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

ID:81990411

大小:27.15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22-07-26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1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2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3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4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5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6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7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8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9页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医学微生物学》第4章 细菌病毒的感染防治与免疫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微生物学【同济医科大学】优质课全国特级教师江新欢博士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菌群的意义:生物拮抗生物屏障受体与营养竞争营养作用参与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合成免疫作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免疫应答抗衰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抑肿瘤转化致癌物激活巨噬细胞部位主要菌群皮肤葡萄球菌,链球菌,类白喉,铜绿,丙酸。口腔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球菌。鼻咽腔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球菌。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眼

2、结膜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非致病奈瑟菌。肠道大肠艾希菌,双歧杆,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尿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分枝杆菌。阴道乳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奈瑟球菌。人体正常菌群分布二机会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大肠艾希菌进入泌尿道,手术伤口化脓感染。宿主免疫功能底下大量使用激素,肿瘤化疗,放疗,AIDS晚期。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正常菌群被抑制,劣势或外来菌趁机大量分子繁殖引起二重感染,金葡菌,白假丝酵母菌伪膜性肠炎,肠炎,肺炎。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学

3、microecology细胞或分子水平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面和与外界相通腔道粘膜表面的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微生物群与宿主,外部环境动态平衡-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菌群失调症。第二节细菌的致病作用致病性-细菌对宿主的致病能力毒力(Virulence)细菌致病性强弱程度。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50%试验动物感染死亡的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一细菌的毒力(一)侵袭力细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

4、屏障1,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值2,繁殖扩散3的能力。粘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细菌生物被膜。1.黏附素(adhensin)定居因子菌毛粘附素:菌毛顶端,大肠杆菌。非菌毛粘附素:G-外膜蛋白,链球菌M蛋白。黏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定居,繁殖,破坏组织,产生毒素。2.荚膜抗吞噬,抗体液中杀菌物质,侵袭力强。3.侵袭性物质a.侵袭素(invasin)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介导细菌侵入邻近上皮细胞,促进扩散。b.侵袭性酶类血浆凝固酶:纤维蛋白包裹菌体抗吞噬。透明质酸酶:利于细菌毒素扩散。IgA蛋白酶:

5、分解膜表面SIgA,利于感染。4.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biofilm)细菌与多糖组成的膜状细菌群体。利于细菌附着在支撑物表面。阻挡抗生素的渗入和免疫细胞杀伤。易发生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转移。脱落后扩散感染;气管插管,人工关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常见。静脉导管表面的葡萄球菌生物膜(二)毒素1.外毒素(exotoxin)基因在染色体,质粒,噬菌体。主要特点:a.活细菌产生,代谢产物,分泌到细胞外。b.蛋白质,AB亚单位,A是毒性部分,B载体,与细胞受体结合,单独无致病性。c.毒性强,肉毒毒素

6、强氰化钾1万倍,麻痹。d.绝大多数不耐热,葡萄球菌肠毒素例外。e.抗原性强,4%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疫苗。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神经毒素(neurotoxin)破伤风痉挛毒素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肉毒毒素全身肌肉松弛,麻痹。细胞毒素(cytotoxin)白喉毒素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心肌炎。肠毒素(enterotoxin)霍乱毒素肠功能紊乱,严重腹泻,失水酸中毒。2.内毒素(endotoxin)特点:a.G-菌死亡裂解产生;b.细胞壁脂多糖LPS,由O特异多糖,非特异核心多糖,脂质A组成;c.理化因素稳定:

7、耐热160℃2-4hr致热源;d.毒性较弱,对组织无选择性,反应一致;e.不能用甲醛脱毒成类毒素。LPS结构脂质A:毒性部分核心多糖;属抗原特异多糖:菌体O抗原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发热反应作用于巨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IL-1,IL-6,TNF,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热,微血管扩,炎症反应;肿瘤治疗。白细胞反应早期中性粒细胞黏附于毛细血管壁,数小时后,由LPS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刺激骨髓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入血,先低后高。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败血症,感染病灶入血,输液;巨嗜

8、细胞,中粒,内皮细胞,血小板,补体等诱生TNF,IL-1,IL-6,IL-8,组胺等活性物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微循环障碍,器官毛细血管灌注不足;缺血缺氧酸中毒。激活补体,引发高热,低血压,凝血系统活化,导致祢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时导致微循环衰竭,内毒素休克或死亡。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部分G-G-基因质粒前噬菌体染色体染色体方式活菌生产分泌成分裂解产生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60-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