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ID:8272946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15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1页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2页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3页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4页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飨xiǎng险衅xìn终鲜兄弟xiǎn覆校无疑jiào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ǎngB亟qì逋慢bū茕茕独立qióng请以遗之wèi范增数目项王shùC傥tǎng封识zhì过蒙拔擢zhuó放失旧闻shí度我至等中duóD暱nì庐冢zhǒng除臣洗马xǐ施及庄公yì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误字的一组是A郁结从俗浮沉戮力孝子不溃,永锡尔类B曼辞除臣洗马丐取茕茕独立,形影相吊C滋蔓日薄西山瑰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D切峻夙遭闵凶臧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

2、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人称焉。盖文王拘而《周易》;仲尼厄而《春秋》;屈原,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蜀,世传《吕览》;韩非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非也。A作演流放降囚B演作流放迁困C演作放逐迁囚D作演放逐降困二、古诗文阅读(3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4~8题。记棚民事[清]梅曾亮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②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

3、,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

4、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注]①梅曾亮(1786~1856),清代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②棚民,指失去土地的流民。行状: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4.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佐稻粱。佐:重视,补充B.攻苦茹淡:茹淡,吃没有滋味的东西。C.皆溺于龙脉风水溺危害。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利害偏义复词,这里专指“利”。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余览其说而是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B则吾盖未得其术也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C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石之铿

5、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亦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而并不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而开山又易水土流失。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认为开垦荒山有利的一组是()(3分)①以佐稻粱②高田犹受其浸溉③可以息事④地无遗利⑤沙石随下⑥山田之

6、水无继者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8、翻译(7分)(1)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锐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西楼子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4分)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10、默写。(任选三句作答,每句2分,共6分)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⑵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⑶潮平两岸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