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ID:82140912

大小:201.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9-06

上传者:130****7908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活动课,采用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方法,再现百年近代历程,深刻领会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全方位的变化,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学情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福建省在近代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林则徐纪念馆、沈葆桢故居、严复故居和林觉民故居学生都比较熟悉,有的同学也曾游览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搜集林则徐纪念馆、沈葆桢故居、严复故居和林觉民故居等相关资料,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历史、印证历史。 2.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学会对资料进行甄别分类,如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通过分析、运用资料阐述观点,初步学会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评价人物。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近代历史遗迹的资料,培养文物意识,并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文化内涵,提升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教学难点: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历史的遗迹,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者人物的沉浮,在我们福建就有很多历史古迹,今天我们就带着探究精神福建走进近代著名人物的故居及纪念馆,去发现历史、感悟历史、印证历史。二、讲授新课:Co主题一:林则徐纪念馆1.林则徐简介。提示: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民族英雄”之称誉。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3

12.由“林则徐纪念馆”组学生介绍林则徐纪念馆,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提示: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楼区澳门路三坊七巷附近,是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造的一座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主题二:沈葆桢故居1.沈葆桢简介。提示:沈葆桢(1820年-1879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则徐之婿。同治五年(1866年)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建船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命为办理台湾等海防兼理各国事务钦差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任两江总督。最终官至一品。2.由“沈葆桢故居”组学生介绍沈葆桢故居,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提示:沈葆桢故居位于福州宫巷26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沈葆桢购置这座大房屋,加以修葺居住。现为沈家后裔的住宅,是清代福州典型官宦人家大院。建筑基本保存完整,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题三:严复故居1.严复简介。提示:严复(1853年12月10日—1921年10月27日),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2.由“严复故居”组学生介绍严复故居,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提示:严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主题四:林觉民故居1.林觉民简介。3

2提示: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福建闽侯人,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先烈,与林文、林尹民,并称黄花岗“三林”英烈少年,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代表作有《与妻书》。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春抵香港,在广州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后被清朝杀害,葬于广州黄花岗。2.由“林觉民故居”组学生介绍林觉民故居,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提示:林觉民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福州市杨桥路与南后街交界处),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林觉民故居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活动延续:文物承载着历史,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请你为福建文物保护献言献策。三、课堂小结: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追梦史,多少仁人志士在追逐近代化的征途中前赴后继。今天我们依然在追梦,追逐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教学反思: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了解历史,认识到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要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意识和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从而形成关注家乡、关注国家、关注世界的历史人文情怀。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