转院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复印并带走部分病历资料,如检查化验单、病情摘要、出院小结等。病历资料不得带走或借出。4.4病人转院时原经管科室应酌情派医护人员随抢救车护送。转送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不得转院。4.5转院病人的终末消毒同出院病人(二)病人留观制度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因病情需要尚须留院观看的病人,可留院观看,并落实首诊负责制,留观时刻不超过72小时。2.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要严密观看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凡收9/56

6入观看室的病人,应当下达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留观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通过。1.门急诊值班医师每日早晚查房一次,重症病人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打算。2.门急诊值班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及时记录、反映情况。3.门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对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按时认真交接班,并有书面交接班记录。(三)医嘱制度,.医嘱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适用于住院患者的各类药品及一切检查、治疗、操作均应写入医嘱单。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晰,每项医嘱应只包含一个内容,注明起始和停止时刻(具体到分钟)。,.医师下达医嘱应认真负责,严禁不看病人就下医嘱的草率作风,医嘱下达后应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再交由护士执行。,.医嘱种类3.1长期医嘱:有效时刻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刻后即失效。3.2临时医嘱:有效时刻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刻内执行,需要时立即执行。3.3备用医嘱:依照病情需要分为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9/56

7用医嘱(SOS)二种。3.3.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刻在24小时以上,写在长期医嘱单内,须由医师注明停止时刻后方为失效。护士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相应内容、执行时刻,并签名。3.3.2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师开出12小时内有效,写在临时医嘱单内,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4.常规医嘱一般应在每日上午十时往常开出。除新入院或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需要外,一般不再另开当日医嘱。新入院病人,一般在入院二小时内开出,急危重症病人应随时开出。1.开医嘱要求时刻准确,层次分明,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签名完整,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若为一组医嘱“取消”,应标注在第一项医嘱的左前方,并由医师在整组医嘱最后面签名。2.长期医嘱若因专门缘故不能执行,应由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刻。医师和执行护士均应签名。3.更改医嘱,应先停止原医嘱再重开医嘱。4.两种以上药物组成一组医嘱,如只停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应停止全组医嘱然后重开。5.凡转科、手术、分娩后及重整医嘱,在长期医嘱的最后一项下面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最后一行写满,需在新一页的第一项医嘱的顶线上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仅剩一行,可不写医嘱,但需注明“空格”。凡长9/56

8重整医嘱”及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必须重整,并在医嘱栏的中央写上“重整时刻并签名。重整医嘱应按原来的日期顺序抄录,并认真核对,防止错漏。9/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