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

ID:8332561

大小:11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0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_第1页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_第2页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_第3页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化发展对建筑的影响(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西建筑文化摘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建筑就是文明发展的象征。建筑业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发展史。各个时期的文化对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就是文明的产物。建筑就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建筑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文化的发展。主题词:文化发展(culture′develop)建筑(architecture)影响(effect)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一个时代对比另一个一个时代,各个时代都在继承了上一个时代的文明的同时,自己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物也是一样,各个时代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会符合当代的文化特征。对比上一个时代来说建筑风格、技术、材料等都会继承上一个时代的优点,并且还会有自己

2、的更新,自己时代的艺术风格。因此文化和建筑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分离而又彼此统一。一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发展史就是文明的发展史。人类要赖以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因此人类要发展,就得解决“住”的问题。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同的部落他们有不同的居住方式,例如中国猿人,他们居住的洞穴就在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东侧,东临小河。他们主要以狩猎为主。这样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并且能用大自然中存在材料建造一些简单的设施。由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后,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氏族。氏族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当氏族定居下来后,就出现了房屋。他们由简单的运用自然的洞穴,发展为运

3、用大自然中现存的树枝和泥土有选择的搭建一些建筑物用来遮风避雨。这就是文化的发展指导建筑。建筑必然会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能在建筑上得到体现。世界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都包含对自然的崇拜,因此建筑物上有时都有他们崇拜的图腾像;都包含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到其他物种的伤害或者其他种族对他们的掠夺,因此他们都有自己的建筑方式,例如中国的长城,还有客家围屋,西方的古堡式建筑等。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敌人而建造的一些建筑。这些建筑在当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生活的安定。客家围物的种类包括园形的围屋和方形的围屋,因此她符合中国传统的“天的方圆”之说。符合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又如西方的古罗马式建筑,哥特式

4、建筑和东方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的代表有神庙,道观,教堂,广场和雕像等。他们都是象征着对图腾,对神的崇拜。它们形成了一部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建筑文化史。时至今日我们科学技术的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建筑都不能逾越文化对我们的指导。因此各种文化后都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历史,雨果说过建筑是交响乐,是诗。这是对文化与建筑的最好的诠释。二文化决定建筑风格世界的建筑在现代建筑出现之前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东方建筑和西方建筑。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东西方建筑风格的不同。东方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村庄诞生在东方。古代东方人在脱离野蛮之路,向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东方的建筑风格是发源

5、于古代埃及和西亚,以中国为中心并向外延伸同时包含日本和韩国等地。与他们并存的有两种特殊的形式,即伊斯兰建筑和印度建筑,但是印度建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由于种种的原因而并没有占到主要的地位。伊斯兰建筑则占有了很大的地位。然而中国等地区的建筑则是在独立发展中形成的。例如中国建筑的发展是在长期的历史的变迁中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以前的优良风格而逐渐成熟。中国进入奴隶时代后,在皇室建筑中出现了一些高大的城墙建筑,这些建筑主要以夯土为主要的方式而建造起来的。至此建筑方式由简单的木架结构经过商、周时期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主要方式。进入战国时代,由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物变得越来越高大,所以建筑方面也得到了进

6、一步的发展。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建筑更是令古今瞩目,其中包括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就开始修建的长城,在现在我们还可以亲见其雄伟壮观的身影;还有之后修建的阿房宫,据史料记载其高大雄伟,穷奢极侈。目前在在西安西北的阿房村还存其主殿遗址。再次就是秦始皇陵,在现今的骊山处由3层方形夯土台叠置而成。下层台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逐渐向上斜收,3层共高43米。陵墓的周围还有内外两重墙垣,内垣周长2.5公里,外垣周长6.3公里。在汉代时,木制结构发展基本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由了发展,迭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发展已经形成。当时斗拱以使用普片,虽然形式不式很统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起到了保护墙体和木制结

7、构的作用。在汉代仍然喜欢高台建筑,这主要是表现皇权的特有性和皇威的不容侵犯。例如未央宫就是利用龙首山岗地,削成高台,为宫殿的台基。同时陶质建筑材料逐步提高了质量,增加了品种,同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木结构和石作以及装饰雕刻技术的发展,从而古代建筑的若干特点在汉代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佛寺和佛塔的建筑艺术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据史料记载,光是在建康城中就有500多座。石窟寺的发展也是在这个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