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ID:816662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9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了解本词豪放的特点。2、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上半学期学过《赤壁赋》,能不能把《赤壁赋》背几句?《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在黄州,苏轼写下了“两赋一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我们今天便来学习苏轼的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读出豪放气势: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词须关西大汉高唱。现在我们这儿没有关西大汉,我们找东北大汉将就,东北大汉没有,这里还有一

2、个东北小汉。我就试着读一下。(师范读)须关西大汉高唱,可见这应该是一首豪放词。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读出气势。(学生齐读)三、文本解析:怀古词往往讲究时空变化。这首词便是如此。这首词从“眼前”写到“从前”,又由“从前”写到“眼前”,你能不能找到两个词,体现了“眼前”和“从前”?板书:眼前                                从前                          眼前(写景)                      遥想(怀古)                   神游(抒怀)请学生读读写景的句子。(生读)这几个写景的描写性句子,描写的角度是多元化的

3、:有时空上的交错,有视角的变化,有感官的转变。板书:时空交错:           千古              三国                     大江              赤壁视角的变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平--------低感官的变化:形(视觉)--声(听觉)--色(视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哪几个词特别富有表现力?为什么?“乱”“穿”“惊”“拍”“卷”。三国时的豪杰太多太多,为什么作者选了周瑜?参考:“为我所用”,为了和“我”对比。另外,作者所写景物为赤壁,赤壁与周瑜、曹操、孙权、刘备等人

4、相关。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功绩是主要的,所以选写了周瑜来和自己对比。 文中的周瑜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参考:少年英俊、从容潇洒、儒雅、指挥若定。 苏轼为什么在写完周瑜后发出“人间如梦”的感慨?他又是怎么从这种伤感中走出来的?参考:苏轼与周瑜对比周瑜                                      苏轼   24岁                                       47岁外表英俊儒雅                                外表早生华发婚姻美女相伴                                婚姻屡遭不幸

5、职位东吴都督                                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                                际遇功业未就对比中可见,苏轼是伤感的。但苏轼并不需要别人劝说----一樽还酹江月。他想通了,不用伤感,不用气馁,把情愁化入酒中,让它随江水漂远吧,我将情感寄托在大自然的江与月中。在《赤壁赋》中也有将情感寄托在大自然景物中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的这种旷达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6、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结课: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苏东坡传》)再次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五、作业:完成《评价手册》。 反思: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容量比较大,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有延伸,有回顾,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教学步骤层层推进,过度自然。但本课教学中,没能处理好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教学的区别,有些东西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思考,而不是直白地告诉。比如刚开始说,本人是有眼前写到以前,再

7、由以前写到眼前,这应该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讲解词中炼字这个部分的时候,给了标准答案,这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将开放性的问题变成了死板的问题。另外,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较快,在速度上可以在放慢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