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

ID:8246982

大小:10.5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3-13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_第1页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_第2页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_第3页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_第4页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大内镜下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大肠病变主要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但因其较高漏诊率已逐渐被放大染色内镜取代,染色放大内镜通过观察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Pitpattern)及微血管形态(Capillarypattern)判断病变性质,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肠早期肿瘤或异型增生的发生往往伴有黏膜表浅血管结构的改变,如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异常增生等毛细血管的形态及新生血管的发现是诊断早期大肠肿瘤的关键大肠病变内镜诊断体系普通内镜------发现病变和异常征象染色内镜------确定是否有病变和

2、病变范围放大内镜-----根据病变表面结构特征确定病变性质染色+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病变深度及性质NBI普通光影像NBI+Zoom染色+Zoom传统色素内镜缺陷操作耗时、繁琐染色不匀,技术要求高易受消化道黏液影响染色剂副作用对毛细血管分辨欠佳为克服传统色素内镜缺陷,随着电子光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电子染色内镜应运而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清晰地观察到黏膜的细微血管形态,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有利于提高消化道异型增生和早期肿瘤的诊断率是目前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断的最新、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电子染色

3、电子染色是在应用光学成像技术基础上色素染色,显示一些黏膜微小结构或血管,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是NBI及FICE模拟电子染色(窄带成像和分光成像技术)窄带成像NBI(narrowbandingimaging)富士能電子分光技術FICE(FujiIntelligentChromoEndoscope)NarrowBandImaging(NBI)NBI是一种利用窄带光波的成像技术,它能够强调血管和粘膜表面的细微变化。原理:使用窄带光(415nm的蓝光,540nm绿光)415nm蓝光及540nm绿光:消化管粘膜中

4、血管内的血色素有很强的吸收,强调血管415nm蓝光:在粘膜表面产生强反射形成的鲜明对比,强调粘膜微细结构。限制透射深度----狭窄带成像系统,以充分显示粘膜浅层的毛细血管深层浅层415415540605445500(nm)(nm)特点:血管形态和粘膜构造被清晰地展现出来粘膜表面血管显示为褐色,粘膜下层的血管显示为青色粘膜表面血管强调普通光观察NBI影像强调粘膜表层毛细血管或细微结构形态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分型正常结肠黏膜的微血管正常结肠黏膜的微血管以蜂窝状(honeycombpattern)

5、形态围绕在黏膜腺体周围,这些血管的直径约为8.6±1.8--12.4±1.9um,从盲肠到直肠都能看到这样的基本形态,SANO等将这种血管形态称为meshedcapillary(MC)SANO等将NBI结合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黏膜微血管(CapillaryPatternCP)分为三型:I型:微血管排列规则,血管呈浅褐色,无树枝状血管网,见于正常结肠黏膜和增生性息肉II型:微血管密度较为稀松,血管结构类似正常黏膜,但血管较长较粗,见于结肠腺瘤性病灶III型:微血管明显增长增粗,密度增加,伴有分支、弯曲和不

6、规则改变,有深褐色的树枝状血管网及许多深绿色血管,部分血管网破坏多见结肠癌Nakiyashi等采用NBI合并放大内镜观察了早期胃癌病灶的微血管变化,并且比较了分化良好型与未分化型腺癌微血管变化的不同,发现分化良好的早期胃腺癌其微血管形态仍然较为规则,而未分化癌的微血管紊乱、呈螺旋形。粘膜肌层上皮层粘膜下层Inoue和Yoshida等的研究指出,采用NBI合并放大内镜可显示鳞状上皮IPCL(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papillarycapillaryLoop)的形态学变化

7、,并有助于诊断食管鳞癌和判断其浸润深度,从而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Ⅰ型(正常上皮型):微细而直行、大小一致、颜色均匀。Ⅱ型(食管炎症型):轻微的扩张和延长。Ⅲ型(中度异常型):轻微不规则或分支。Ⅳ型(异型):出现扩张、蛇形、口径不同、形状不均等4种因素中3种以内的变化,血管异型和m1多见。Ⅴ型(癌型):失去正常形态,出现扩张、蛇形、口径不同、形状不均等4种变化,m2,m3,sm癌多见。放大观察IPCL形态YasushiSano通过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大肠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有无MC(meshed

8、browncapillary)判别病变瘤性非瘤性,结果发现其总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3%(143/150),96.4%(107/111)and92.3%(36/39).YasushiSano,etal.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2006no.5TogashiK通过NBI与传统普通肠镜、色素放大内镜检查微血管形态分型,探讨三种方式对小于5mm的大肠病变判别病变瘤性非瘤性准确性.NBI通过血管形态分型对大肠小病变瘤性判断敏感性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