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

ID:8257397

大小:80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3-14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1页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2页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3页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4页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股骨干骨折 护理查房患者病情2床,李素贞,女,90岁。患者于6月17日右股骨扭伤后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1小时于14:17入骨泌科治疗,拍片示:右股骨干骨折。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6月25日9:30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切复植骨内固定术,手术顺利。13:25入我室继续治疗。神志清楚,右股骨切口内负压引流管两根,保留通畅,流出血性液,妥善固定,保持负压吸引,切口无渗血,患肢末梢血运良好,给予面罩供氧(5L/min)、心电监护应用,输B型RH+红细胞悬液4U,无不良反应。现患肢肿胀,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加强患肢功能

2、锻炼和心理护理。今给予护理教学查房。学习目标了解股骨骨折相关知识了解骨不连相关知识了解骨移植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骨干。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凸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股骨骨折分型图一:股骨干上1/3骨折图二:股骨干中1/3骨折图三:股骨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远断端

3、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病因直接暴力:横断、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螺旋形、斜形骨折儿童受伤:青枝骨折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股骨干骨折多由于严重的外伤引起,出血量可达1000~1500毫升。如系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可能更大,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休克的表现可能更明显。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应首先测量血压并严密动态观察,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临床表现2.局部表现可具有骨折的共性症状,包括疼痛、局部肿胀、成角畸形、异常活动、肢体功能受限及纵向叩击痛或骨擦

4、音。除此而外,应根据肢体的外部畸形情况初步判断骨折的部位,特别是下肢远端外旋位时,注意勿与粗隆间骨折等髋部损伤的表现相混淆,有时可能是两种损伤同时存在。如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足背动脉可无搏动或搏动轻微,伤肢有循环异常的表现,可有浅感觉异常或远端被支配肌肉肌力异常。治疗1.非手术疗法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治疗(1)悬吊牵引法用于4~5岁以内儿童。

5、将两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罗索氏牵引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行皮

6、肤牵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引复位。(3)平衡牵引法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或斯氏针)。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做平衡牵引,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治疗治疗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①牵引失败,②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触,或不能维持对位,检查时无骨擦音;③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者,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④骨

7、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治疗(2)手术方法①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闭合法较开放损伤小,出血少,不破坏骨折端的血液供给,有利于骨折愈合;②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目前多采用加压钢板活动。有关股骨干骨折手术及内固定材料选择,要严重掌握适应证,不可滥用。要力求手术成功,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治疗治疗3.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开放复位,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并应常规植骨以利骨折愈合。骨移植骨移植术是取皮质骨板固定于两段病骨上,促使骨愈合的

8、手术。皮质骨板坚硬,临床多用以治疗长管骨骨干的骨折不愈合,骨干缺损以及关节融合手术时的关节外植骨。作用1.刺激成骨作用2.桥梁作用 如骨有缺损,其间隙必然会有骨膜萎陷和瘢痕形成,阻碍骨的连接。如在骨缺损两端之间填充植骨,可以撑开骨膜,充当桥梁,使承受骨的成骨细胞从移植骨的两端同时进行爬行代替,最后融合成一块完整的骨骼。3.内固定作用 硬的皮质骨可以修成板状,或修成柱状插入病骨两端。用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