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

ID:8256901

大小:2.3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3-14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_第1页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_第2页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_第3页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_第4页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护内容青光眼滤过手术伤口的愈合过程房水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作用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临床特征有利于滤过泡形成的临床因素一、青光眼滤过手术伤口的愈合过程正常结膜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房水流出通道的建立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形成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瘢痕化导致房水排出通道受阻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延伸和增殖基质重建和新ECM(黄线)沉积滤过泡区域巨噬细胞和PMNs的浸润止血反应、炎症、细胞增殖和重构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主要现象:止血反应:损伤后,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并激活了凝血的级联反应炎症:同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聚集到损伤区域增生:包括上皮再生

2、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并伴随纤维原细胞,角化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从邻近组织迁移到损伤区域重塑:组织发生重塑并形成瘢痕组织原始房水缺少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术后由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血浆蛋白营养物会被释放入房水中原始房水中存在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物4二、房水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作用解剖与生理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青光眼类型多次青光眼滤过手术5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解剖与生理因素术后上巩膜及结膜下组织的愈合反应与变化(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结膜下纤维化)——重要作用眼内并发症晶状体、虹膜、玻璃体或睫状体脱出阻塞滤过口巩膜或角膜后弹力膜残留物使进入前房的瘘道开口不足炎症(葡萄膜炎继

3、发青光眼、结膜长期炎症、长期滴用眼药所引起的炎症充血—卢美根、苏为坦、阿法根)出血解决方案:①仔细的手术操作;②做足够大的虹膜根部切除;③控制炎症;④停用易引起结膜充血的药物6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年轻患者球筋膜较厚,伤口愈合反应旺盛,成功率低于高龄患者滤过手术成功率:>30岁,83%;<30岁,44%种族黑人滤过手术容易失败(过度的伤口愈合反应)7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青光眼的类型发育性青光眼(中胚叶发育不良、Sturge-Weber综合征、先天性风疹、原发性幼儿青光眼、无虹膜及伴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小角膜)——35%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炎性青光眼、曾行眼部手术后

4、)——48%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3%8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青光眼的类型(举例)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玻璃体内释放成纤维细胞激发剂解决方案:去除玻璃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中分离球结膜和虹膜切除时出血,刺激术后形成瘢痕——重要原因巩膜切除的内口被来自虹膜的纤维血管增殖膜堵塞血-房水屏障破坏,血浆蛋白异常渗出解决方案:术中对虹膜和睫状突进行局部烧灼,充分止血术前全视网膜光凝、控制炎症9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多次青光眼滤过手术反复手术增加炎症反应原有的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因素10三、影响滤过泡形成的因素临床组织病理学观察功能性滤过泡结膜下结缔组织排列疏松,结膜上皮下清亮间隙,相当

5、于球结膜的微水囊泡失败滤过泡正常结膜上皮下有异常增厚、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其内有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包裹性囊样滤过泡致密的薄而几乎无血管的膜,由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纤维组织薄片组成。滤过泡的囊样间隙衬有无细胞物质,它是由纤维蛋白所组成,而不是由表层上皮形成囊泡。11四、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临床特征滤过手术后房水的外流通道经结膜上皮进入泪膜直接被上皮下结缔组织中的血管吸收结膜下和上巩膜的胶原纤维与房水直接接触后可发生降解,有助于形成薄壁多囊的滤过泡。毛细血管切断后,内皮细胞层增生形成吻合管道,并与深部巩膜静脉丛沟通(可解释术后虽然没有可见的滤过,但眼压仍能控制)房水经结膜淋巴系统外流12四、

6、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临床特征滤过泡的临床分类I型(薄壁微囊型)滤过泡:薄壁无血管、多形微囊状,具有最好的滤过效应。II型(弥散扁平型)滤过泡:扁平、弥散、苍白的结膜,相对厚壁,可有良好的滤过作用,且安全不易破漏。III型(瘢痕型)滤过泡:无滤过泡或微隆起充血的球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紧紧地粘连于其下的上巩膜组织;呈增厚,相对较多血管的外观;属失败的滤过泡。IV型(包裹型)滤过泡:局限圆顶状,囊肿样增生,成为致密的球筋膜空腔,无滤过功能,称包裹性囊样滤过泡;为一型的失败滤过泡。13四、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临床特征14四、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临床特征滤过泡的临床分类I型(薄壁微囊型

7、)滤过泡:薄壁无血管、多形微囊状,具有最好的滤过效应。II型(弥散扁平型)滤过泡:扁平、弥散、苍白的结膜,相对厚壁,可有良好的滤过作用,且安全不易破漏。III型(瘢痕型)滤过泡:无滤过泡或微隆起充血的球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紧紧地粘连于其下的上巩膜组织;呈增厚,相对较多血管的外观;属失败的滤过泡。IV型(包裹型)滤过泡:局限圆顶状,囊肿样增生,成为致密的球筋膜空腔,无滤过功能,称包裹性囊样滤过泡;为一型的失败滤过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