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病变ppt课件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

ID:8266575

大小:303.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15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_第1页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_第2页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_第3页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_第4页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肠黑病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肠黑病变一、定义结肠黑变病(MC)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其色素沉着主要与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有关。二、病因1)与泻药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数认为,MC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主要是蒽醌累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波希鼠李皮等。其他如二苯甲烷类泻药(如便塞停)、果导、芦荟、硫酸镁、麻仁胶囊等也有引起此病的报道。2)与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有人认为MC是发生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使结肠上皮受损,凋亡的细胞核细胞碎片被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经消化后的残余物形成脂褐质样一般的物质,使肠粘膜呈脂褐质

2、外观,且发现凋亡上皮细胞的数量与MC程度呈正相关。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与上皮细胞凋亡有关。故还需进一步研究。3)部分慢性炎症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导致MC的另一个因素,有报道部分合并MC的病人均无服泻药史,其中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4)与便秘有关:有发现无服泻药的MC病人也发生了黑变病,经治疗排便正常后结肠黑变均有减轻趋势,提示了便秘本身可能是引起MC的一个重要因素。5)其他:如慢性腹泻、腹部枪击伤后引起MC均有报道。三、临床表现结肠黑变病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可能与黑变病侵犯结肠神经丛,使黏膜内神经

3、丛产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肠功能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有关。少数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偶见水肿性结肠狭窄。较多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四、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正常,少数患者可有低钠、低钾、低钙。2、其他辅助检查:(1)肠镜检查结肠黑变病的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皮状改变,可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可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息肉隆起,个别病例黏膜无明显着色,而于乙状结肠的息肉活检意外证实为MC。根据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2)MC分为Ⅲ度Ⅰ度呈浅黑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

4、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较局限,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Ⅱ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Ⅲ度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见,此种表现多见于全结肠型。从病变发生的部位来看,如病变局限则多见于近段结肠,严重时可累及全结肠。五、治疗对MC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MC的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因此,建

5、议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以及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缓解便秘,可减少MC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对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等一些可能引起黑变病的原因应给予治疗,如行直肠前突修补、内套固定术等。对于已经确诊为MC的患者,要定期随访肠镜,及时发现伴发的结肠息肉、腺瘤及结肠癌,早期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切或手术根除治疗。但对无服用泻药史而有本病者,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六、护理措施:1、饮食指导: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

6、,以及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肠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