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ID:83537787

大小:1.36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170****7781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1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2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3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4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5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6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7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8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9页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水利工程概论第二讲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8/1/20231

1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灵渠8/1/20232

2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1、芍陂2、都江堰3、灵渠4、郑国渠5、木兰陂6、黄河大堤7、鱼鳞石塘8、浮山堰8/1/20233

31、我国最早的水库--芍陂que4bei1淠水又西北分为二水芍陂出焉《水经注》卷328/1/20234

41、我国最早的水库--芍陂que4bei1(庐江)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后汉书•循吏传》李贤注:“陂在寿州安丰县东,陂径百里,灌田万顷。”8/1/20235

5芍陂这是一座在2600年前修建的真正意义上的灌溉蓄水库。主持其事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孙叔敖。孙叔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他主持修建芍陂工程。“芍”是地名,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陂”就是蓄水库的意思。芍陂位于大别山麓,这里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只有北面较低,向淮河倾斜。8/1/20236

6孙叔敖根据地形特点,组织人力兴建蓄水库,将从三面流泄下来的溪水,汇集在低洼的芍陂中,而在出口处修了5座“水门”,用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泄放,水消则关门蓄水,这实际上就是一座石质的闸坝,其运用原理已与现代的蓄水库相符了。芍陂建成后灌田万顷,粮食大丰收,楚国国力也因此而增强。芍陂经历代维护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改名为“安丰塘”,现在仍是安徽省深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国务院确定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芍陂8/1/20237

7安丰塘8/1/20238

8安丰塘8/1/20239

9安丰塘8/1/202310

10芍陂8/1/202311

11安丰塘原周长有60公里。为纪念孙叔敖,北堤外建有孙公祠。现存殿宇、碑库各3间,石刻19块,碑文记述芍陂地理位置、水源、灌区分布、用水规划及历代整修情况。如今的安丰塘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灌溉着江淮大地420平方公里良田,堤坝内坡由石块铺砌,塘内烟波浩渺,堤岸绿柳成荫。8/1/202312

12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泯江上游。春秋战国时,成都地区有一个蜀国,后来北方的秦国日益强大,征服了蜀国。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经过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在前人的基础上建成。分水工程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而成,将肆虐的岷江分为内外两股,化害为利,兼具泄洪与灌溉两大功能。如今,都江堰经过改造、扩建,现已有大小3万多条灌溉渠道,灌溉着成都平原及周边丘陵地区40多个县、市。2、都江堰(公元前270-256年)8/1/202313

13渠首工程位于岷江中、上游交界处,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鱼嘴是岷江江心的分水堤坝,形如鱼嘴,伸入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水则通过宝瓶口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千万亩农田。宝瓶口由人工开凿,进水口仅有10多米宽,控制内江水量。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洪水期间涌入内江多余的水量和泥沙可从这里自动排出外江。8/1/202314

14渠首工程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飞沙堰泄洪排沙的有机配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使内外江的水量始终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时内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时外江四成,内江六成,保证灌区既有足够的水源,又不至于发生水灾。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也感叹道:“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渠首工程8/1/202315

15都江堰8/1/202316

16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外江内江飞沙堰8/1/202317

178/1/202318

18汶川地震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影响都江堰3大工程之一的鱼嘴裂缝。一个碑倒了。伏龙观的瓦掉了不少二王庙跨了一些但是其还能发挥灌溉作用。8/1/202319

19都江堰“鱼嘴”分水堤震后出现裂缝8/1/202320

20石碑被地震损毁8/1/202321

21二王庙垮塌伏龙观变形8/1/202322

223、灵渠(公元前220-214年)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桂林之北70公里。它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渠道,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于祖国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中,隔着崇嶂叠岭的南岭山脉,要沟通它们谈何容易。灵渠做到了这点,其巧妙的规划和高超的建筑技术至今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长江上的船只经湘江,穿灵渠,入漓江,进珠江。8/1/202323

23长江8/1/202324

24当初修建灵渠是为了军输需要。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了最后一个敌手齐国,为了完全统一全国,派了尉屠睢率兵五十万向南越(居住在南岭山脉以南的越人)进军。但这里都是重峦叠嶂、森林茂密,进军和后勤供应十分困难。于是秦王朝决定派史禄“凿渠运粮”。8/1/202325

25史禄到南岭后,经过实地反复考察,找到南岭山脉最低洼口兴安县。其东,湘江向东北流入长江,其西,漓江向西南流入珠江。湘江的上源与漓江支流始安水最近处只隔1.7公里,中间仅隔一座高二三十米、宽三五百米的太史庙山。史禄经过周密计划,调用兵卒数十万,花了5年时间,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成了灵渠。于是长江上的船只经湘江,穿灵渠,入漓江,进珠江。直到京广、湘桂等铁路通车前,在长达2100年的时间里,灵渠一直成为南北交通要道。8/1/202326

26灵渠的设计相当复杂。由于年代久远,史禄最初开创的灵渠工程设施细节已不能查考清楚。但从经过以后不断维修改进的现存体系中探索,也可推测出大致格局。首先,他凿通了太史庙山,使湘江和漓江具备了沟通的条件。这条渠道现称南渠,从渠道开始到注人漓江的灵河口止,全长33公里,工程浩大。灵渠的设计大致格局8/1/202327

27其次,也是更困难的是:始安水水位比湘江水位要高出5~6米,流量则比湘江少得多。要完成通航任务,必须把湘江水位抬高6米,才能使湘江水源源不断流向始安水,但又不能过量。为此,设计者在湘江中的合适部位,用巨石修建了一座人字形的(尖嘴凸向上游)拦水坝,一方面抬高湘江水位,一方面将湘江来水一分为二,南侧的流量引入南第进漓江,北侧的流量另沿新开的北渠绕道流入原湘江。8/1/202328

28这座很有特色的拦水坝北面一翼称为大天平,南面一翼称为小天平,在尖嘴处还设有一个分水“烨嘴”。在枯水期,湘江上游来水自动按合适比例分别流向南北两渠,满足通航需要。洪水期间,多余水量可在天平顶上自行溢流,泄入湘江故道。天平形式和顶部高程的确定以及与分水体嘴的配合,达到极高的科学水平,估计是经过多次实践调整才最后定型的。8/1/202329

29要使船只从湘江经过北渠、南渠进入漓水,还必须保持两条渠道有合适的坡度。由于湘江水位已被大小天平抬高6米,所以在开挖北渠时,故意将它挖得婉蜒曲折,以减缓坡度,便于航行。南渠过了分水岭后,河道穿行于山区,坡陡流急,因此沿渠在水浅流急处设置了许多斗门,船队来到时,先在斗门处挡住河水,抬高水位,船队驶入后再放水下行。宋代已发展到上下斗门同时运用,这和现代船闸原理一样,比欧洲船闸的出现早了七八百年。8/1/202330

30史禄等人在测量设备和技术十分落后、统一战争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是怎么选择湘漓两水相距最近、水位相差不大。分水岭又不高的地方,并十分科学地完成灵渠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实在是个谜。灵渠建成后,历代经过30多次整修改造,为人民服务了2200年。1949年后,由于已不需要它通航,经过全面整修后,灵渠成为一座服务于灌溉、城市供水和旅游的综合水利工程。8/1/202331

318/1/202332

32灵渠渠首8/1/202333

33大小天平8/1/202334

34灵渠秦堤8/1/202335

358/1/202336

364、郑国渠(公元前246-236年)“疲秦之计”变成“强秦之策”最失败的间谍计划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去说服秦国兴修水利。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据史学家估计,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的军粮。公元前230年,秦军直指韩国。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变成强秦之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最后决战一拉开,韩国就灰飞烟灭了。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8/1/202337

37郑国渠8/1/202338

385、福建莆田木兰陂福建莆田县木兰溪上的木兰陂,因为这是一个“民办工程”。木兰溪全长100多公里,在莆田县入海。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4年)长乐女子钱四娘看到当地干旱缺水,百姓贫困不堪,毅然变卖家产,在木兰溪上修建工程,造福一方。钱四娘和工匠们察看了木兰溪上下游地势,选择较上游的将军岩作为堰址(这可能是个失误,因为该处溪窄坡陡流急,并非好堰址)。钱四娘与民工们艰苦搏斗,建成了拦河坝,但竣工之日,恰逢山水暴发,大堰被冲毁,钱四娘也被洪水吞没捐躯。8/1/202339

39她的高尚情操鼓舞了人们,同乡林从世又继续领导施工,并将堰址下移到温泉口。但因离海太近,大堰又被海潮冲垮。至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由侯官人李宏和僧人冯智日主持,在上两次坝址的中间选择了溪流宽缓的木兰山下第三次修建,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完工,已是钱四娘牺牲后的16年了。木兰陂8/1/202340

40木兰陂工程由拦河坝、渠道进水口、冲沙闸和导水墙组成,堰长232米,高7.25米,上设闸32孔,修建渠道数十里。灌田号万顷,沿用900年。现在木兰陂蓄水3000万立方米,灌田20多万亩,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木兰陂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陂旁有庙祭祀钱四娘、李宏等人。庙外黛山碧水,景色绚丽,春夏涨水之时,溪水漫陂入海,蔚为壮观,“木兰春涨”成为旅游胜景。木兰陂8/1/202341

41木兰陂8/1/202342

42木兰陂8/1/202343

43木兰陂8/1/202344

446、黄河大堤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余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8/1/202345

45黄河河水灌溉着两岸广大土地,孕育出中华文明,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母亲河。可是黄河又是一条著名的灾难河,数千年来黄水泛滥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母亲河---灾难河8/1/202346

46黄土高原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8/1/202347

47黄河的沙量之多、含沙量之大属世界之冠1立方米水中所含的悬移质泥沙的重量称为含沙量。黄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5千克/立方米,而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9千克/立方米;是长江平均含沙量的近30倍。宜昌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5.3亿吨,其中悬移质5.21亿吨、卵石推移质75.8万吨、沙砾推移质862.2万吨;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长江流入东海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560亿立方米)。而黄河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是16亿吨,是长江年平均输沙量的3倍;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60亿立方米,仅及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八分之一。8/1/202348

48在人类的围堵下,黄河也许会在设定的范围内稳定奔流一段时间,但由于上游泥沙源源而下,河道不断淤高,两岸大堤被迫也加高,形成“水涨船高”的恶性循环,最后河床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悬河”。恶性循环的结果,在发生特大洪水时,滚滚狂洪终将摧毁束缚她的大堤,扑向两岸,横扫一切,泛滥成灾,并自然地形成新的河道,人们如无法迫使她回归故道,就只能在新河道两侧再次修堤约束,进行新的恶性循环。这样周而复始,就在黄淮海平原上留下许多黄河故道和大堤遗迹。地上悬河、黄河改道8/1/202349

49为了适应黄河的特性,黄河大堤的布置和构造是十分复杂的。明朝潘季驯将黄河堤分为几类。最主要的建筑物当然是两岸的防洪大堤,这是防御洪水稳定河道的主堤。由于洪水流量巨大,两岸大堤不能紧靠河槽修筑,要建在远离河槽的滩地上,两岸大堤相距一般有2~3公里,最宽处可达10多公里。大堤的断面尺寸很大,明清时规定顶宽7米(现在又有所加大),两侧的边坡约1:3。堤高一般为3~5米,高的地方可达10米甚至14米。黄河大堤8/1/202350

50黄河大堤8/1/202351

51黄河大堤8/1/202352

52水上长城——黄河大堤为管束住滚滚东流的河水,北岸自孟县以下,南岸自郑州铁桥以下,除了个别河段傍依山麓外,两岸皆筑有大提,现在黄河下游两岸防洪堤总长已达1538公里,犹如“水上长城”。8/1/202353

53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明代浙江水利签事黄光升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海盐创建了“五纵五横桩基鱼鳞石塘”的模式。这种石塘,以木桩固基,条石纵横相间砌筑,增加塘身断面尺寸和重量,使塘身更加稳定。清代进一步完善并规范了这种鱼鳞大石塘结构。当时由于水势北趋,北岸告紧。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浙江巡抚朱拭在海宁老盐仓海岸创筑鱼鳞石塘,正式规定为:塘身一般为18层,每层用厚1尺、宽1尺2寸、长约5尺的条石“丁顺间砌”,总高1丈8尺,顶宽4尺5寸,底宽1丈2尺。从第2层到17层,每层靠海测缩进4寸,内收1寸;7、鱼鳞石塘8/1/202354

54每丈塘身用石料约17立方米,重47吨以上,用糯米汁油灰灌缝,嵌扣铁锅、铁锭都有一定规格;塘基密布梅花桩和马牙桩,上筑三合土,然后再砌塘身;为了保护塘基,在塘脚前平砌条石的“坦水”(护坦)。这种海塘设计合理,抗潮力强而且耐久,但造价很高(每丈约需白银300两)。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0年)统计,已修筑鱼鳞大石塘87里,并用千字文编上序号,立石碑于塘顶,以明里程和地区,便于维修、抢险。大部分鱼鳞石塘屹立至今,保护钱江北岸人民数百年。若亲历其境参观,大条石层层砌成,如密密麻麻的鱼鳞,在夕阳下闪闪发光。鱼鳞石塘8/1/202355

55解放前的鱼鳞塘连年失修,已千疮百孔。解放后,人民政府拨巨款整修,使海宁县境长达五十三点六公里的鱼鳞塘更为雄伟壮观鱼鳞石塘8/1/202356

568/1/202357

578、浮山堰上面介绍的一些水利工程都是造福人民的范例。但在战乱期间,统治者也会利用水利工程威胁、消灭敌人。例如众所周知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其实,“打水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12年,吴国以水灌城攻灭徐国的史实。在南北朝时,双方更是大打“水仗”。大的水仗就有16次,最有名的就是梁武帝萧衍在淮河上修建拦河大坝浮山堰企图攻魏的故事。8/1/202358

58当时南梁与北魏国势相若,东部国界在淮河流域一带。为争夺对淮河流域的控制权,经常发生剧烈的战争。后来,北魏占据淮河中游的军事重镇寿阳城(今安徽寿县),梁兵久攻不下。一名投降梁朝的魏国将领王足,向梁武帝提出一个水淹寿阳城的计策,即:在今江苏省泅洪县的浮山峡口,拦淮河筑坝,抬高水位,回水400里,直达寿阳城,寿阳便可不攻自破。这位吃斋念佛的梁武帝居然会采纳降将的建议,派科学家祖暅(祖冲之的孙子)和水利官员陈承伯去浮山一带查勘,看看是否可行。浮山堰8/1/202359

59祖暅带领人马实地查勘后,认为从地形上看,在浮山峡筑堰确实有利。因为淮河地区一马平川,寿阳城离此虽远在200公里以外,但高程相差不到3丈(约7米),筑成浮山堰,大水不仅可回淹寿阳,还可淹没大批魏国国土。但浮山峡一带地基多为沙土,不宜建大坝,用现代话讲是:地形有利,地质不行。但梁武帝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命令康绚主持在浮山峡筑坝堵水,以倒灌上游的寿阳城,逼魏军弃城撤退。浮山堰8/1/202360

60工程自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冬开工,发动士兵、民工达20万人,南起浮山、北至石山,两岸同时向河中进筑。第二年4月大堰快要合拢时,由于汛期到来,淮水迅速上涨,堰体即溃决了。人们传说淮河中有蛟龙,要用铁器投入水中驱蛟辟邪。于是向河中抛掷了几千万斤铁器,大至铁锚,小至锄锹,但合拢堰体仍未成功。最后到处伐木,制作了大量方井形填石木笼,趁枯水季节深入龙口,经过两年多努力,终于在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4月,截流成功。浮山堰8/1/202361

61据记载,整个浮山堰工程包括一堰一湫(溢洪道),堰长9里,底宽140丈(约336米),顶宽45丈(约108米),高20丈(约48米),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大坝,蓄水量可超过100亿立米,淹没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堪称大观。另外,在堰顶上下游两侧各筑了一道子堤,子堤上还种了杞柳。对于特别长的堰堤来说,设子堤可以节省大量填方,栽杞柳可以防护堤岸,上游子堤还有防浪作用。这是我国坝工建设中关于防浪墙的最早记载。浮山堰8/1/202362

62坝蓄水以后,上游几百里一片汪洋,大片北魏国土被淹,寿阳城被围困。但同年8月,淮河流域发生大水,淮河干流水位暴涨,浮山堰溢洪道泄水不及,大坝溃决,100多亿立方米的淮河水直冲下游平原地区,声若响雷,150公里以外都能听见,致使下游广大地区遭受惨重损失,十多万人民死于非命,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梁武帝竟把反对筑浮山堰的祖暅投入监狱以开脱自己罪责。浮山堰8/1/202363

63在二十四史的南史梁本纪中有关浮山堰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天监十三年“是岁……作浮山堰”,一句是,“冬十月浮山堰坏”。丝毫未提“作堰”和“堰坏”死了多少人。梁武帝信佛舍身,相信因果,他后来被活活饿死在台城,也许就是一种因果报应吧。浮山堰8/1/2023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