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

ID:8250873

大小:1.0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3-13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_第1页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_第2页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_第3页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_第4页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诊断学基础》重点08康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诊断学基础》复习资料之零八康复专用定制版《诊断学基础》重点内容第一篇症状诊断第一章常见症状1.发热发生机制:(P8)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等内生致热原:自身产生的发热激活物激活白细胞中的内生致热原。2.发热的病因(P9)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

2、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3.发热的临床分度(P10),按发热的高低分为:低热(37.5C—38C度)中等热(38.1C—39C度)高热(39.1C—41C度)超高热(41C度以上)4.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常见热型:(P11)1.嵇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度。(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驰张热:体温常在39C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

3、范围超过2C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C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布鲁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C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核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结核病

4、、风湿热、支气管肺炎)27祝愿大家在所有的测试中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诊断学基础》复习资料之零八康复专用定制版1.头痛的问诊要点:(P15)要点:1、分类:急性头痛;亚急性头痛;慢性头痛2、头痛特点:部位、性质、程度、发生的时间与规律、加重或缓解的因素3、头痛的伴随症状:发热、呕吐、眩晕、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癫痫、视力障碍。2.咯血与呕血区别:(P24)鉴别咯血呕血病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色鲜红棕黑或暗红,有时

5、鲜红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反应碱性酸性黑便除非咽下血液,否则没有有,可在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出血后痰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3.三种肺源性呼吸困难表现:(P27)鉴别要点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和阻塞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狭窄,呼气时气流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阻力增大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主要表现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三凹征)呼气显著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呼气和吸

6、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浅而快伴随症状常伴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呼气性喘鸣音伴有广泛哮鸣音常伴有呼吸音异常(减弱或消失)临床表现喉部疾患,如喉水肿;气管疾病,如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不张;大块肺梗死,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27祝愿大家在所有的测试中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诊断学基础》复习资料之零八康复专用定制版1.心源性呼吸困难:(P27)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②端坐呼吸:平卧时

7、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全身性水肿:(P35)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源性、其他。27祝愿大家在所有的测试中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诊断学基础》复习资料之零八康复专用定制版1.黄疸的定义(P43):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增高达34.2m

8、mol/L以上(2.0mg/dl),皮肤、巩膜、黏膜、体液及其它组织黄染,称为显性黄疸。2.三种黄疸的鉴别(P47)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病史有溶血因素可查和类似病史(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肝炎接触史,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