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

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

ID:8211421

大小:177.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0

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_第1页
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_第2页
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国堂苤查·247·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汤炯邓-X-龙常宪鲁【摘要】本文就躯体变形障碍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关键词】躯体变形障碍;流行病学;病因;治疗【中图分类号】11749.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2006)04-0000-00躯体变形障碍(badydysmorphicdisorder,BDD)关。的特征是过分关注自己想象的或轻微的外貌缺点,有学者认为BDD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伴随这种先占观念,患者常有一些不必要的仪式性①遗传倾向;②

2、害羞、完美主义、焦虑气质,这些动作,比如不断照镜子或者不断同他人比较,并且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③童年经历,比如影响社会功能。BDD既往研究较少,直到1997年因外貌或能力被嘲弄、被欺负,与同龄人关系不才被DSM一1V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正式列入。DSM好,社会隔离,缺乏家庭支持,性虐待;④青春期一Ⅳ中BDD诊断标准如下:①过分地关注自己想有皮肤病史或者外貌上的缺陷史;⑤一些BDD患象的或轻微的外貌缺点;②症状引起临床意义的苦者可能接受过艺术方面的教育,有更高的审美标恼,或者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③

3、障准。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病人对自己近年来精神药理学方面的资料提示SSPd对于的体形不满意)来解释。根据自知力的有无,DSMBDD患者是有益的,有个案报道BDD患者在服用一Ⅳ将躯体变形障碍分别归类为躯体形式障碍和血清素受体阻断剂后症状加重了H。有人发现患者妄想性障碍躯体妄想型。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英美的执行功能有损害,额叶一纹状体神经纤维通路有学者关于妄想的概念可能过宽,上述妄想在中国多功能障碍以及有过多的焦虑输入。BDD也被认为被归为超价观念。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很可能是同一是同强迫症,抽动症一样是一

4、种由链球菌引起的与种障碍,强迫症和疑病症患者也有类似的自知力从自身免疫有关的神经精神障碍]。现在的研究数据充分到无的谱系变化。诊断BDD时应注意与顶叶提示强迫谱系障碍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对损害、神经性厌食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等疾病鉴风湿因子有易感性或者风湿因子可以启动某个机制别。出现强迫谱系障碍]。尽管目前认为BDD是一种研究¨显示BDD在社区的患病率约为0.7%,功能性障碍,但一些证据显示可能有一些器质性因青少年与女性患病率较高,但病情较轻。多数精神素参与,脑炎、脑血管病变、幻肢症、顶叶下综合科门诊调查显

5、示男女患病率相等,患者通常是单征、古兹曼综合征、顶叶内综合征、风湿病侵犯基身、失业。BDD是美容和皮肤科的常见病,研究底神经节都可以有类似BDD的表现。这些病变大结果显示美容外科5%~15%的病人患有BDD;体上定位于顶枕区,提示该区域一个互相依存的神美国一个报告显示皮肤科病人的患病率为12%。经网络保障了正确体象的产生,脑损害可以导致跨文化研究显示美国大学生和德国大学生的患病率BDD的产生。有人用磁共振研究了8个女性BDD没有区别;各国大学生的患病率差别不大,中国为患者和8个正常对照的局部脑结构,发现患者左尾

6、5.62%,土耳其稍低为4.8%。BDD一般不会在l2状核偏大,总白质量偏多,这与强迫谱系障碍的特岁前发病,患病高峰集中于l8~25岁,以后开始征很相似,认为BDD属于强迫谱系障碍。下降。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自己的外貌有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BDD与社交恐惧(作者工作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身医学科(长沙,410013)[第一作者简介]汤炯(197),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48·第33卷第4期,2006症有更多的相关性

7、,都有缺乏自尊和过度重视他人患者自身确实有一些外貌上的问题,一个研究证实评价,对批评过于敏感的人格基础。有人研究了患脸型异常的病人比正常人更可能患BDD。有研者的情绪识别能力,发现患者对他人的负面评价敏究发现中国台湾男性BDD患病率低于欧美,台湾感,这与社交恐惧症患者相似。NEO—FFI测试杂志上的裸体男性少于欧美,这提示文化差异对显示患者的神经质分非常高,外向分低,宜人性偏BDD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低。BDD患者对自己的体象过分关注,经常伴随BDD的发病年龄是在青春期,患者更有可能有抑郁和社交焦虑。自我调查问

8、卷的结果显示找整形外科医生、皮肤科医生或者其他医生,通常BDD患者的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同现实自我明显要到l0~l5年后才会被精神卫生专业人士正式诊不和谐,患者常常因为自己不能达到自己设定的不断,BDD也可以在儿童期发病,多表现为拒绝上切实际的美学标准而苦恼。患者的理想自我与现实学,有些严重到试图自杀的程度。BDD患者通常自我的差距比应该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更大,一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