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5307

大小:287.1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5-01-22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阶段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1.猴痘是由猴痘病毒(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引起的,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但症状较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结构层次B.猴痘病毒可在培养基中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与大肠杆菌相比,猴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碱基数不等于嘧啶碱基数【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C、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与大肠杆菌相比,猴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正确;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其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像的清晰度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明暗【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转换器上有不同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A正确;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视野中物像的清晰度,使得模糊的物像变清晰,故B正确;C.光圈可以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所以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故C错误;D.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所以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K、Ca、Mg、Zn等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意味着它们不重要D.通常情况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化合物分别是蛋白质和水【答案】D【解析】【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详解】A、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A错误;B、Zn属于微量元素,B错误;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并不小,例如缺碘后成年人可以患甲状腺肿大,C错误;D、通常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4.关于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葡萄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B.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需经水浴加热才出现蓝色C.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D.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葡萄中富含还原性糖,在葡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B、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溶液变为蓝色,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C、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色,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D错误。故选C。 5.细胞中的水分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是相同的B.水与细胞中一些大分子结合后,便失去了生命活动的意义C.温度降低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抵御寒冷D.将稻谷晒干后,稻谷内只剩下结合水,有利于稻谷的储存【答案】C【解析】【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详解】A、同一个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相同,一般而言幼嫩组织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更高,A错误;B、细胞中的结合水通常与其他物质结合,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错误;C、温度降低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代谢变慢,抗逆性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C正确;D、将稻谷晒干后,稻谷内自由水含量减少,但并非只有结合水,D错误。故选C。6.英国医生赛达尼•任格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的蛙心脏,发现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心脏可以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这两种盐为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血红蛋白需要铁离子,但是本实验不能说明,A错误;B、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处理蛙心,不收缩,用含有少量的钙和钾的生理盐水处理蛙心,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B正确;C、由题目分析可知,实验不能说明钙盐和钾盐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C错误;D、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7.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果糖、麦芽糖都是细胞中的单糖B.人体可将植物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C.单糖与二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据分析可知:核糖和果糖是细胞中的单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A错误;B 、淀粉是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人体可将植物细胞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但人体不能将植物中的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B错误;C、二糖中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D、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D正确。故选D。8.科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糖类物质可能诱发肥胖、高血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葡萄糖供应过多时只能转化为脂肪来储存能量,因而会诱发肥胖C.一般只有体内的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才会分解供能D.若某人是肥胖症患者,则该人有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元素组成C、H、O,种类有单糖、二糖、多糖,生理作用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脂质:元素组成C、H、OC、H、O(N、P),种类有脂肪、磷脂、固醇,生理作用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详解】A、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饥饿时脂肪能够转化为糖类补充血糖,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A正确;B、葡萄糖供应过多时,也可以转化为糖原来储存能量,B错误;C、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引起肥胖,若该肥胖症患者是因为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糖而肥胖,则其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D正确。故选B。9.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水、蛋白质、脂质、糖类;O、C、H、N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H、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占细胞鲜重最多是②,其次是①③④,因此②是水、①是蛋白质、③是脂质、④是糖类;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最多是②,其次是①③④,因此②是O、①是C、③是H、④是N,D正确。故选D。【点睛】关于元素含量的题目容易出错,可能由于疏忽导致把①看成含量最多的物质或元素,所以做题时应该认真观察柱状图所表示的含义。10.下面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由3个甘油和1个脂肪酸组成B.大量摄入胆固醇有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植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呈液态D.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②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A错误;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一定量的胆固醇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过多的摄入会使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对人体有害,B错误;C、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正确;D、磷脂分子由一分子甘油、两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磷酸基团和一分子胆碱组成,D错误。故选C。11.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又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是①葡萄糖②脱氧核糖③糖原④乳糖⑤半乳糖⑥麦芽糖⑦核糖⑧淀粉 A.①②⑦B.②⑦C.③④⑥⑧D.①②⑤⑦【答案】A【解析】【详解】糖原和乳糖分别属于动物多糖和二糖,而半乳糖是合成乳糖的原料;麦芽糖和淀粉分别属于植物的二糖和多糖;只有葡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综上分析A正确。故选A。12.如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细菌C.蓝细菌和水稻叶肉细胞都有核糖体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蓝细菌,B错误;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稻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两者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C正确;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稻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B。13.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蒸馏水,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脂肪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答案】C【解析】【分析】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水浴加热呈砖红色;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检测脂肪的试剂是苏丹Ⅲ,呈橘黄色。【详解】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在①~④中,只有葡萄糖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胰蛋白酶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相比,所用NaOH溶液相同,斐林试剂乙液比双缩脲试剂B液的溶液浓度高,所以可用蒸馏水稀释乙液后用于检测蛋白质。检测脂肪的试剂是苏丹Ⅲ,没有苏丹Ⅲ不能检测脂肪,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现用。鉴定蛋白质时,加入试剂B后,如果没有产生紫色反应,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蓝色Cu(OH)2絮状沉淀,会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1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在功能上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C。15.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 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详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以免找不到物像,A错误;B、显微镜放大的是边长,即边长放大了600倍,面积放大了360000倍,B错误;C、物镜离装片最远,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最多,④为物镜离装片最远组,光圈最大看到最清晰,光圈最大的是③,C正确;D、若视野有暗有明,可能是装片不均匀,或者透光不均匀,D错误。故选C。16.地球上的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病毒结构简单,是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可属于细胞层次,又可属于个体层次D.细胞中的DNA、蛋白质等物质也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详解】A、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A错误;B、最基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即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单独的个体,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C正确;D、DNA和蛋白质属于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故选C【点睛】17.蓝细菌和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均有叶绿体B.均有细胞壁C.具有核糖体D.具有DNA【答案】A【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3、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没有叶绿体,只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A错误;B、蓝细菌和黑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基本结构,B正确;C、蓝细菌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黑藻含有多种细胞器,两者均含有核糖体,C正确;D、黑藻的DNA储存在细胞核内,蓝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但两者都含有DNA,D正确。故选A。18.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D.它一定含有化学元素是C、H、O、N、P、S【答案】B【解析】 【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B正确;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C错误;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不一定含有P、S,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该题时容易出错的几个原因:(1)对蛋白质含有的元素种类不清楚,都有C、H、O、N,有些含有P、S,例如胰岛素含有S。(2)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使用方法不清楚,两者虽然成分都一样,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但两者含量不同,前者混合均匀使用,后者先使用氢氧化钠后使用硫酸铜。19.下列哪项不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A.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B.形成蛋白质分子的脱水缩合方式不同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有关,A正确;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都是相同的,B错误;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也就是氨基酸数目不同,也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D正确。故选B。20.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由它们合成的六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为A.1044、1014B.56、26C.6、6D.1、1【答案】B【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则该1000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为1050-1000=50个、含有的羧基数为1020-1000=20个,则由该1000个氨基酸形成的六条肽链中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6+50=56个、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6+20=26个。故选B。21.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A.B.H2N—CH2—CH2—COOHC.D.【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上,B选项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上所以不符故选B考点: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难度不大。22.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肽键的结构是为—CO—NH—或,ABC正确,D错误。故选D。 23.下面是3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A.1,2,3B.1,1,3C.1,2,2,D.2,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一个氨基酸和第三个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而第二个氨基酸含有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即其R基团上含有一个羧基。【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第二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一个羧基,因此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肽键数=3-1=2个,氨基数为1个,羧基数=1+1=2个,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准确判断图中三个氨基酸的结构式中的氨基数和羧基数,进而根据公式进行相关计算。2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是人类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B.沙漠中的骆驼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水C.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D.越冬植物细胞内的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答案】BC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Fe是人类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A正确;B、沙漠中的骆驼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水是无机物,B错误;C、C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C错误;D、越冬期植物细胞代谢减弱,抗寒能力增强,细胞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升高,但细胞内的结合水的含量仍少于自由水,D错误。故选BCD。 25.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哪一项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D.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不能高度概括蛋白质的功能,A错误;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不能高度概括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是对蛋白质功能的高度概括,与题意相符,B正确;D、蛋白质是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是蛋白质功能的某些方面,不是蛋白质功能的高度概括,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6.以下是关于蓝细菌和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1)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因为前者_____。两者相似之处为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2)由于蓝细菌细胞含有_____和_____,因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自养型/异养型)生物。(3)蓝细菌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是_____层次。(4)如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填放大倍数)。(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答案】26.①.没有由核膜包裹的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核糖体⑤.DNA⑥.统一性 27.①.叶绿素②.藻蓝素③.自养型28.细胞或个体29.40×30.逆时针【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图A是蓝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表示水绵细胞结构模式图,蓝细菌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水绵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小问1详解】蓝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区别是因为前者没有由核膜包裹的成形的细胞核。两者相似之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DNA。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小问2详解】由于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小问3详解】蓝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是细胞或个体层次。【小问4详解】如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此时视野中能够观察到8个细胞,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此时视野中能够观察到2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原来的8÷2=4倍,故更换的物镜应为40×。【小问5详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的流动方向一致,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27.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1)该化合物称_____肽(填“多”不给分),组成元素是_____,可以用_____试剂进行检测,该化合物由氨基酸经_____而成。(2)该化合物由_____种氨基酸构成的,造成氨基酸不同的原因是_____。(3)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_____遭到破坏。(4)完成以下蛋白质的概念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答案】27.①.四②.C、H、O、N③.双缩脲④.脱水缩合28.①.四②.氨基酸的R基不同29空间结构30.①.氨基酸②.21种③.④.多肽⑤.肽键【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多肽具有3个肽键,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称为四肽化合物。分析4个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发现,每个氨基酸各不相同。【小问1详解】脑啡肽含一条肽链,3个肽键,所以脑啡肽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分子的水形成的四肽,组成元素是C、H、O、N,由于含有肽键,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会生成紫色络合物,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脑啡肽的合成方式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小问2详解】分析4个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发现,每个氨基酸R各不相同,因此该化合物由四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R基不同。【小问3详解】 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小问4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阶段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1.猴痘是由猴痘病毒(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引起的,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但症状较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结构层次B.猴痘病毒可在培养基中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与大肠杆菌相比,猴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碱基数不等于嘧啶碱基数【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C、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与大肠杆菌相比,猴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正确;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其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像的清晰度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明暗【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转换器上有不同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A正确;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视野中物像的清晰度,使得模糊的物像变清晰,故B正确;C.光圈可以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所以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故C错误;D.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所以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K、Ca、Mg、Zn等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意味着它们不重要D.通常情况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化合物分别是蛋白质和水【答案】D【解析】【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详解】A、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A错误;B、Zn属于微量元素,B错误;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并不小,例如缺碘后成年人可以患甲状腺肿大,C错误;D、通常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4.关于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葡萄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B.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需经水浴加热才出现蓝色C.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D.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葡萄中富含还原性糖,在葡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B、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溶液变为蓝色,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C、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色,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D错误。故选C。 5.细胞中的水分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是相同的B.水与细胞中一些大分子结合后,便失去了生命活动的意义C.温度降低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抵御寒冷D.将稻谷晒干后,稻谷内只剩下结合水,有利于稻谷的储存【答案】C【解析】【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详解】A、同一个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相同,一般而言幼嫩组织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更高,A错误;B、细胞中的结合水通常与其他物质结合,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错误;C、温度降低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代谢变慢,抗逆性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C正确;D、将稻谷晒干后,稻谷内自由水含量减少,但并非只有结合水,D错误。故选C。6.英国医生赛达尼•任格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的蛙心脏,发现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心脏可以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这两种盐为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血红蛋白需要铁离子,但是本实验不能说明,A错误;B、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处理蛙心,不收缩,用含有少量的钙和钾的生理盐水处理蛙心,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B正确;C、由题目分析可知,实验不能说明钙盐和钾盐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C错误;D、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7.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果糖、麦芽糖都是细胞中的单糖B.人体可将植物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C.单糖与二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据分析可知:核糖和果糖是细胞中的单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A错误;B 、淀粉是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人体可将植物细胞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但人体不能将植物中的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B错误;C、二糖中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D、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D正确。故选D。8.科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糖类物质可能诱发肥胖、高血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葡萄糖供应过多时只能转化为脂肪来储存能量,因而会诱发肥胖C.一般只有体内的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才会分解供能D.若某人是肥胖症患者,则该人有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元素组成C、H、O,种类有单糖、二糖、多糖,生理作用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脂质:元素组成C、H、OC、H、O(N、P),种类有脂肪、磷脂、固醇,生理作用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详解】A、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饥饿时脂肪能够转化为糖类补充血糖,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A正确;B、葡萄糖供应过多时,也可以转化为糖原来储存能量,B错误;C、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引起肥胖,若该肥胖症患者是因为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糖而肥胖,则其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糖尿病,D正确。故选B。9.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水、蛋白质、脂质、糖类;O、C、H、N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H、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占细胞鲜重最多是②,其次是①③④,因此②是水、①是蛋白质、③是脂质、④是糖类;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最多是②,其次是①③④,因此②是O、①是C、③是H、④是N,D正确。故选D。【点睛】关于元素含量的题目容易出错,可能由于疏忽导致把①看成含量最多的物质或元素,所以做题时应该认真观察柱状图所表示的含义。10.下面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由3个甘油和1个脂肪酸组成B.大量摄入胆固醇有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植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呈液态D.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②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A错误;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一定量的胆固醇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过多的摄入会使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对人体有害,B错误;C、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正确;D、磷脂分子由一分子甘油、两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磷酸基团和一分子胆碱组成,D错误。故选C。11.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又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是①葡萄糖②脱氧核糖③糖原④乳糖⑤半乳糖⑥麦芽糖⑦核糖⑧淀粉 A.①②⑦B.②⑦C.③④⑥⑧D.①②⑤⑦【答案】A【解析】【详解】糖原和乳糖分别属于动物多糖和二糖,而半乳糖是合成乳糖的原料;麦芽糖和淀粉分别属于植物的二糖和多糖;只有葡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综上分析A正确。故选A。12.如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细菌C.蓝细菌和水稻叶肉细胞都有核糖体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蓝细菌,B错误;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稻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两者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C正确;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稻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B。13.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蒸馏水,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脂肪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答案】C【解析】【分析】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水浴加热呈砖红色;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检测脂肪的试剂是苏丹Ⅲ,呈橘黄色。【详解】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在①~④中,只有葡萄糖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胰蛋白酶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相比,所用NaOH溶液相同,斐林试剂乙液比双缩脲试剂B液的溶液浓度高,所以可用蒸馏水稀释乙液后用于检测蛋白质。检测脂肪的试剂是苏丹Ⅲ,没有苏丹Ⅲ不能检测脂肪,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现用。鉴定蛋白质时,加入试剂B后,如果没有产生紫色反应,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蓝色Cu(OH)2絮状沉淀,会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1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在功能上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C。15.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 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详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以免找不到物像,A错误;B、显微镜放大的是边长,即边长放大了600倍,面积放大了360000倍,B错误;C、物镜离装片最远,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最多,④为物镜离装片最远组,光圈最大看到最清晰,光圈最大的是③,C正确;D、若视野有暗有明,可能是装片不均匀,或者透光不均匀,D错误。故选C。16.地球上的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病毒结构简单,是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可属于细胞层次,又可属于个体层次D.细胞中的DNA、蛋白质等物质也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详解】A、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A错误;B、最基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即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单独的个体,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C正确;D、DNA和蛋白质属于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故选C【点睛】17.蓝细菌和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均有叶绿体B.均有细胞壁C.具有核糖体D.具有DNA【答案】A【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3、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没有叶绿体,只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A错误;B、蓝细菌和黑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基本结构,B正确;C、蓝细菌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黑藻含有多种细胞器,两者均含有核糖体,C正确;D、黑藻的DNA储存在细胞核内,蓝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但两者都含有DNA,D正确。故选A。18.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D.它一定含有化学元素是C、H、O、N、P、S【答案】B【解析】 【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B正确;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C错误;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不一定含有P、S,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该题时容易出错的几个原因:(1)对蛋白质含有的元素种类不清楚,都有C、H、O、N,有些含有P、S,例如胰岛素含有S。(2)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使用方法不清楚,两者虽然成分都一样,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但两者含量不同,前者混合均匀使用,后者先使用氢氧化钠后使用硫酸铜。19.下列哪项不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A.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B.形成蛋白质分子的脱水缩合方式不同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有关,A正确;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都是相同的,B错误;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也就是氨基酸数目不同,也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D正确。故选B。20.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由它们合成的六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为A.1044、1014B.56、26C.6、6D.1、1【答案】B【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则该1000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为1050-1000=50个、含有的羧基数为1020-1000=20个,则由该1000个氨基酸形成的六条肽链中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6+50=56个、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6+20=26个。故选B。21.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A.B.H2N—CH2—CH2—COOHC.D.【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上,B选项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上所以不符故选B考点: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难度不大。22.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肽键的结构是为—CO—NH—或,ABC正确,D错误。故选D。 23.下面是3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A.1,2,3B.1,1,3C.1,2,2,D.2,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一个氨基酸和第三个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而第二个氨基酸含有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即其R基团上含有一个羧基。【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第二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一个羧基,因此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肽键数=3-1=2个,氨基数为1个,羧基数=1+1=2个,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准确判断图中三个氨基酸的结构式中的氨基数和羧基数,进而根据公式进行相关计算。2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是人类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B.沙漠中的骆驼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水C.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D.越冬植物细胞内的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答案】BC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Fe是人类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A正确;B、沙漠中的骆驼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水是无机物,B错误;C、C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C错误;D、越冬期植物细胞代谢减弱,抗寒能力增强,细胞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升高,但细胞内的结合水的含量仍少于自由水,D错误。故选BCD。 25.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哪一项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D.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不能高度概括蛋白质的功能,A错误;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不能高度概括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是对蛋白质功能的高度概括,与题意相符,B正确;D、蛋白质是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收缩、运动、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是蛋白质功能的某些方面,不是蛋白质功能的高度概括,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6.以下是关于蓝细菌和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1)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因为前者_____。两者相似之处为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2)由于蓝细菌细胞含有_____和_____,因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自养型/异养型)生物。(3)蓝细菌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是_____层次。(4)如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填放大倍数)。(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答案】26.①.没有由核膜包裹的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核糖体⑤.DNA⑥.统一性 27.①.叶绿素②.藻蓝素③.自养型28.细胞或个体29.40×30.逆时针【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图A是蓝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表示水绵细胞结构模式图,蓝细菌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水绵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小问1详解】蓝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区别是因为前者没有由核膜包裹的成形的细胞核。两者相似之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DNA。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小问2详解】由于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小问3详解】蓝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是细胞或个体层次。【小问4详解】如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此时视野中能够观察到8个细胞,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此时视野中能够观察到2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原来的8÷2=4倍,故更换的物镜应为40×。【小问5详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的流动方向一致,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27.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1)该化合物称_____肽(填“多”不给分),组成元素是_____,可以用_____试剂进行检测,该化合物由氨基酸经_____而成。(2)该化合物由_____种氨基酸构成的,造成氨基酸不同的原因是_____。(3)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_____遭到破坏。(4)完成以下蛋白质的概念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答案】27.①.四②.C、H、O、N③.双缩脲④.脱水缩合28.①.四②.氨基酸的R基不同29空间结构30.①.氨基酸②.21种③.④.多肽⑤.肽键【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多肽具有3个肽键,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称为四肽化合物。分析4个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发现,每个氨基酸各不相同。【小问1详解】脑啡肽含一条肽链,3个肽键,所以脑啡肽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分子的水形成的四肽,组成元素是C、H、O、N,由于含有肽键,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会生成紫色络合物,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脑啡肽的合成方式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小问2详解】分析4个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发现,每个氨基酸R各不相同,因此该化合物由四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R基不同。【小问3详解】 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小问4详解】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