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ID:8192764

大小:1.50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3-09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_第1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_第2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_第3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_第4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张钰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zhangyugzh@hotmail.com定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ModelofHumanDisease)是指在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动物模型是一只只动物的集合。¢应用:疾病机理研究;药效评价等。2¢疾病动物模型是从整体上进行评价,什么是整体的正常或健康状态?¢疾病动物模型工作的对象是异常的、病态的或反常的,不是正常的或健康的动物。动物模型研究首先要明确动物疾病的论断。¢模式动物:经常使用的、确知有用的、已标准化的,用于疾病模型研究的动物。3研究意义¢避

2、免人体接受实验的风险;¢便于实验材料的获取与比较;¢简化实验操作;¢提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材料;¢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某些疾病的性质。4疾病动物模型的特点¢以模拟人类疾病表现或机理为目的¢实验动物为载体¢使用特定的方式进行模型研制¢以方便实用有效可控为前提5¢怎么去评价一个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相似性一致性实用性可控性可重复性易行性可靠性经济性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完全疾病表现的模型,最理想的疾病模型;¢部分疾病表现的模型;¢同类疾病的模型或参比疾病的模型;¢疾病病理的模型;¢病原免疫的模型;¢基因工程疾病的模型;¢复合疾病的模型;¢群体动物的模型;¢特殊疾病

3、的模型;7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应用规范¢动物规范要求,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病原规范化要求,标准株、模式株、代表株。¢研究规范要求,接种方式、模型指标等。¢模型研制途径要求。¢剂量要求,疾病的最大化原则。¢模型指标要求,临床研究、疾病病原学要求,免疫学要求,病理生理。¢药物疫苗研究规范。8疾病动物模型分类¢动物模型分类方式较多,产生原因、系统、病理、中医药体系等。¢按产生原因分类:自发性动物模型和诱发性动物模型。9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定向培育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10¢优点:人为因素少,更接近人类自

4、然发病,应用价值高,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等。¢缺点:发现的种类有限,发病的因素复杂,发病的条件要求高,可复制性差,尚不能普遍应用。1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动物(裸小鼠、裸大鼠)¢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的动物(CBA/N小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和SCID-hu小鼠)12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C3H乳腺癌(100%),受多种因素的诱导和调节,包括病毒、化学致癌物、辐射、激素、遗传背景、饲料和免疫状况等。其中病毒是最重要的因素,小鼠肿瘤病毒MMTV/S(Bittner病毒),高度致癌性,主要作用于C3H、DBA等品系小鼠,潜伏期一般

5、1年。¢自发性乳腺癌模型应用,选用高发病率的C3H小鼠×DBA/2小鼠,获得CD2F1小鼠,出生后10.5月后出现乳腺肿瘤,而后存活20-35天死亡。1314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应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或复合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后认为诱发动物产生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15¢优点: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缺点:与自然发生的人类疾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6诱发性动物模型制作原则¢动物选择原则,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病原选择原则,标准株、模式株、代表株等。¢疾病最大化原则,最大程度拟疾

6、病临床表现、疾病过程、病理生理特征、免疫特征等。¢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可控性、可重复性。¢生物安全原则。17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小鼠感染模型;¢雪貂感染模型;¢猴感染模型;¢其它模型,猪、兔感染模型。18品系(ICR肺部实变,肺组织重Swiss、量,动脉血氧饱和Swiss-度,肺组织匀浆中Webster和进行病毒检测BALB/c)临床症状,48-96性别无差小时出现症状,呼异,常用雌吸频率加快,体温性下降年龄,刚断奶小鼠鼻腔接种,气易感,适溶胶接种应株5-8周毒株,鼠适应株A/小鼠PR/8/34(H1N1)和A/FM/1/47(H1N1)

7、19最易感动物,病毒不病毒滴度测定、需要适应病理诊断等鼻孔接种临床症状,体温升高、流涕、张口呼吸、活动迟缓20¢猴、猿等灵长类动物与人具有相似的生理、生化特征,其作为实验动物有着其它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动物珍贵,实验成本高及受伦理学方面的限制,很少用于流感的研究。21实验动物品系影响©实验动物品ICRBABL/c小NIHC57KM不同品系系小鼠小鼠小鼠小鼠鼠小鼠对H5N1禽流死50%70%40%25%10%感病毒易亡感性不同。率22不同品系小鼠感染体温变化图2.6不同品系小鼠接毒后体温的变化39383736BABL/C小鼠ICR小鼠35NIH小鼠34

8、C57BL小鼠体温(℃)33昆明小鼠32313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