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病之道

内经-治病之道

ID:82210808

大小:1.07 MB

页数:231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U-2441
内经-治病之道_第1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2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3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4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5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6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7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8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9页
内经-治病之道_第10页
资源描述:

《内经-治病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治病之道《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1在全面、系统研究《黄帝内经》有关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治疗学理论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出《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是由论治思想、治疗原则、治疗大法、治疗手段、病证论治五个子系统所构成,并对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研究对发展中医治疗学理论、指导中医临床思维,具有较大的意义。文中特别提出,按治疗学理论体系这一思路,对临床各科病证的论治,尚有广阔而深入的研究空间。

2治疗学理论,《素问·疏五过论》称之为“治病之道”。《素问·移精变气论》称之为“治之大则。”《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且这些理论至今仍然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历代医家非常重视《黄帝内经》治疗学内容的研究,或从理论上阐发,或从临床上验证,各述己见。

3隋·杨上善归类这部分内容,冠以“设方”;明·张介宾则标以“论治”;现行《内经选读》、《中医基础理论》等教材将治疗学内容题为“治则治法”。但都缺乏系统性,更未有对其内容的规律性研究。

4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临床应用,发现散见于《黄帝内经》各篇的治疗学理论中,众多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循着这一线索和思路深入研究下去,认为《黄帝内经》治疗学内容存在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

51.治疗学理论体系结构分析2.治疗学理论体系内容3.治疗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6一、《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结构分析《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是由五个子系统所构成:论治思想、治疗原则、治疗大法、治疗手段、病证论治。

7(一)论治思想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思维法则。它是从一切疾病和疾病发展全过程出发,研究在治疗中必须处理的一些关系问题,如治疗与四时气候关系、治疗与地理环境关系、治病时医者与患者的关系等等。只有正确处理好诸如此类的带普遍性的关系问题,才能在治疗具体病证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治疗方案。

8(二)治疗原则是临床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治疗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医家们逐步认识和总结出一些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为人的意志所左右,如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虚用补,实用泻等等。这就是规律,任何人不能改变、不能违背。《素问·至真要大论》称其为“绳墨”.

9(三)治疗大法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如使腠理开泄而汗出,邪随汗出而病除,这就是汗法。治疗大法是临床施治的理论依据。(四)治疗手段是实施治疗的具体方法、途径以及采用的工具。临床治疗手段十分丰富,如药物内服、药物外用、针刺、推拿、按摩、艾灸、火罐、手术等等。

10(五)病证论治是针对各科的具体病证,制定出治疗方案、确立治疗法则、选用具体方药和治疗手段的全过程。

11(六)五个子系统关系上述论治思想、治疗原则、治疗大法、治疗手段、病证论治,在治疗学理论体系中,有着层次的关系。论治思想属第一层次,是总览临床治疗全局的思维法则。。

12治疗原则属第二层次,介乎于论治思想和治疗大法之间。一方面,治疗原则的运用,要受着一定的论治思想的支配,如“协调阴阳”的治疗原则的运用,主要受到“调平论治思想”的支配。另一方面,治疗原则又是选择和运用各种治疗大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准则。如“清法”的临床运用,必须遵循“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

13治疗大法属第三层次。治疗手段,属第四层次,是落实论治思想、运用治疗原则、实施治疗大法的具体方法。

14病证论治,属第五层次。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理论,具体运用于一个病证的治疗,确立最佳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以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因此,对临床各科病证的论治,尚有广阔而深入的研究空间。

15与军事作战类比,论治思想,类似于“战略思想”,故亦可称为“治略”;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类似于作战中不能违背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故可称为“治则”和“治法”;治疗手段,类似于具体的战术,故可称为“治术”;病证论治,类似于一个一个的大小战役或战斗。

16二、《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内容(一)论治思想论治思想,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思维法则。包括求本论治、求平论治、三因论治、标本论治、顺而论治、动态论治和治未病。1、求本论治思想求本论治思想,就是运用阴阳的法则,探求疾病本质的治疗思想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17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人身阴阳与天地阴阳相通应。疾病产生的关键,在于人身内部阴阳失调以及人身阴阳与天地阴阳失和,所以,治病始终要抓住阴阳这一根本,去反复探求,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性质,从而施以正确的治疗。《素·至真要大论》”所谓求其属也。”“求其属”就是“求其本

18如清张志聪解释“治病求本”说:“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以总属于阴阳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也就是说,要用阴阳的法则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确立最佳的治疗方案。

19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这是疾病的外在现象,应当透过疾病的现象,分析疾病的本质所在而施治。如发热一症,是多种病证过程中的一个现象,究其本质,有风寒、风热、风湿、暑热、血虚、血淤、阴虚、气虚、阳虚、里实、气郁等不同。治疗时,不能简单地采用一般的退热方法,而应求本治疗,如疏风散寒、疏风清热、清暑退热、补血、化淤、滋阴、益气、温阳、攻实、行郁等治疗法则,辨证应用,方能药到病除。

202、求平论治思想求平论治思想,就是以阴阳协调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疾病的调治,以达到恢复人体阴阳和平的生理状态为目的的治疗思想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说:“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平。”“平”,平复之意。“期”,期限,目的之谓。这里指出了治疗的目的在于使人体阴阳恢复和平。任何治疗用药不及或太过,都不能达到“平”的目的,甚至造成人体阴阳新的不平而变证丛生。

21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以平为期”的思想。(1)补偏救弊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因而,补偏救弊就成为中医治病的重要思想方法。阳偏盛者,抑阳扶阴;阴偏盛者,抑阴扶阳,使人体阴阳达到平和。邪盛实者,祛邪则正气通畅;正气虚者,补正气则脏腑安和。寒者用热药,热者用寒药,等等。治疗与病机一一对待,方能使人体阴阳达到生理上的和调状态。

2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亦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开之发之,适事为故。”可见,临床一切治疗方法的运用,都是在“补偏救弊”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

23(2)治疗量度要达到“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正确掌握治疗的量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若治疗的量度不够,疾病不能消除,人体阴阳也不能恢复到和调状态。反之,若治疗量度太过,不仅不能恢复人体阴阳和和调,甚至还可造成人体阴阳新的不平,发生变证,使疾病复杂化掌握正确的治疗量度,首先,要仔细权衡病证的轻重,病重则药重,病轻则药轻。其次,要根据药物的性味缓急、有毒无毒,分别掌握它们的剂量而应用。

24古代将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性味浓厚、作用峻烈的药物为大毒,剂量宜轻,如附子、巴豆、细辛。性味淡薄、作用一般的药物为常毒;性味甘淡、作用缓和的药物为小毒,常用剂量即可;补虚之品为无毒,剂量可重。药物用量太轻,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此为药量不及。药物用量太重,反伤人体正气,此为药量太过。

25用药太过所造成的危害,不仅攻邪药有之,补虚的药物亦有之,如人参用之太过(病案),反生内热;熟地用之太过,反滞脾胃等等。再次,要正确把握疗程,尤其是治疗慢性病要注意。由于疗程长,药物在体内累计量逐渐增大,久而久之,造成脏腑气血的偏盛偏衰,出新的变症。

26如治疗风湿疼痛,疗程长,长期用辛散走窜的药物,可发生阴血亏虚的变症。如治一风湿病患者,男,年52,长沙县人。患风湿关节疼痛2年余,当地医生为之治疗半年,服药100多剂,关节疼痛症状逐渐减轻。但近一月来,出现双腿阵发性触电一样疼痛,每次发作,不能行走,日发5~6次,痛苦异常。原医仍作风湿治疗,病情加重,故来就诊。诊其舌红,苔花剥,脉细数。

27此病风湿,医用辛散通络之品,祛风散寒除湿,痹邪渐去,但服药过久,反伤阴血,筋脉失养而拘挛,故出现触电样疼痛,舌红、苔花剥、脉细数,是阴血亏虚之明征。改用滋阴血、濡筋脉为主的治法,宗《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法加味:白药20克炙甘草10克生地30克麦冬10克淮牛膝10克川芎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5剂。复诊:述服药3剂,疼痛次数减少,日发1~2此,5剂服完,疼痛停止。予以上方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一月后来告,未曾再发过。

28《伤寒论》提出用药治病要“中病即止”,是正确把握用药疗程的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七八;无毒治病,十去七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93、三因论治思想《灵枢·逆顺肥瘦》提出治病要“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总论治病要因天(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思想。

30(1)因时制宜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四时气候的更递,日之阴晴,月之圆缺,五运六气的太过与不及,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人与天地相应,其阴阳气血的变化,必然要受到自然界这种规律的制约。因时制宜的思想,就是根据不同季节的阴阳变化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或针刺的一般法则的思想。

31①四时针刺的浅深法度。人体阴阳气血随四时的阴阳升降,而有浮沉的运动变化。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趋浮于体表皮肤,故此二时针刺宜浅;秋冬之时,自然界阴气较盛,人体阳气趋沉于体内脏腑筋骨,故此二时针刺宜深。若违反疗这种规律,春夏反刺深,秋冬反刺浅,不仅不能祛邪愈病,而且可能干扰人体阴阳气血的生理,损伤正气,甚至加重病情。

32②日月阴晴圆缺的针刺法度。日明天晴之时,人体气血流畅,卫阳之气趋浮于体表,病人对针刺的感应较好,即易于得气;日暗天阴之时,人体气血运行相对迟滞,卫阳之气趋沉于体内,病人对针刺的感应较差,即得气较慢,故需留针。月初之时,人体气血始旺,针刺不可妄泻;月圆之时,人体气血盛实,针刺不可妄补;月缺之时,人体气血始减,针刺宜慎。

33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泽人血凝涩而卫气沉,月始生泽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泽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泽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34③四时用药的寒热温凉。四时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药物有寒热温凉的性情分别。注意药性与气候的关系,是临床治病用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令气候温热,而病证须用温热药治疗,应注意温热药不宜太过。因春夏气候温热,人体阳气升发,腠理开泄,即使是风寒表实证,须用辛温发散之药,也要慎用麻黄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发散太过,大汗亡阳。

35当令气候寒凉,而病证须用寒凉治疗,应注意寒凉药物不宜太过。因秋冬气候凉寒,人体阳气内藏,腠理致密,即使是热盛里实证,须用寒凉药物治疗,也要慎用巴豆、大黄苦寒泻下峻猛之品,免损伤阳气。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又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

36(2)因地制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理条件,地势有高山之上、平地之中、湖海之滨等区别,环境有寒冷、干燥、温热、潮湿之不同,东、南、西、北、中五方地理环境各异,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治疗疾病时,必须考虑其地理因素,这就是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病方法和用药特点的治疗思想。《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势使然也。”

37如同一风寒表实证,平原地区的患者与高寒山区的患者在治疗用药方面应有所区别的。因平原地区气候温暖,人体腠理常疏,用紫苏、防风、生姜等一般辛温发散之品,即可取汗而愈。高寒山区气温较低,雾露弥漫,人体腠理致密,一般发散之品不能取汗,往往须用麻黄之类的发汗峻品,且用量较大发能见效。

38西北方多燥,治病宜兼滋润;东南方多湿,治病宜兼除湿。地域不同,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显著差异,其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有差别的,治疗用药亦当有别。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风寒凛冽,气候干燥,人们以乳酪为主食,病多内寒腹疾,治宜温热。东南地区,地势低而多湿热,人们喜食辛辣,病多湿热,治宜寒凉。

39(3)因人制宜治疗的对象是疾病,但更准确地说,治疗的对象应该是人。因此,治病要因人制宜。与“人”相关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禀赋、体质、心理、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生活工作环境等。《素问·惩四失论》说:“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此类,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人有禀赋之厚薄,体有阴阳之偏差,社会地位有高低,经济状况有贫富,饮食有嗜好之异,生性有勇怯之别,尚有性别、年龄各有不同,故治疗当因人制宜。

40①年龄不同,其生理病理特点有显著差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病多见外感和饮食失调,病症变化快。故治疗用药宜用轻剂,处方不过二三剂,以便观察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生机衰退,气血不足,病多见慢性痼疾,治疗上一般宜补或攻补兼施,疗程较长,慢病久养为宜。中年人一般体质壮实,病多见实证,宜攻,用药剂量可大。

41②性别不同,其生理病理特点亦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殊性,治疗用药时,应当注意。乳经期后气血多虚,不宜峻攻;妊娠期间治疗用药,要慎用破血滑利之品,以免伤胎;产后又有气血亏虚和恶露不尽的不同,当辨证用药。

42③体质差异,治疗用药时要区别对待。人禀受于先天,得养于后天,脏腑气血阴阳的强弱不一,故体质有差别。疾病的发生、变化乃至预后,都于体质有关。如风寒湿邪致痹,在阳盛之体多为热痹,而在阴盛之体则多为寒痹、湿痹。阳盛之体,病变多热,治宜寒凉,而温热之品当慎用;阴盛之体,病变多寒,治宜温热,而寒凉之品当慎用。素体阴虚火旺,服附子、羊肉则有口鼻出血之虞(病案);素体脾胃虚寒,服大黄、黄连则有下泄不止之变。

43(四)标本论治思想标本论治思想,就是辨别病证的标和本而进行治疗的思想方法。《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一般而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缓病为本,急病为标;脏病为本,腑病为标;里病为本,表病为标等。

44标本论治思想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标本先后和标本间甚。1、标本先后在标本同病的情况下,治标治本的先后次序,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先病治本,后病治标。先病为本宜先治,后病为标宜后治,这是一般的原则。

45《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逆,如肝气郁滞病症在先,进一步发展,导致肝气逆乱的头痛、呕吐等症。肝郁先病为本,气逆头痛呕吐后病为标,治当先解肝郁之本,而后降气逆之标。

46先逆而后病,如肝气横逆脾胃,气逆在先为本,脾胃病在后为标。治当先降肝气逆乱之本,而后治脾胃病之标。先寒而后生病者,如因寒湿而生腹痛、泄泻之病,感受寒湿在先为因为本,痛泻在后为果为标。治疗首当温化寒湿。

47(2)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同病,宜分缓急,急者为标宜先治,缓者为本宜后治。标症势急,有可能使疾病加深,甚至可危及生命时,须先治其标病,后治其势缓之本病。如痼疾加外感,外感为标急之症,当先治;痼疾为本缓之症,宜后治。《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482、标本间甚在标本同病的情况下,或标本同治,或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当随病症的轻重缓急而定,这就是标本间甚。《素问•标本病传论》说:“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1)间者并行。间者,指病的标、本病浅势缓,或病情的轻重均等。并行,即标本同治。如表里同病,外见发热恶寒身疼痛之表症,内见腹胀痞满尿黄便结之里症,表里病势均等,治疗可解表、攻里两法并施,标本同治。又如肺气虚弱又有寒饮内停的咳喘,正虚邪实,补肺气、化寒饮,扶正与祛邪并用,标本同治。

49(2)甚者独行。甚者,指标病或本病中一方偏急偏重。独行,即单独治其标病或单独治其本病。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出血,出现气随血脱的危急症候,原病与出血同时存在,因大出血而气脱,治原病、补血都不能解决当务之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用大剂独参汤益气固脱,方为正确。(病案)张介宾说:“间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对标本间甚解释颇为明了。

50此外,《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这里提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治疗是否取效,关键在于病者,病者是内因,医者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病人到了“形弊血尽”、“神不使”的程度,纵有技术高明的医师和疗效最好的药物,治疗也是无法取效的;再之,治疗的过程,也是病者与医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过程,只有病者信任医者,医者关心病者,治疗效果才能显著,如《素问·五藏别论》所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事故案例)

51(五)顺而论治思想《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提出的“顺者为工”。顺而论治思想包括顺时、顺志、顺势三个方面。1、顺时论治,即因时制宜,上文已述。2、顺志论治。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顺从病人的喜恶性情。如《灵枢·师传》说:“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大与治小,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问所便。”

52如发热病人喜寒,中寒病人喜热,故在饮食、衣服、居处环境等方面,顺其喜好,有利于对疾病的治疗。又如生性有好吉之人,有多忧虑之人,有惧攻之人,有畏补之人,心理各异,在与病人交往中,要注意尽量不去忤逆,否则,影响治疗效果。

533、顺势论治。即顺病势论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病势有向上、向下、向外、在内的不同,治疗上当因其病势而驱邪,故病在上者,当用吐法,使邪从上出;病在下者,当用攻下法,使邪从下出;病在表者,当用汗法,使邪从外解;病在中焦者,当用消法,使邪从内而消。这种就近驱邪方法,即是顺病势而治的思想,是临床常用的论治思想。

54(六)动态论治思想动态论治思想,就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为指导,强调根据病证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的特点,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思想方法。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疾病也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不可能一法一方到底,而应紧随病证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动态论治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期论治,应变论治,守方论治,阻截论治。

551、分期论治。在掌握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证进行分阶段治疗。凡病都要经过初、中、末三个阶段。初期邪微正不虚,病情清浅,病势较缓;中期邪正剧争,病情较重,病势较急;末期则有两种变化,一是病情逐渐减轻,趋向愈合;一是病情继续恶化,趋向死亡。三期的病机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但证候表现不一,阴阳进退,邪正盛衰不同。应当辨清疾病当前在何阶段,针对证候性质予以施治。如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续集》引王海藏语:“治病初、中、末三法,大旨初宜猛攻峻,中宜宽猛相济,末治宜宽缓。”

56因各种疾病发展规律不同,其分期的多少有异。如温热病有卫、气、营、血四个发展阶段,治疗大法叶天士总结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外感温热篇》。)若前后不循分期治疗,必是“动手便错”,造成误治。伤寒则有病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邪在太阳当用汗法;邪在阳明当用清法或下法;邪在少阳当和解;邪在太阴当温中;邪在少阴当用温阳或滋阴;邪在厥阴多寒温并用。

57张凤逵《伤暑全书》总结暑热病三期治疗甚为精当:“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这些都是基于对疾病发展各阶段特点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治疗规律,体现疗分期论治的思想方法。

582、守方论治。就是再分期论治中,病证的阶段未发生变化,应坚持原来的治方。所谓方,包括治疗方法和方药。从疾病全发展过程来看,它是运动变化的,而从疾病某阶段来看,它又是相对静止的。这就表现在病位、病性、病势、病症的相对“稳定性”。如此,应当据守一法一方,直至病愈。掌握守方的基本要领有三:治见初效者宜守方;治慢性病宜守方;治虚损病宜守方。

593、应变论治。就是在治疗过程中的“随机应变”治疗思想。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疾病或不按其一般规律发展,或发生突变,出现难以预料的机转,如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常因精神刺激而突然发生昏仆中风。掌握应变论治基本要领亦有三:一旦发生误治,当立即采取救误措施;治急性病发展迅速,应随时注意变方;危重病人,其邪正阴阳变化往往在一瞬间,当密切注意观察,随时采取救急的应变措施。

604、阻截论治。就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预先采取阻拦和截断措施,防止邪气深入、发生逆变的治疗思想。《伤寒论》提出,太阳之邪有欲传阳明之势,但尚未出现阳明之症,即“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难经》《金匮要略》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外感温热篇》提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些论述,都是从未病处设防,阻截病邪深入的论之思想。

61(七)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见微早治、既病防变三个方面。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注意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内经》“防重于治”的预防医学思想。

622、见微早治。就是在邪气初始伤人,疾病的症状尚未显现,身体只觉轻微不适,此时就进行治疗,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灵枢•官能》说:“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气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生,才称之为“上工”。

63《金匮要略》亦指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见微早治,可易于祛邪,防止疾病大发作。古代把能否“见微早治”作为衡量一个医生的医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能做到“见微早治”的医

643、既病防变。就是在疾病发作后,在治疗当前病症的同时,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采取措施,防止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方法,《内经》也称之为“治未病”。此内容在“阻截论治”中已述。

65二、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原则有调和阴阳、燮理五行、正治、反治、扶正祛邪等。(一)协调阴阳协调阴阳,就是以阴阳学说的理论为指导所总结出来的一类治疗原则。人体生命之根本在于阴阳。从宏观而言,体表属阳,内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行于体内的经脉为阴,行于体外侧的经脉为阳……,从微观而言,阴阳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即阴精和阳气。正由于人体阴阳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复杂而有序的运动,构成了生命组织和现象。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理病理不可能超越阴阳法则的范围。

66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乃阴阳的基本法则,运用阴阳这些法则认识和总结临床一般的治疗规律,因而产生了协调阴阳一类的治疗原则。协调阴阳治则主要内容有:随调阴阳、互调阴阳、并调阴阳等。

671、随调阴阳病变或在阳,或在阴,一般应随病变所在而调治,如阳病治阳,阴病治阴,这就是随调阴阳的治则。随调阴阳治则主要用于病变单纯、病位单一的病证。具体来说,阳分有病,但没有影响到阴分,阴分有病,但没有涉及到阳分。如阳虚未导致阴盛,阴虚未导致阳亢等。随调阴阳治则的运用,除了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而治之外,着重要掌握以下两个要点。

68(1)损其偏盛在病变中,阴阳双方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强,但尚未导致另一方的偏衰偏弱,对这种阴阳失调的病理,治疗当损其偏盛一方即可使阴阳平复。损者,消减也;盛者,有余也。损其偏盛,就是消减有余的一方。阳偏盛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如心阳盛实则火旺,出现心悸,烦躁,舌糜,尿赤,甚至出血如吐血、鼻血等。治疗应损其偏盛,清心泻火,抑制心阳的强盛。心阳平复则热症消除,阴血自然归经。

69阴偏盛多表现为实证、寒证。人肝寒盛实,出血少腹疝痛,筋脉收缩,痛引阴囊,或巅顶作痛,呕吐清涎,舌青紫等。治疗当散寒暖肝,抑制肝之阴寒强盛。损其偏盛,主要适用于阳盛而阴未受到实质性损耗,或阴盛而阳为受到实质性伤害的病证,其证属实,多用泻法。

70(2)补其偏衰在病变中,阴阳双方任何一方出现偏衰偏弱,但尚未导致另一方的偏盛偏强。对这种阴阳失调的病理,治疗当补其偏衰的一方,即可使阴阳平复。补者,增益也;衰者,不足也。补其偏衰,就是增益不足的一方。

71阳偏衰一般表现为功能低下的虚寒证。如脾阳偏衰,出现腹痛绵绵,泄泻清冷,四肢不温,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或身困重等。治疗当温补脾阳,脾阳得以温复,阴阳平衡,则运化功能正常,虚寒证候消除。阴偏衰一般表现为生命物质亏损不足的虚弱证,或虚热而未见火旺证。如肾阴不足,出现遗精,耳鸣,齿浮,腰痛,或足心发热,或腰膝酸软甚至痿弱不用等。治疗当补肾益精,肾阴得滋,则阴阳平复。

722、互调阴阳阴阳二者,生理上互根,病理上可相互影响。一些病证的突出表现在阳,治疗上须从阴着手,或病证的突出表现在阴,治疗上须从阳着手。从对方调治,才能使之平复,这就是互调阴阳的治则。互调阴阳治疗原则,主要运用于阳的病本在阴,阴的病本在阳一类病证,如阳亢由于阴亏,阴盛因为阳虚等。运用互调阴阳治则的基本要点有一下两方面。

73(1)壮水制阳、益火消阴由于水亏所导致的阳亢的热证,治当滋阴以退热;由于火衰所致的阴盛的寒证,治当温阳以消寒。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某些病证,表现出一派阳热之象,用苦寒泻热之法治疗,热像不仅不退,病情反而加重。究其病变实质,其热乃阴精大亏,阴不制阳所致。其阴阳失调的关键在于阴亏不足,与阳热盛实所致的实热有着根本的区别,亦不同于阳盛伤阴的病理。

74对这种阴不制阳的病证,泻其阳是属误治,只宜滋其阴,阴水充足,则阳火自制,无须泻火。王冰称之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如若不明其中阴阳失调病机,见阳热而治火,苦寒沉降则阴精愈消,阴精愈消则阳愈无制,所以会出现“寒之而热”的不良后果。

75某些病证表现出一派阴盛之寒象,用散寒之法治疗,不仅寒象不去,反增其病。其病机实质,是阳气虚衰,火不能制阴所致。阴阳失调的关键在于阳虚火衰,与阴寒盛实的实寒证及寒盛伤阳证的病机显著不同。对这种阳不制阴的病证,治当益火温阳来达到消除阴寒的目的。因为阳火得温,其阴寒自消,无须逐寒散寒,若用散寒之治,就属误治。正如王冰所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见寒治寒,阳气愈散,阳散而衰,阴寒愈甚,所以出现“热之而寒”的后果。

76壮水制阳,益火消阴,主要用于阴阳水火失调的虚证。其病理特点是:火旺的根本在于阴虚水亏,阴不制阳;寒盛的根本在于阳虚或衰,阳不制阴。治疗上阳病调阴,滋阴壮水则火自退;阴病调阳,益火温阳则寒自消。

77(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在针灸治疗中,阳经的病变可以阴经上施治。而阴经的病变又可以从阳经上施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这里的阴阳左右是指经脉而言。经脉互相调治,引动经脉气血,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人体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阳经气血流注如阴经,而阴经的气血充满后又流注于阳经,如此相互灌注以保持全身气血均匀流畅的生理平衡。邪入阳经,与气血并而病变表现在阳经,阴经虽然无病候表现,但亦失去了生理上的平衡。

78治疗时,取阴经穴位进行针灸,从阴经来引动阳经气血流畅,经脉气血流畅则邪无所容而病除。同理,阴经之病可以从阳经治疗。如邪入手太阴肺经,出现上臂内则前缘酸胀疼痛,咳嗽,咽喉肿痛等,治疗时可以从手阳明大肠经脉上取穴,针刺泻邪。

79人体脏腑组织官窍,亦是相互联系的,其病亦相互影响。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可运用于方药内治。脏病可以腑治,腑病可以从脏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等。如肺热痰盛咳喘,病变在肺,时有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而不能取效者,采用通里泻下之治,肠腑通则肺热痰泄而喘咳止。此乃脏病治腑,“从阳引阴”的运用。

80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治疗机理,主要根据阴阳互根的法则,通过调整全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不仅在针灸治疗中有比较普遍的意义,而成也适用于方药内治。

813、并调阴阳同时调阴阳双方而治的原则,称为并调阴阳治则。适用于阴阳同病,调治一番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病证,这类病证多属虚实夹杂或阴阳两虚。运用并调阴阳治则,应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掌握两点:(1)泻阳顾阴、泻阴顾阳。“阳胜则阴病”,当阳热偏盛偏实而又出现伤阴之证时,阳盛阴虚,治疗上仅损其阳不能解除阴伤之机,故常在泻阳之时,兼顾其阴。泻阳顾阴还宜分别情况,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急下存阴。如伤寒阳明腑实热盛而有伤津之势,当务之急是泻阳实之热,以保阴津之地。这里的急下是手段,存阴才是治疗的目的。

82二是泻阳兼以养阴。在阳热炽盛,而阴津受伤明显时,单独治阳热,恐有更伤阴津之患,必须泻热兼养阴。如阳明邪热炽盛,出现高热、烦躁,苔黄,脉洪大,而又出现口渴引饮、舌干、汗大出等津液受灼之症,治当清泄阳明兼以养阴,白虎加人参汤就是为此而设,白虎汤清热,人参养阴生津。

83“阴胜则阳病”,当阴寒偏盛而又损伤了阳气,治疗上单泻其阴寒而阳气不能温复者,须泻阴兼温阳。如痰饮、水气内盛,又阳气受伤,治疗应于化痰饮、利水湿之中兼以温养已虚之阳。又如阴寒内盛,损伤了脾阳,既有胸腹大寒痛,腹内攻冲,又有四肢不温等,大建中汤逐寒温中,泻阴顾阳。

84(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阳化气,阴成形,故“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当阴阳两虚之时,分清主次,治疗当从阳中求阴之生,从阴中求阳之长。张介宾对此论述精当,如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比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85如肾之阴阳两虚,肾阴不足为主,治用左归丸,于大队滋阴药中加入菟丝子、鹿角胶温阳之品,于阳中求阴之生;肾阳不足为主者,治用右归丸,于大队温阳药中加熟地、枸杞滋阴之品,于阴中求阳之长。

86“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与“壮水制阳、益火消阴”的适应病证不同,前者是阴阳两虚而未导致其中一方偏盛;而后者是一方之虚导致另一方偏盛。王泰林对此曾有过明确的比较:“左归丸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右归丸是扶阳以配阴,不是益火以消水。”(《王旭高医书六种》)所谓“育阴涵阳,扶阳配阴”,就是根据阴阳相互生化的特点阴阳并调。

87(二)變理五行變理五行治则,是以五行理论为指导,用来调整五行生克关系逆乱的治疗原则。變理五行治则,就是在五行生克关系紊乱的病理基础上,为调整与恢复其正常生克之序而确立的。變理五行的基本法则有四:即虚则补母,实则泻子,太过抑强,不及扶弱。每一基本法则,均有具体的治法内容。

881、虚则补母从五脏相生关系而言,母脏与子脏之间是相互依赖的。母脏将精气滋养子脏,或在功能上协助子脏;反之亦然。在病变的时,母脏与子脏之间也相互影响,损荣具共。但二者之间的虚损病变,五行相生理论强调母脏的主导作用,故治疗上重视通过调养母脏来恢复子脏,如脾土与肺金之间,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脾虚化源不足,不能输精于肺以致肺金衰弱时,为母令子虚,称“土不生金”;若肺金虚损在先,久之累及脾土,致脾失健运,子令母虚,叫“子盗母气”。五脏相生关系中的各个环节,只要属于虚证,都可以采用相应的补母方法来治疗。

89隶属于“虚则补母”法则的具体治法内容,常有如下几个方面:(1)滋水涵木法即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证,其证多肝木阴血久伤,下及肾水,或肾精亏乏,无水涵养肝木所致,以腰膝酸软、头昏目花、烦躁易怒、胁痛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为主要表现。因肾属水。肝属木,水为母而木为子,故可采用滋养肾水为主以达到涵养肝木的目的。

90(2)益木生火法即补肝益心法,适用于心肝血虚之证。其证多为肝木阴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以虚烦不眠,心悸等症为主要表现。肝属木,心属火,木为母而火乃子,补养肝(木)之阴血,可以恢复心(火)血亏损的病变。

91(3)补火生土法即补心火暖脾法,适用于心脾阳气不足之证。其证多由脾土虚弱,运化无力,痰饮内停,影响心火,或心阳不振,不能温煦脾土所致。常有心悸、食少、纳减、眩晕等症。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补养心火,使心阳振奋,可助脾土之运化。

92(4)培土生金法即不脾益肺法,适用于脾肺两虚之证,多由脾气亏虚,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以资养肺脏;或肺病久虚,气耗阴损,继而累及脾脏所致。本证以咳嗽吐痰,气短神疲,纳减便溏为主要表现。脾土为肺金之母,补脾土可给养肺金,促使肺脏虚弱性病变得以恢复。

93(5)助金生水法即滋肺益肾法,适用于肺肾阴亏之证。其证多由肺脏阴亏液耗,金不生水,以致肾水亦虚所致。常见咳嗽、遗精、盗汗、骨蒸等症。肺金属肾水之母,金水能相生,故润养肺金、滋补肺阴,可以助肾水充盈。《傅青主女科》谓:“惟是肾水不能遽生,必须滋补肺金,金润能生水,而水有逢源之乐矣。”即是此法之意。

942、实则泻子实则泻子的法则,主要适用于五脏相生关系病变中的实证。多因母脏之气偏亢,生而无制,母实传子,或子气有余,子令母实所致。在实则泻子的治疗法则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泻心火平肝木法主要适用于心肝热甚之证。其证多因肝木之气偏亢,木能生火,相生无制,以致肝火传心,风动火旺。心火为肝木之子,故以清心泻火为主来平熄肝木之风火。

95(2)泻肺金治脾土法即宣泄肺气以助脾祛湿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中焦脾土为湿邪所困,上焦肺气失于宣通的病证。如湿温病,湿热之邪侵犯中焦脾胃,运化呆滞,湿遏热伏,可宣泄肺金,开通肺气,使气化则湿化,湿化则有利于脾土健运,这也是实则泻子法则的具体运用。

96(3)泻中土清心火法即通泻中焦脾胃以治疗心火偏盛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心胃(脾)火炎之证,因心火亢盛,火能生土,心火无制,传入脾胃,可致牙痛口疮、唇舌糜烂、吐血便结等。土为火之子,故清泻脾胃可降伏亢盛的心火。

974、泻肝木治肾水法即清泻肝木实火、湿热,以治疗肾脏实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肝肾俱实之证。其证多因肾之相火偏亢,传入肝木所致。常有阳强易具、遗泄烦怒等症。肝木为子、肾水为母,故本法可以泻肝木而治肾实。

98(5)泻肾水治肺金法主要适用于肾水泛滥,以致肺金气逆失降的病证。如肾之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浊水不能外排,停聚周身,上凌肺气,致肺气壅塞,肃降无权,常水肿与喘息并见。泻逐或渗利水饮,通肾脏开合之机窍,则有助于肺金气逆之降,因肾水为肺金之子,泻子可以母实。

993、太过抑强太过抑强的法则主要是消除相克关系中脏气偏盛的病变为主。隶属于“太过抑强”法则的治疗方法,若按相克之序推演有五,但临床常用者有如下三种:(1)抑肝木理脾土法主要适应于肝气有余,化火横逆,从而对脾胃克伐太过的病变。多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郁火内蕴,如之脾土不健所致。以情致郁闷善怒、烦躁胁痛、口苦咽干、舌红脉弦细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脾胃病变的征象。这一治法通过清泻肝木,疏畅气机为主,辅以调补脾胃来达到治疗目的。

1002、抑心火护肺金法主要适应于心火亢盛,克伐肺金的病变。多因心火炽盛,上迫肺金,以致肺气失于肃降,肺津受灼,肺络受损。其病变以咳逆、咯血、心烦、舌红、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只有泻心火之有余,使火不刑金,则肺气清肃有权,诸证才能解除。故这一治法强调泻心火以抑强,火辅以宁肺金来达到治疗效应。

1013、抑肾水宁心火法主要适应于肾水寒太过,上克心火的病变。多因肾不主水,寒水内泛无制,上凌心火所致。以水肿、心悸为主,兼见阴寒之症为其临床特征。温化肾水,使水消寒散,心火不受其克,是这一治法的主要内容。此法临床运用颇多,对水肿而仅见肾寒上逆,以致气逆冲心,心悸不宁者,则主要是温降肾寒。

1024、不及扶弱不及扶弱的精神实质是扶持不及之弱,协助或恢复弱者的正常克制作用,增强其抵御被克的能力。隶属于这一原则的常用治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崇土制水法即健运脾土,制约肾水的治法,主要适用于土不制水,水反侮土的病症。若脾之运化不及,不能克制肾水,则浊水蓄积,进而又妨碍运化水湿或加重脾运之负担,临床常以疲乏身重、纳减水肿为其主要见症。通过补益或燥湿以助脾的运化,则能排泄浊水,加强或恢复脾土对肾水的克制,从而解除病变。

103(2)壮水制火法即补益肾水以制约心火的治法,适应于肾水亏乏,心火无制的病证。由于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偏亢,故临床以心悸失眠、心烦梦遗等症为主要表现。要制约亢奋之心火,使心神内守,则当不要伸手,俾水升火降,才能消除病变的根本原因,这一治法强调滋养肾阴,同时也佐以清降心火。

104(3)佐金平木法即扶助肺金以制约肝木的治法,主要适应于金不制木,母反刑金之证。多因肺气失于肃降,不能对肝木进行正常的克制,则肝气偏亢,化火以上灼肺金所致。其证以咳逆、胁痛、烦躁善怒、甚或咳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法着重清肃肺气,使肃降有权,从而帮助肺金发挥制约肝木的作用,或辅以抑制肝木之法。

105(三)正治反治正治反治,是以药性与病机及症象之间逆从关系的理论为指导,归纳总结出两类不同而有联系的治疗原则,它们从两个侧面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精神。疾病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一般而言,病证的病机本质与症侯现象一致,但有时则出现病机本质与症侯观象不一致的情况。针对临床实际需要,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即正治和反治。

106正治反治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如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谓逆、从,是指治疗的药性与症象的性质关系而言。疾病的症候观象为寒凉,治疗药物用温热,是为正治。因方药温热之性与症象寒凉之性相逆,故正治又称逆治。若疾病的症候现象为寒凉,治疗药物亦用寒凉,是为反治。因为方药寒凉:之性与症象寒凉之性相从,故反泊又称从治。治之正、反乃就治疗之常、变而言。以寒治热为常规,常者为正;以寒治寒为变化,变者为反,正、反相对。

1071、正治正治是针对疾病症象与病机从正面治疗的原则,是临床最—般、最常用的治则。正治适用于疾病的症侯现象与病机本质相一致的病症。运用正治原则主要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1)寒者热之疾病的症候现象为寒,其病机本质亦属寒,治用温热方药。由寒邪厮致的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区别。表寒宜辛温发散,使寒邪从表从汗而解;里寒宜温热驱寒,使寒邪从内得以消散。

108(2)热者寒之疾病的症侯现象为热,其病机木质亦属热,治用寒凉方药。由热邪所致的热证,表热者治当辛凉散热:里热者治宜寒凉清热,或解毒,或泻火等。温热在卫宜汗解,温热在气宜清解,热入营血宜清透、凉血。

109(3)虚者补之虚乃不足,疾病症候观象为虚,其病机本质亦属正气不足,治用补益。虚有气血、阴阳、脏腑等不同虚损,当随其所虚而补益之。故有补气,补血,滋阴,温阳,养心,益脾,润肺,柔肝,滋肾等多种补益方法。

110(4)实者泻之实乃有余,疾病症侯现象为实,其病机本质属实,即外有实象,内有实邪。表实多为风、寒、暑、湿、燥、热等六淫之邪,侵犯肌表,阻遏卫气,治当解散;里实如痰、饮、水淤,食、虫、积等有形实邪,治疗则有消痰、化饮、利水、行淤、消食、杀虫、攻积等不同治疗方法.随证选用。

1112、反治反治就是针对疾病的表象从反面治疗的原则,是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的一类沁则,仅适用于疾病的症侯现象与病机本质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112反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因热用有温热性症侯现象的病证用温热性方药治疗,这就是热因热用。热因热用适用于病机:本质属寒而症侯观象有热的病证,即所谓“真寒假热”证。如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外见身热面赤。外热是假象,内寒是;本质,顺从其假热症象而用大辛大热方药以回阳,阳气回复,假热表象亦随之消失。对这种真寒假热病证,不可套用“热者寒之”的正治原则。

113(2)寒因寒用有寒凉性症侯现象的病证,用寒凉性方药治疗;,就称寒因寒用。寒因寒用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属热,而症侯观象有寒的病证,即所谓“真热假寒”证。如阳热内实的热厥证,胸腹灼热,大渴引饮,尿赤便秘,舌质红,脉实数。由于邪热深伏于内,阳气受其阻遏而不能外达,故又见四肢厥冷等寒象。内热为真,外寒是假,就不能套用“寒者热之”的正治原则,必须用苦寒之剂治疗,内热得以清泻,阳气通达,则假寒的表象亦随之而去。(腹冷案)

114(3)塞因塞用症侯现象为闭塞不通,不用疏散除满之法,反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就称塞因塞用。塞因塞用适宜于因虚所致的闭塞不通病证,即所谓“真虚假实”证。如脾胃虚弱,气虚不行,而致升降失常,腹满时减,减不足言,大便秘结难下等(便难案)。此证若套用“实者泻之”;勺正治原则,用行气破滞,攻—厂除满之治,其满、秘将更甚。应当健脾益气为治,气得补益则升降正常,腹满便秘之症自然解除。又如血海空虚的月经闭止,养血补血则经自通。肾阳衰败、气化无力的尿闭,治以温肾阳、补命火,则小便自利。

115(4)通因通用症候现象为通利不止,反用通利行走的方药治疗,就称为通因通用。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蓄,积聚留滞而致通利不上的病证,即所谓“真实假虚”证。内有实邪停滞,导致下窍功能失常,不能约束,如泄利,崩漏,遗精等。内实为病本,外通为假象,若套用“虚者补之”的正治原则,必使内实更滞,泄漏愈甚。治当以通治通。如因燥屎内结而下利“热结旁流”,用承气汤攻下,燥屎下则利自止。又如淤血停留胞宫所致的崩漏,淤不去则血不止,治当活血行淤,以通为止(漏案)。湿热阻扰精室的遗精,固肾反甚,清利湿热则精室自宁。

116此外,临床上常用的反佐配伍和反佐药,虽目前看法不一,但究其理论依据,仍然是反治的原则,是反治原则在方药配伍和服药方法上的具体运用。反佐配伍,根据病证需要,于治疗方药中加入一些与部分症候现象性质相从的药物.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服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117很显然,反佐配伍用药的寒热温凉之性与疾病症象之性相从,其理论符合“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等反治原则。如伤寒下利日久,刚竭阳亡,四肢拘急、厥冷,治疗时,于温热药中加入一味苦寒的猪胆汁,从共厥逆症象,意在调和阴阳,与方剂学中用少数寒凉药监制温热药性,防其偏燥的理论基础不同。反佐药物的多少,当依病证情况而定。

118反佐服药,根据病证需要,热药冷服,寒药热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反者……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寒药要温服,热药要凉服,适用于病气相反的病:证。所谓病气相反,亦就是病机本质与症候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反治的适应证。李时珍以附子、乌头治寒盛格阳证时明确指出:“凡用乌附,药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气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格柜而不纳,热药冷服,下咽之后,冷体即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本草纲目·附子》)可见,反佐服药亦根据反治的理论,其作用主要在于防止病气对药物的格拒反应。

119正治反治的异同正治、反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从其适应症,作用机理两方面予以简要比较分析。适应症正治原则主要用于病机与症象一致,病机比较单纯,病情比较轻浅,病势力顺的病证。而反治原则,主要用于病机与症象不一致,病机比较复杂,病情比较深重,病势为逆的病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甚者从之,微者逆之”。“甚”、“微”指病证而言,“从之”即从治,也就是反治,“逆之”即逆治。也就是正治。原又指出反治“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己。”进一步说明反治每常用于病机严重失调的沉疴顽疾。

120作用机理正治用于病机,症象一致的病证,逆其症象性质而治,实际上也就是针对病机本质而治,治热用寒,治寒用热,治实用泻,治虚用补,体现了辨证论治法则。反治虽然是从其症象性质而治,但实际上是探求病本而治。

121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运用反治,“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要制伏疾病的主要症侯,必须先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即审因论治,这也是从另一侧面体观了辨证论治法则、因此,正治反治,在探求病本,辨证论治这一根本点上是相同的。即对疾病木质来说,不论正治反治,都是药证相逆的,都遵循着“治病求本”的原则。

122如《内经》指出,反治用药,“其始则同,其终则异”。这是说,反治用药,在开始看来,药性与病性相同,但待药效发挥,病症假象消退,本质显露之时来看,原所用药物性质还是与病本相异的。因此,正治用药的作用机理是一般的辨证用药,而反治用药的作用机理,则是揭示了特殊情况下的辨治用药,而辨治用药是相同的。

123不同的是反治还要根据病证“甚”的程度来决定反治用药的多少,即从《内经》所谓“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张介宾解释说;“从多谓二同而一异,必观共事之轻重而为之增损。然宜于全反者,自当尽同无疑矣。”(《类经·论治类》)

124(四)扶正祛邪扶正祛邪,就是以虚实补泻的证治理论为指导,辨别病证虚实而治的治疗原则,病有虚实,治有补泻,补即扶正,泻即祛邪。虚乃正气虚,扶正为主,治用补法;实乃邪气实,祛邪为主,治用泻法;虚实夹杂者,扶正、祛邪同用,补泻相兼。张介宾指出:“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且治疗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景岳全书·脉神章》)病之虚实有千般症状,而治之补泻有千般方法,所以扶正祛邪,是最常用的治则。其内容相当多,概分为三类阐述。

1251、扶正补虚扶正补虚,就是用扶助正气补益虚弱的方法,来达到驱逐邪气,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治疗目的。扶正补虚治则用于虚证。致虚的原因很多,可由先天禀赋欠佳,或后天调养失宜,或劳伤太过,或疾病缠绵正气受伤,或治疗不当等因素造成。虚证常以脏腑的物质或功能不足的形式出现,如心阴虚,心血虚,心气虚,心阳虚等,然其病变的最基本的机制是气血阴阳虚,因此,扶正补虚治则的主要内容是:益气,补血,滋阴,温阳。

126(1)益气气虚虽与五脏六腑相关,然与肺脾二脏更为密切。因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全身皆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啤气虚则生化乏源,脏腑失养,所以,益气的重点在补益肺气和培补中气。(2)补血血虚与脾肾肝心等脏病理最为密切。脾为水谷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是血生成的物质基础,脾虚则生化乏源,精微不足,血的生成减少,肾主藏精,精能化血,精亏则血虚。心主血脉以行血,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肝心二脏功能失常,可致血虚。所以,补血的重点在于:健康生血,益精化血,补心养肝。

127(3)滋阴五脏皆有阴虚的病理,然而,在治疗上颇具特点的主要是肺、肾、肝、胃等。(4)温阳阳虚病证的机理,主要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温阳主要在于温心阳,温脾阳,温肾阳,各有治疗特点。

1282、祛邪泻实祛邪泻实,就是用祛除邪气,攻泻积实的方法,来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治疗目的。祛邪泻实治则用于实证。实乃邪气盛,包括外来之邪和内生之邪。外来之邪如六淫,疫毒;内生之邪如痰。饮,水,淤、虫、食等。内外邪气侵犯肌腠、经络,脏腑,而形成实证。因邪气性质不同,攻泻的治疗特点有别。现按散风寒,清火热,除痰饮,去水湿,攻淤血,消食滞+驱虫积等七个方面阐述各种祛邪泻实的基本要点。

129(1)散风寒主要适用于风寒邪实之病证。治风宜疏散,调和营卫,开泄腠理以散风邪,风毒如风疹风斑,营卫郁邪,宜开宣透达,使风毒外出,疏散如桂枝、荆芥之类;宣透如防风、虫蜕之类。寒邪实表,宜温散,发汗解表。寒侵经脉,出现经脉枸急胀痛,治宜散寒通经。寒入关节筋肉,气血闭阻,出现痹证疼痛,治宜散寒阅痹。寒邪入里,或生冷直中脏腑,治宜温逐。当辨脏腑而用药,如温肺散寒,温中驱寒,暖肝逐寒等。寒实内结,肠腑不通,出现腹痛便秘:柜按喜温,呕吐等,治宜温下寒实。若寒邪充斥表里,治疗又当散寒与温逐同用,散寒多用辛温开散之品,如麻黄。紫苏等:温逐多用温热走窜之药,如蜀椒、乌头,羌活等。

130(3)除痰饮津液输布障碍,停聚于体内而成痰饮。痰饮治疗原则,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次》,如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实际上这只是治饮的原则。综合历代治痰饮经验,不外顺气、运化,内消、荡涤四个主要方面。

131①顺气痰次乃津液凝聚而成。而津液凝聚无不因于气,气机不畅则津液不化而凝聚。痰饮一旦形成,变为有形之实邪停留体内,阻碍气机运行,使气机更加不畅;痰饮又随气机升降流行,变牛百病。如在肺为咳喘,在胃为呕利,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胸中则背冷,在胁则胀满,在经络则为结核瘰疠,在肌肤为痹痛或不仁……,故有“痰为百病之崇”之说。所以,顺畅气机是治痰饮的关键,贯穿于痰次各阶段的治疗之中。

132冯兆张《锦囊秘录》指出;“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顺气如疏肝气、宣肺气,降胃气、理脾气、行心气、通经气等,都能顺畅气机以除痰饮。故顺畅气机是除痰饮的根本大法。

133②运化痰饮初起,病位在肺、脾二脏,气机尚未严重阻滞,当以运化为主,即通过运行脏腑气机,使痰饮得以化解。痰饮初起,多兼外感,因而有风、寒、热、湿的不同,治疗上有宣化、清化,温化的区别。③内消痰饮通过运化而不能去除者,病变较重,使用克伐消痰之品,使痰饮从内消解。主要有降气消痰、软坚消痰。

134④去水湿水湿是津液代谢又一病理。水湿分内、外、冒触雾露、淋雨受湿,病在头面、经脉、关节的,属外湿。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津液不布,停聚体内,泛溢肌肤的,属内湿。水湿的治疗,以发汗、利水、攻逐、化淤为主要法则。

135水湿在上在表宜汗,在内在里宜利宜逐,如《金匮要略。水气》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只是一般的法则。然临床上,诸法有机配合,称为分消水湿。因人体表里上下一气,上窍不通则下窍闭,开上窍可以泄下窍,互相促进,互相加强治疗作用。如张志聪说;“所谓外窍开则里窍通,上窍通则下窍泄矣。”分消适用于水湿潴溢全身上下内外的病证。张介宾曾指出;水漫三焦之实肿,“则不得不用分消”的治疗法则。分消运用,当分清主次,这是综合去水湿的法则。

136(5)攻淤血血不流行,停凝而为淤血,淤血为有形之实邪。淤血内停,变症百端。攻于心则心痛神昏;乘于肺则咳喘气促;在于头则脱发,或目不明;在中焦则腹痛症瘕;在下焦则少腹刺痛;久留不去可成干血痨。《医林改错》创上、中、下分治原则及方药。如;“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淤之症;立血府逐淤汤;治胸小血府血淤之证;膈下逐淤汤,治肚腹血淤之证。”现在临床攻淤血之实证,主要有行气活血,温经化淤,攻逐淤血、痰淤同治等法则。

137①行气活血通过行气活血达到消除淤血的治疗目的。适用于淤血之轻浅病证,因气滞导致血淤。气行则血行,活血则淤内化。药用如木香,香附,川芎、赤芍之类。②温经化淤通过温经通脉达到消除淤血的治疗目的。适用于寒邪侵犯经脉而血流不畅的淤血病证。《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说明寒邪是致淤的重要原因。”治用温经散寒通脉,如当归、桂枝等。

138③攻逐淤血通过峻烈攻逐之品的作用,达到去除淤血的治疗目的。适用于淤血内结日久,行化不淌,或成痖块的病证,尤其是胃肠、膀胱,子宫等内结淤血,攻逐方能下,如大黄、桃仁、水蛭、虻虫等。④痰淤同治适用于痰淤互为病证因果的疾病,其病以淤为主。罗亦诚指出:"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淤血夹痰”。一般淤血易于生痰,故痰淤同治是治淤血.病证中—个重要法则。在攻淤同时,兼以化痰。化痰是为了更好地攻淤。

139(6)消食滞由于暴饮暴食,或过食牛冷,影响胃的功能,导致所进的饮食不能腐熟、消化,停留胃肠,阻滞气机。消食滞的治疗要点有:催吐,消化、导下。(7)驱虫积虫寄生肠腑之内,或上窜,或下走,或绞搏成,造成许多急症、危症。治虫的要点是:安、杀、下。

140(2)清火热主要适用;厂温热暑邪盛实之病证。温热治疗,须明确两个重点,一是药,宜寒凉,一是清热解毒.治火热用寒凉,温热在卫丧,宜辛凉散解,使邪从腠理而外出。火热之邪壅实于里,宜苦寒泻火,即“火郁折之”。如肺热喘咳,宜清热泻肺;心热口糜,宜清心泻火;肝热口苦易怒,宜清泻肝胆;热结肠胃而腹痛便秘,宜攻下泻火等。火热之邪易壅实成毒,火毒外窜经络,内攻脏腑,深入营血,上扰神明,常出现神乱,斑疹、出血动风等迅变急迫之证。所以,清火热常须解毒,如用银花、连翘、大黄、大青叶等。尤其是瘟疫毒气,病证表现以高热,严重者神昏为主,其致病在于毒气,故解毒更为重要。

141补其偏衰,主要适用于阳衰而阴尚未出现偏盛,或阴偏衰而阳尚未出现偏亢的病证,其证属虚,多用补法。

142三、治疗八法治疗八法,是临床各种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它既是各种具体治疗方法理性认识之概括,又是临床运用各种具体治疗方法的指导。如用辛温之药散风寒,用温热之药驱里寒,用艾灸、烧针的方法,祛寒邪,温阳气,经验上升为理论,把诸如此类的治疗方法从理论上概括出“温法”这一概念。随着对“温法”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温法”的基本含义。历史沿革、适应范围,注意事项,作用机理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成为临床运用这类方法的理论指导,选方用药的依据。

143治疗八法在中医治疗学理论体系中,属于第三层次的理论.治法的运用,必须受一定的治疗原则所制约.如温法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治疗八法的理论,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床证候繁多,治法各不相同。

144《内经》中提出了不少治法概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傈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145自《伤寒论》编次成三百九十七条以来,在一个时期内不少医家遵“三百九十七法”之说,一证一方为一法。这些似是对治法的初步认识。清·程钟龄《医学心悟》指出,“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尽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之方,则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尽之。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程氏首次明确提出“治疗八法”的理论。

146(一)汗法运用辛散一类方药内服、外用,或针灸、按摩、导引等治疗手段,使卫气开合复常,汗出如故,以疏散邪气的治疗方法称为汗法。因汗法用于邪气在表之病证,故又称解表法。1、适应范围总的来说,凡一切表证,都是汗法的适应范围。表证的基本证候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等。其常见于如下病症:

147(1)四时感冒用发汗散寒法。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流清涕,脉浮紧等。治方如麻黄汤。初起可用葱鼓汤轻清宣散,亦可用李树叶煎汤洗浴发汗。针、灸、推拿,按摩均有发汗散寒的良好效果。伤暑感冒,由贪凉饮冷所致,身热、身倦、身痛、无汗者,用祛暑散寒法,方如香;薷饮。若身热不扬,头重身疼,胸闷恶心,便溏脉濡,苔白腻等。暑湿为患,治宜芳香化浊解表,方如藿香正气散。秋燥伤表,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干咳,皮肤干燥,苔白干等,用辛润发散法,用方如香苏散、桑杏汤。

148(2)伤寒用辛温发汗法。伤寒表实证,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治方如麻黄汤。伤寒表虚,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宜和营卫解肌,治方如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149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150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fuju)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chou)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出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51(3)温病邪在卫分用辛凉宣散法。温热病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咳嗽,头痛,有汗或无汗,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方如桑菊饮、银翅散。温热邪在上焦肺卫,恶寒身重,微热少汗,苔白腻,脉濡缓,宣表化湿,治方如藿香正气散。

152(4)风疹用祛风透表法。伤于风邪,皮肤红疹斑块隐现迅速,搔痒灼热等。用方如消风散,或用路路通、蝉蜕煎汤洗浴。(5)风水用宣肺散水法。风邪与水气相搏,肺气失宣,面眼睑浮肿,兼恶寒发热,小便不利等。用方如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6)麻疹,水痘透发不畅用解肌透疹法,治方如柴葛解肌汤,或用芫荽,西河柳、红浮萍煎汤洗浴。

153(7)痹证初起用发汗通痹法。风寒湿邪侵袭筋肉关节,关节疼痛或红肿,恶寒无汗。治方如麻杏薏甘汤,防风汤,或煎成药汤熏蒸发汗,汗出痛止。(8)疮疡初起用辛散解毒法。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兼恶寒发热,脉浮数等,治方如荆防败毒散,牛蒡解肌汤,或用辛凉消散之品外敷局部。

1542、注意事项(1)禁用于里证汗法本为表证而设,表无邪而误汗,适能虚其表。若里虚用汗,阳气外散,阴肆外泄,里虚更甚.如阴血亏损而误用发汗,必阴竭血动;里实发汗,必使邪气内结,正气耗伤,导致正虚邪实难以救治之败症,《罗氏会约医镜·论忌汗》总结指出:“凡脉微、弱,弦、沉,及尺迟、无力者,以上六脉俱忌汗。再有下利清谷者,小便失禁者,咽喉干燥者,身重心悸者,及阳虚、衄血,吐血,淋家。疮家,腹中上下左右动气者,悉不可发汗。”此外,产后血虚,一般忌汗。

155(2)发汗不宜太过发汗只宜使全身微微出汗,则邪随汗解。若发汗太过,大汗淋漓。可致伤津亡阳。如《防寒论》指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少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现代医学认为,“大汗亡阳”是由于汗腺分泌亢进,体液丢失过多,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使有效血循环量降低而导致休克。

156(3)热服温复药物发汗宜热服,再辅以热粥,开水,或衣被复盖,以助发汗。(4)忌风寒冷饮发汗时腠理、开泄,若不慎风寒,则风寒乘虚而入,造成邪气复感。冷饮则收敛,腠理不能开泄,邪不能除。

157(5)应注意体质、气候、地理等条件变化阳实之体,发汗宜峻;阳虚之质,发汗宜缓。气虚者必兼益气,阴亏者必兼滋阴,老人、小儿药量宜轻,孕妇又须顾护胎气,春夏阳盛,辛温火艾宜慎;秋冬阴盛,辛凉辛寒之品不可多用。此乃《内经》“用温无犯”、“用凉无犯”之意。地势有四方高下之异,发汗当有峻缓轻重之别,高寒山区发汗宜重剂峻剂,而东南之方发汗宜用轻用缓。

158(二)吐法运用一些措施使病人声生呕吐,以达到祛邪愈病目的的治疗方法,称为吐法。吐法原为临床救急而设,如食物中毒、喉闭气阻等,一吐则毒出气通。吐法用之于某些疑难病证,往往取得出奇制胜的疗效,因而受到临床重视。但是,吐法治病,给病人产生一时性恐惧心理,再加之运用要求严格,较难掌握,所以,—吐法的临床运用日趋渐少。

1591、适应范围吐法的适应范围,从病位而言,邪在胸膈上脘:从病性而言,大多为实证、急证及某些疑难病证。(1)毒物在胃服毒自尽或误食有毒之物如农药,毒蕈等,食后时间不长,毒物尚在胃中,中毒症状尚.未大发作,此时解救方法,急用涌吐,排出胃中毒物,减少对毒物的吸收,避免产牛严重的中毒现象。若服毒已久,中毒症状明显者,涌吐之法作用甚微,应根据所服毒物采用相应的解毒方法。

160(2)宿食内停由于暴饮暴食,损伤胃气,致成宿食停滞于胃脘,疼痛拒按,呕恶嗳腐,苔腻脉滑,治用涌吐。醉酒头痛,时时欲呕,烦躁不安者,手指探吐等,吐之则安。(3)痰滞胸膈痰涎壅塞,胸膈郁闷,头目眩晕,喉间痰阻,甚则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等,涌吐其痰涎,则气机通畅。

161(4)热毒阻喉风火热毒,侵犯咽喉,致咽喉肿痛,甚至窒塞气道,呼吸急促,面唇发绀,手足厥冷,病势危笃。治疗宜急用涌吐,驱除风痰火毒,则喉道气通,危证自解。

162此外,吐法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有关病证,关键在于运用巧妙。《儒门事亲》载医案一百四十余个,其中用吐法者达百分之五十。如某妇人带下三年,白带如水,绵绵不绝,秽臭之气不可近,面黄食减,用温燥重补,带下转多。张子和诊断为热乘太阳经脉,水自高而趋下,宜先绝其上源,用吐法涌出痰水而愈。目前,治疗食物、药物中毒的洗胃方法,就是导源于吐法。

1632、注意事项(1)吐法禁忌证年老体弱,精神情绪不稳定,诸出血病证,产妇、孕妇等。一般禁用吐法。现代医学中的某些疾病如胃、及十二指溃肠疡,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肝硕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等,亦禁用吐法。(2)吐后宜忌使用吐法之后,应当宁心静卧,保持环境安静.饮食不宜过饱,禁油炸,腊肉等干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忌房事,忌忧思悲伤等不良情绪。

164(3)吐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催吐而呕吐不能止者,当根据所用吐药而选用相应的解救措施。一般因草木药物催吐而不止者,可用麝香汤解救,因石药如胆矾等涌吐不止者,可用甘草贯众汤解之;因藜芦所致者,可用葱白汤解之.吐后头眩者,一般无需处理,重者用冰水或方药治疗解救。吐后口渴者,宜适当给予水果、凉茶等饮料。

165(三)下法攻下祛邪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下法.因下法用于里实病证,能促使排便,泻下燥结,虫积,食滞,淤血,热结,寒结、水饮积聚等有形之实邪,故又称泻下法。下法临床运用比较广泛,对某些急症,只要攻下得当,往往能收到一泻而病除的效果。

1661、适应范围(1)热实内热壅盛,腹满胀痛,便秘,神昏谵语,苔黄脉实数,治宜泻火攻下,药用苦寒。(2)寒实寒凝结聚,胁腹疼痛,大便结,脉弦紧,苔白,治宜温里攻下,药用温逐。(3)燥结津液亏损,肠道干燥失濡,传导不能,燥屎内停不下,治宜润下导下,药用滋润滑下。4、气结因气机郁滞于中,结而不行,腹部高度气胀,腑气不降,一般行气无效,治宜破气攻下,药用行窜。

167(5)血淤血溢脉外,停留体内,胸腹疼痛,症瘕积聚,或在腹,或在下焦胞宫,阻滞不通,治宜攻下淤血。(6)水结水饮停留,结聚不散,或停胸中,或聚腹内,运化不去,渗利不消,治宜攻下逐水,使水饮实邪从二便排出。(7)血热热盛入血,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血等,治宜苦寒泻火,火热既平则血自循经。(8)食积宿食不化,在于肠中,吐之不出,消之不化,积滞化热,治宜攻下荡涤。(9)虫结肠内寄生虫,时走窜绞结成团,梗阻于内,致腹痛剧烈,腑气不通,治宜杀虫攻下。

1682、注意事项(1)禁用虚证虚证正气不足,攻下适伤正气,故禁用.若虚实夹杂而必用下者,当兼以扶正.(2)表证未解,不可用下法外邪所致的病证,邪已入里,但表证未解,一般不用下法,当先解表,后攻下,否则可引邪深入,伤其正气.若表里俱实,则当汗,下同用。(3)老人体弱。久病体虚,孕妇,产妇,行经期间,下法宜慎用。(4)中病即止运用下法,应严格掌握攻下用药的剂量及治疗过程,攻下不可太过,实邪一去,应停止再下。

169(四)和法和法,即和解愈病的治疗方法。历代对和法概念认识不一,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和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和肝胆脾胃的治疗方法;二是凡病不宜于汗、吐、下、温、清、补、消治法的,须用和法,其用药平和,不用太热大寒,大攻大补。

1701、适应范围(1)伤寒邪在少阳少阳,按仲景“六经”原意,乃人体阴阳之枢机,表里之交界,故为半表半里。邪入少阳,出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等,治宜和解少阳。(2)温邪留恋三焦三焦,实指少阳三焦之经,主气机升降,司水道通行。温邪留恋三焦;气机水道不通,出现寒热起伏,胸腹胀满,尿短苔腻。正如叶天士说:“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就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外感温热篇》)治宜分消上下。

171(3)湿温邪入募原募原,如薛生白说:“募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湿热篇》)邪入募原,出现憎寒壮热,胸闷呕恶,苔垢腻等,治宜透达。(4)疟疾疟邪为病,寒战高热,头痛如裂,汗出后身凉如常。治宜和解截疟。(5)热入血室妇女月经适央或适断,感寒邪乘虚袭入血室化热,出现寒热往来,入夜澹语,昼日明了等,治当和解气血。

172(6)肝胆不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气疏泄,胆气升发。肝胆失和,气机郁滞,出现胸胁苦满胀痛,心情郁郁不乐,善叹息,口苦等,治宜调和肝胆。(7)肝胃不和肝气不达,郁滞于内,横逆于胃,胃气不和而出现胸胁胀闷,呕吐不止等,治宜疏肝和胃。(8)肝脾不和肝气郁结,横逆于脾,脾运失司,出现两胁胀痛,神疲食少,腹痛肠鸣,泄泻,头痛目眩,郁怒等,治宜疏肝和脾。

1732、注意事项(1)必须要有和法的适应证,方可用之。但症侯不必具备。张仲景曾经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2)不可滥用因和法作用平稳和缓,易为认证无定见者所滥用.滥用和法,更是延误病机。当汗用汗,当下用下,有和法适应证时方可用和法。程钟龄说,“如病邪在表,来人少阳,误用柴胡,谓之引贼入门,轻则为疟,重则传入心包,渐变神昏不语之证。”(《医学心悟》)

174(五)温法温法,是指运用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或其它疗法,以温散寒邪、回复阳气的治疗大法,它包括温散肌表之外寒,温通经络之凝寒,祛除脏腑之沉寒痼冷,以及振奋或温复即将衰败之阳气等作用,是治疗寒证的一类方法。

1751、适应范围(1)表寒证诸如伤寒邪在太阳,或寒疫邪在肌表尚未化热入里,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苔薄白为特征,宜用温散;之法,解表发汗。这在汗法中已有详论,此处从田各。(2)肌肉,经络寒证指寒邪客于肌肉、经络,关节之间所出现的证候。因寒主收引,常凝滞经筋络咏,闭阻不通而产生痛证,诸如痹证、鹤滕风、腰席等,以遇寒则剧,得暧则减为特征。宜温经以逐凝寒,蠲痹而通经络,方如乌头煎之类。亦可用温针,艾灸,温熨等法。

176(3)脏腑寒证①心肺寒证主要有寒喘冷哮、心痛胸痹等病证。以肺寒为主者,治宜温肺而助宣降;以心寒为主者,冶宜温通心阳而开痹;前者方如冷哮丸、苓甘姜辛五味汤之类,或用温热之品,制成膏药,外贴肺俞、大椎等穴,后者方如瓜蒌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丸之属。

177②脾胃寒证主要有胃脘冷痛、腹中寒痛、呕吐清涎、飧泄水谷、冷痢,慢脾惊风等病症。以四肢不温,饮食不振,口不渴,舌淡苔白为特征,穴温中祛寒。内服药多用理中丸之类,外治除温针、艾灸外,亦可用温热药敷脐。③肝肾寒证主要有寒凝胁痛,劂阴头痛、寒疝、缩阴、痛经、奔豚气等病症,多伴四逆冷、舌淡苔白。法宜温通肝肾,散凝寒,逐痼冷,诸如吴茱萸汽,桂枝加桂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之类,均可选用,其它外治温法,也可考虑。

178④亡阳寒证主要指寒邪直中内脏,阴寒极盛,以致真阳即将衰亡,以心肾或脾肾阳气将脱为主。临床以四肢厥逆、咏微欲绝、神疲欲寐、冷汗淋漓、舌淡苔白滑为特征,治宜回阳救逆;温逐阴寒;方如四逆汤,回阳救急汤之类。

1792、注意事项(1)凡外感温病,或表邪化热入里,或里实热证,或脏腑虚热,温法皆在所禁。(2)凡血证,诸如吐血、鼻衄、呕血、便血、崩漏等,属于热迫液液妄行者,禁用温法。(3)凡疮、痈、疗,疖、斑、疹等属阳证者,禁用温法。(4)凡素体阴虚者,慎用温法。

180(5)使用温法要因时制宜。若盛夏用温热药,分量宜轻;隆冬用温热药,剂量可稍重。(6)使用温法也要因地制宜,大凡高寒山区之人,用温热之品时,剂量可稍重。(7)凡温热之品,性多燥烈,一般中病即止,切勿过剂。(8)服用温热药时,—般宜温服,并禁食生冷的食物。

181(六)清法能清除火热之邪,以治疗热证的方法,统称清法.它包括清解外感的温邪热毒或化热的六淫之邪,以及脏腑病变而产生的邪热,是治疗热证的基本大法。实质上,清法对热证的治疗,不仅能消除邪热病因,也能消除邪热所致的病理变化,其效用的发挥,是二者相互为用的结果。

1821、适应范围(1)外感温热病①温热类温病诸如风温、冬温、伏暑、暑温之类,一般按卫、气、营、血分证来运用清法。属卫分证者,当汗之兼清,方如银翘散;属气分证者,当清泄,方如白虎汤;属营。分证者,当透热转气以清,方如清营汤;属血分证者,当凉血散血以清,方如犀角地黄汤。

183②湿热类温病如湿温,一般按三焦分证来选用清热利湿之法。属上焦证者,宜宣化兼清,方如三仁汤:属中焦证者,宜苦辛寒凉以清,方如黄芩滑石汤;属下焦证者,宜淡渗导下以清,方如杏仁滑石汤等。③温毒类温病如大头瘟、烂喉痧之类。多用解毒清热之法,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是其代表。

184(2)疮疡肿毒主要适应于疮疡肿毒之阳证。其证以皮肤肌肉红肿、锨热疼痛及伴见全身热象为特征,有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的划分。多选用清热解毒,清热消肿、清热排脓等法,方如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之类。

185(3)脏腑热证①脏腑实热证除具有一般里热证的特征外,据邪热所在的脏腑不同,又可分为:肺热证,以身热、气粗鼻煽、咳吐稠痰,烦渴引饮、鼻衄咳血为特征,可结合肺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别采用清肺泻火、清肺化痰,清肺止血等法,用泻白散,消气化痰丸、咳血方之类。心热证,以面红烦热、口舌生疮,甚则谵语神昏;吐衄为主要表现,常用清心降火,清心开窍之法,方如黄连导赤散、安宫牛病丸等。

186肝胆热证,以头胀目赤,烦燥易怒,甚至痪疯为主要表现,宜清泻肝胆实热之法,方如泻青丸,当归芦荟丸等。脾胃热证,以消渴引饮,善肌牙龈肿烂,唇疮,呕血,便结等为主要表现,当用清脾胃热法,方如泻黄散,清胃散之类。肠热证,主要见症为便结,或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肚门灼热,或便血等,常用清汤泻热之法,方如芍药汤,承气汤之类。膀胱热证,以癃闭,小便淋漓涩,痛、尿血等为主要见症,常用清利膀胱法,方如八正散等。

187②脏腑虚热证除有热证之特征外,多伴有阴液不足的表现,以骨蒸盗汗,五心烦热,渴不欲饮,发热午后或夜间为甚为主要表现。多用清退虚热法,方如清骨散,秦艽鳖甲汤等。③脏腑热毒证诸如肺痈,肠痈等,常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法,方如苇茎汤,大黄牡丹汤等。

1882、注意事项(1)忌用于寒证由于清法大多选用苦寒性质的药物组方,每有损伤阳气之弊,大凡阳气虚衰,寒邪或阴邪内犯而有寒证之病理变化者,一般忌用清法。(2)慎用于表证外邪侵袭肌表,首当汗以发散,若误用清法或单纯运用清法,容易苦寒冰伏邪气,致邪留难解,故表证当填用清法。(3)不宜过剂久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是清法的药治核心,因其易损阳气,不可超大剂量的运用,也不可长期运用,以免脾胃受损。(4)慎用于经期妇女行经期,如非确有实热,一般填用寒凉的清法,恐其凝滞经血。

189(七)消法能消坚散结,导滞行积的治法,统称消法,包括消痰行水、去淤破气。软坚散结、消食导滞等作用,是治疗病理产物留而不去的主要治法。1、适应范围(1)气积诸如瘕。聚、腹满、疝气等气机壅结而外有形迹可观的病变,其特点是聚散无时,即时而可见其形迹、时而形迹皆无。可采用消法中破气消积、理气行滞等法,方如四磨饮子之类。

190(2)血积诸如腹中症积、肿块,肌肤淤肿毒结等,其总的特点是痛有定处,形迹不移。常用消法活血、化淤、软坚消肿之法,诸如鳖甲煎丸、血府逐淤汤之类。(3)食积为饮食不节,宿食不消所致,以脘闷腹胀,嗳腐厌食或便泻不爽为特征,宜用消食导滞之法,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4)痰积既包括有形之痰积于肺所致之咳痰等,又包括无形;之痰结于肌肤等处的瘰疬瘿瘤之类。常用消痰软坚、化痰去湿之法,方如二陈汤、消瘰丸、海藻玉壶汤等。

191(5)水积指水饮内积所致之水肿、臌胀等病症,以小便短少、全身浮肿或腹水、胸水力特征。常用利水消肿之法,诸如五苓散、已椒苈黄丸、葶苈大枣泻肺汤是其代表方。(6)湿积主要指湿邪停积体内、阻滞气机所产生的病症,临床有纳呆、胸闷、身重、脘痞、苔腻等表现。可用燥湿、利湿、化湿等法以消之,方如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之类。(7)虫积为寄生虫停留体内所产生的病症,多以腹痛时作时止,吐蛔、便蛔,或夜间肛门搔痒为主要表现,常用杀虫消积之法,方如肥儿丸、万应丸之类。

1922、注意事项(1)慎用于虚证因消法是以攻邪为主的一类治法,病情属实者,用之少碍;若属虚证,用之多损正气。故凡年老体弱、久病正亏者,不可单纯运用消法。(2)慎用于孕妇由于法消包括消积,活血化淤等具体治法,对于孕妇,用之宜慎,恐其内伤胎元,造成弊害。

193(3)宜分清病位运用消法要有不同病位的针对性,选择适宜的具体治法与方药,否则,有病之处不见有益,无病之处及受其伤。此外,运用消法要注意实中兼虚,注意与他法相合。如脾虚停痰、肾虚停水,血枯经闭等,虚实互见,不可单独用消;即使淤血内积,或痰停不化,亦不可只是见淤消淤、见痰消痰,还当注意淤与痰生成之由其与治疗的关系,或兼以理气,或兼以攻逐,方不致顾此失彼。

194(八)补法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扶助脏腑虚弱的治法,称补法。它包括补益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的亏损,补益某一脏腑或多个脏腑的虚衰,有增强体质、扶持正气、改善机体虚损:状态等作用,是治疗虚证的大法。

1951、适应范围(1)气虚证临床见症以神疲气短、体倦自汗为特征,有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之分。运用补气法,当分辨病位之不同而选择具体治法,一般以补益肺脾为主,补中益气汤是其代表。(2)血虚证临床见症以面色无华、头晕目花、唇爪淡白等为主要表现,有心血虚、肝血虚之别。治血虚证,主要以补兼心、肝两脏为主,并结合心与肝各自的生理特点来施行,代表方如四物汤之类。

196(3)阴虚证临床以唇咽干燥、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为主要表现,以肺、心、肝、肾四脏之阴亏为病变中心,治疗以滋养肾阴为要,但当据阴虚的程度,阴虚时各脏的病变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补阴方法,如心阴虚,常见心烦失眠,补心阴当兼安神,方如天王补心丹;肺阴虚多见咳逆咯血,补肺阴宦润养清降,方如百合固金汤;肝阴虚常见胁痛易怒,头晕目眩,养肝阴宜兼泄肝气,方如一贯煎;肾阳虚每有遗精腰酸、齿摇骨蒸,滋肾水官兼清虚热,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197(4)阳虚证临床以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为主要表现,以心、脾、肾三脏阳衰为主。属心阳虚者,兼见心动悸。脉结代,温补心阳要兼以复脉,可选炙甘草汤加减;属脾阳虚者,兼见呕逆飧泄,脘腹冷痛。补脾阳当兼温散中寒,方如理中丸、大小建中汤之类;属肾阳虚者,常兼见阳痿滑泄,补肾阳宜辅以温摄,方如右归丸等。(5)气血两虚证临床既有气虚见症,又有血虚见证,诸如头晕目花,心悸气短、神疲体倦、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等。自当运用气血双补之法,八珍汤是代表方。

198(6)阴阳俱虚证临床主要以肾之阴阳两虚为主,多为久病,阴虚不复累及阳气或阳衰之后继损阴精所致。治疗宜补阴与讣阳相合,不可偏颇。常以补阳之方与补阳之方兼用。

1992、注意事项(1)实证禁用这主要要求辨别虚实的真假。《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若误用补法于真实假虚证,则会助长邪势,仗其更实,变证丛生。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之戒。(2)防补留邪补法以虚证为治疗目标,但也要注意虚证兼夹实邪,形成虚实错杂之证,治疗宜攻补兼施。若单纯运用补法,就不利于邪气的祛除。如表邪未尽,过早地单独用补,则能闭门留寇。又如热病余热未净,若专于补益,忽视祛邪务尽的原则,难免不“死灰复燃”,热可再作。再如黄疸湿热未净,补之过急,常致病深难解、日久不愈。所以必须注意虚中夹实,切勿以补留邪。

200(3)注意弊过补法虽能治疗虚证,但用之不当,亦有弊端。诸如补阴血之法,多以滋腻润养之品为方,每易妨碍脾胃、呆滞消化;补阳气之法,每易滞气而动血。所以要量人适证,不可持一法而终,并注意恰当组方和掌握补法运用时间的久暂。(4)补有缓急大凡气虚至脱,失血过多,或阳衰至极,阴耗至广等虚证,用补宜速宜峻;而慢性虚弱,则宜缓以图功,因为气血阴阳的亏虚,若至衰亡之际,如不急补、峻补,则有命危之虞;而属慢性虚衰者,气血或阴阳的复元,需待时日以生长,不能求速效,故宜缓以图功。

201四、治疗手段治疗手段,是实施治疗的具体方法、途径以及采用的工具。临床治疗手段十分丰富,如药物内服、药物外用、针刺、推拿、按摩、艾灸、火罐、手术等等。

202(一)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使用药物治病的方法。多种药物配伍组成方,方因法而立,法因证出。组方的原则是君、臣、佐、使等当。《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谓之君,佐君谓之臣,应臣谓之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病症的主要方面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左右的药物。佐药分三种,佐助、佐制、反佐。使药,引经药或调和药。药物疗法,有两种途径,一是内服,二是外用。内服方药的剂型常有汤剂、丸剂、散剂等。药物外用的方法,常有洗、贴、涂、熨、熏、坐等。

203(二)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以食物为主或以食物与药物相配和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明确提出用常用食物来辅助治疗、调养疾病。“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四气五味,只是食物的性味较平,作用较缓,口感较好,病人易于接受。饮食疗法可辅助药物疗法,特别在扶证补虚、病后康复等方面,饮食疗法住有显著的优越性。

204使用饮食疗法,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辨证施食,二是讲究烹制。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性味相宜的食物配伍成方。烹制方法常有炖、焖、蒸、煮、炒、粥、药酒等,随病证需要而选用。

205(三)刺法主要指针刺法。以针为器具,在体表局部或穴位进行刺激,或刺出血,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祛邪愈病的目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载针有九种,形状各异,用途不一。针刺方法,《内经》论述颇丰,有补泻法、刺络法、缪刺法、三刺法、五刺法、九刺法、十二节刺法等。

206(四)灸法《内经》对灸法的论述不多。《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灵枢·官针》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对灸的具体方法无记载。

207(五)推法《灵枢·刺节真邪》说:“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这是用推法治高热的最早记载。

208(六)导引法《灵枢·官能》指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何谓导引,明·张介宾解释:“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血气也,病在肢节,故用此法。”

209(七)按蹻法王冰解释:“按,谓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亦从中央出也。”按蹻法,即按摩法,可用以治疗痿厥、寒热、筋病、肝痹、腹痛等多种疾病。

210(八)手术法切开排脓法,《灵枢·玉版》说:“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钅皮)锋之所取也”。(九)截肢疗法《灵枢·痈疽》说:“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211(十)放腹水法《灵枢·四时》详细记载了放腹水的手术程序和要领。原文:“徙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钅皮)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束缓则烦闷悗,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徙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程序一,选定穿刺的部位,在脐下三寸;程序二,穿刺,用(钅皮)针刺入;程序三,用筩针套入;程序四,抽出(钅皮)针,放腹水。要领一,放腹水后,立即用布带紧束腹部,以防腹水骤去所引起的烦闷;要领二,放腹水术,间日一次,不可一次放尽,直至腹水消除;要领三,配合药物治疗,防止腹水再生。“饮闭药”,即服用通闭利水之药。

212(十一)情志疗法《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了远古用祝由方法治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五志相胜法”以调整异常的情志,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灵枢·师传》有语言疏导法,辅助治疗精神情志疾病,“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志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杂病》说:“哕……大惊之,亦可已”。以突然的情志刺激,来调整因精神情志所致的病证。《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这是针刺配合语言暗示疗法。

213(十二)其他疗法《素问·缪刺论》“以竹管吹其两耳”的方法,治疗邪客经络的“尸厥”。《灵枢·杂病》“以草刺鼻”取嚏,治哕。”哕,呃逆也。

214三、治疗方法的起源原始的治病方法产生于远古人类与疾病作斗争之中,如遭受风寒侵袭疼痛时,向火取暖,揉按局部,这就是原始的治疗活动。分析历史,中医的治疗方法的起源,大致有五个方面,即石疗、火疗、酒疗、烹饪、祝由。

2151、石疗在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赖以生活、生产的工具。用石器治病,首先是破痈肿、泄脓血。用于治病的石器,形状尖锐,称为“砭石”或“箴石”。据《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礼记·内则》云:“古者以石为针,所以为刺病。”

216《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期间,骨针、竹针、木针亦用于治病。随着冶金术的发明,铜针、铁针逐渐代替了石针。因此,针刺治病的方法,起源于远古的石疗。

2172、火疗人类用火历史,至少有170万年。但在此之前,人类过着“饮血茹毛”的生食生活,肠胃疾病非常普遍。《韩非子·五蠹》追记:“上古之世……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由于火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预防疾病,而且成了治病的一种手段。如烤火以发汗祛寒;石块烧热熨局部以缓解疼痛;伤口溃烂,以火烧灼伤口,以达愈疮的目的。

218后来,人们选用一些植物的茎枝,用火点燃烧灼局部,以解除病痛。《黄帝虾(虫莫)经》所载“八木之灸”,采用的材料是松、柏、竹、桔、榆、枳、桑、枣的枝条。

219火疗发展疗木灸,木灸发展,产生了艾灸,艾灸比木灸的治疗更方便、更有效。《孟子·离娄》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灸,古又称灸焫,《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食乳,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虫芮),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所以,灸法、熨法,起源于古代的火疗。

2203、酒疗酒的产生,或属偶然,晋·江统《酒诰》载:“酒之所兴,乃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如此,不由奇方。”酒的产生,必在农业相当发达,粮食有所剩余的时代,最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酒的酿造。

221酒,古称汤液醪醴,能行气活血,初用来养生补体,后用来治病。《素问·移精变气论》就有记载。许慎《说文解字》:“醫,治病工也……从酉。”“酒所以治病也。”说明酒与医有着十分深远的渊源关系。《五十二病方》用酒入药者数十方,后世医方中常用酒入药治病。

2224、烹饪人们在食物烹饪过程中逐渐了解到食物的性味及加工技术。殷商宰相伊尹,原为厨师,对食物的烹饪很有研究,后世称之为“烹饪之祖”。《吕氏春秋·孝行览》载伊尹,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提到“伊尹以亚圣之材,采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223药物的性味配伍,是从食物的性味配伍开始的。古有“药食同源”之说。调和五味,是烹饪的基本原则。五味之间,相互配合,可烹饪出多种味美可口、对人体作用不同的食物。由于食物的烹饪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方药的配伍治病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2245、祝由在远古人类,对自然界变化的认识还处在蒙昧阶段,“神灵”主宰一切,认为人的生老病死,亦是“神灵”所为,因而产生对“神灵”的恐惧心理。后来出现了所谓能与“神灵”相通的“巫”。在当时,“巫”不但挟国政,还能“治病”,左右人们的生活。“巫”治病的方法是“祝由”。古史《世本》、《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巫的名字。《五十二病方》记载了用“祝由”治疗创伤、狂犬噬伤等十多种病证。《素问·移精变气论》追记,远古人常用祝由法治病,如原文:“余闻古之治病,惟移其精气,可祝由而已。”

225巫的祝由,纯是祈祷鬼神,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对某些因精神情志所致的疾病,或能有所减轻,但对大部分疾病是无效的。这一事实,《内经》已经认识到了,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顺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但“祝由”有其合理的内容,即心理、情志疗法。《灵枢·师传》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的心理疗法。

226据考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早于《内经》时代的医书。该书记载了52种病证的治疗方法,而无理论论述,且治疗方法简单。其治病的方法手段有药物内服、外用,有灸法,有手术等。如用盐炒热,布包熨头顶,以治风寒头痛;用雄黄、猪膏、醋调敷皮肤,治疗疥癣一类病;用堇叶咀后封涂,治疗小腿烧伤;用人发烧灰,安伤口以,以治金创伤出血。

227该书记载了三个小手术,设计巧妙。一是瓠壶复疝法,将小瓠壶挖孔,容纳疝与外阴,外用木棒扣击,使疝渐自回复。二是剖痔法,结扎痔核,割取血栓,治疗外痔。三是脬引割瘘法,先用猪尿脬纳入肛门,吹气使其胀大,再拉出病灶部位,然后用刀割去,外敷以药。由此可见,《内经》之前治病方法之大概。

228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千百万医家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逐步总结,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哲学思想的不断渗透,使原来的治疗经验,逐步上升为治疗理论。

229《黄帝内经》集以前医学之大成,对整个医学理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和提高。毫无疑问,治疗学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整理和提高。与藏象理论、经络理论等理论体系一样,治疗学理论也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之充实、为之发展,特别是在各科病证的论治方面,研究得更加深入,理论更趋完善。

230治疗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发展,至今仍未停止,它必将随着中医科学乃至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而渐趋完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