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7276

大小:3.3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4-01-22

上传者:老李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海南中学2024届高三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Ti:48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B.“杯酚”分离和这个案例体现了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这个重要特征C.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是因为其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D.人工合成反应:,所得X的中子数为2,此反应是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B.硼酸的电子式:C.苯分子中的大键:D.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3.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除去胶体中的氯离子可用渗析的方法B.用水除去有毒的气体C.加热固体制取氨气D.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的气体4.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光催化剂,类似于石墨层状结构,其结构单元及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B.此氮化碳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C.氮化碳晶体中氮碳键的键能比金刚石中碳碳键的小D.氮化碳晶体的化学式为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制备H2S气体煅烧石灰石制备少量生石灰钠的燃烧b口进气可收集氯气、二氧化氮等气体ABCDA.AB.BC.CD.D6.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小于;金刚石大于硅晶体B.碱性:大于;大于C.沸点:高于;正丁烷高于异丁烷D酸性:小于;大于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最高能级半充满状态;X是W同周期的相邻元素;Y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与Y处于同一周期,且Z原子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Z的电负性小于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 B.(W为中心原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C.、两种物质中化学键的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前者小于后者D.可电解熔融的制备单质Y8.肼是一种高能燃料。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共价键N—HO=OO—H键能/391941498463热化学方程式则分子中N—N的键能为A.B.C.D.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得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9.已知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第Ⅲ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B.铟属于p区元素C.铟的最高价为价D.氢氧化铟的碱性比氢氧化铝的碱性弱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B.氢氧化铁和氢碘酸混合: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以体积比混合:11.已知为平面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C、N、O原子均采用杂化B.电负性大小:N>O>C>HC.产物中Al的配位数是5D.产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12.三氟化氯是极强助燃剂,能发生自耦电离:,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如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与反应生成和B.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比更难发生自耦电离D.熔沸点:13.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电极正极B.甲电极电势高于乙电极电势C.每理论上可净化D.甲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14.X为一种由汞(Hg)、锗(Ge)、锑(Sb)形成的可作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新物质,其晶胞如图所示(底面为正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B.与Hg距离最近的Sb的数目为4C.若晶胞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的坐标为D.设X的最简式的分子量为,则X晶体的密度为三、非选择题:共5题,60分。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abcdefghijklmnop(1)请写出P代表元素其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2)c、d、e所代表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3)a、d、l三种元素组成的盐,阳离子是微粒,阴离子是微粒,此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4)a和f组成的酸和j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k代表的元素的单质和铜反应生成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生成的物质被浓硝酸氧化到元素的最高价,则此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___________。(6)o、p代表的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比较两元素的、可知,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16.钼酸钠晶体()是一种金属腐蚀抑制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示:(1)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2)在途径Ⅰ中:①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措施有___________(答一条);焙烧后的尾气中含有的需要处理,下列不能用作吸收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②利用铝热反应焙烧生成的可以回收金属钼,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途径Ⅱ氧化时还有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①二硫化钼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时接受的嵌入,锂和二硫化钼形成的二次电池的总反应为:。则此种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聚乙二醇、、和等可作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材料。电池工作时,沿聚乙二醇分子中的碳氧链迁移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 从化学键角度看,迁移过程发生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相同条件下,电池材料___________(填“”或“”)中的迁移较快,原因是___________。17.氮族、氧族、卤族等在生活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NH3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配合物中的H—N—H的键角与游离的分子的键角比较,前者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已知斥力大小: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预测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3)①离子液体优异性能不断被开发利用。常见的离子液体含有如图中的离子等,已知微粒中的大键可以用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大键中的电子数,则阳离子中的大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为了使正离子以单体形式存在以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能,与N原子相连的不能被H原子替换,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②也可以形成离子液体,这种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的结构式___________。(4)为提高含氮碱性有机药物的水溶性,常用它们的盐酸盐。例如盐酸氨溴索(结构见如图)的阳离子可与水形成氢键,这些氢键表示式为O—H∙∙∙O(H2O)、___________,这种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为___________。18.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可用作聚氯乙烯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已知: 不溶于水和乙醇;是粉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是棕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Ⅰ.制备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和流程制备。(1)步骤ⅱ,滴入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步骤ⅲ,待溶液中停止产生气泡后,缓慢加入浓盐酸,在85℃水浴中加热,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___________。Ⅱ.产品结构分析(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标号)。a.离子键b.范德华力c.非极性共价键d.极性共价键e.配位键f.氢键(4)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Ⅲ.实验探究(5)实验小组在制备过程中发现溶液中直接加入,不被氧化,据此认为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对的氧化产生了影响,提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加入氯化铵溶液,增强了的氧化性。猜想2: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实验编号试剂现象 1水无明显变化2a无明显变化3b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①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19.称为第三金属的钛是重要金属,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2)在高温下可以用和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沸点为136℃。的沸点为76.8℃,的沸点比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4)Ti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常为链状聚合形式的阳离子,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这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5)Ti和M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Ti离子,图c为该晶胞的投影图,图d是沿晶胞对角面取得的截图,晶体中M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每摩尔这种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_(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海南中学2024届高三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Ti:48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B.“杯酚”分离和这个案例体现了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这个重要特征C.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是因为其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D.人工合成反应:,所得X的中子数为2,此反应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液晶是一种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聚集状态,A正确;B.“杯酚”分离C60和C70,是利用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B正确;C.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能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C正确;D.反应过程遵循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为,所以X的中子数为4,且该反应是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D错误; 故选D。【点睛】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是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B.硼酸的电子式: C.苯分子中的大键:D.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答案】B【解析】【详解】A.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该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中体现的是,A错误;B.符合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硼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未达8电子结构,B正确;C.苯分子中碳原子是杂化,形成三个键,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p电子,6个碳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大π键,电子云是两块组成,镜面对称,该结构未表示镜面对称的两块电子云,C错误;D.基态铍原子的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轨道为,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该选项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D错误;答案选B。3.下列方法可行是A.除去胶体中的氯离子可用渗析的方法B.用水除去有毒的气体C.加热固体制取氨气D.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的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氯离子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胶体中的氯离子,A正确;B.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也为有毒气体,B错误;C.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是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故不能加热 固体制取氨气,C错误;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溶于饱和食盐水,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中的气体,D错误;故选A。4.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光催化剂,类似于石墨层状结构,其结构单元及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B.此氮化碳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C.氮化碳晶体中氮碳键的键能比金刚石中碳碳键的小D.氮化碳晶体的化学式为【答案】D【解析】【详解】A.石墨相氮化碳类似于石墨层状结构,C、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均发生sp2杂化,所以杂化方式相同,A错误;B.氮化碳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层与层间的范德华力,B错误;C.氮化碳晶体为共价晶体,原子半径N<C,则氮碳键的键能比金刚石中碳碳键的大,C错误;D.由石墨相氮化碳的结构单元可知,晶胞中黑色球为氮原子。根据均摊法:N原子数=8×+8×+2×+4=8,C原子数=6×+3=6,故氮化碳晶体的化学式为,D正确;故选D。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制备H2S气体煅烧石灰石制备少量生石灰钠的燃烧b口进气可收集氯气、二氧化氮等气体ABCD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FeS是固体,FeS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氯化亚铁,可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备H2S气体,因此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B.高温条件,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C.钠燃烧温度在400℃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因此钠燃烧通常载体为坩埚或者燃烧匙,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中应“长进短出”,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6.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小于;金刚石大于硅晶体B.碱性:大于;大于C.沸点:高于;正丁烷高于异丁烷D.酸性:小于;大于【答案】B【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好,N的非金属性弱于O,故热稳定性小于;C-C的键长比Si-Si更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热稳定性越好,故金刚石大于硅晶体,故A正确;B.碱性:大于;Cl原子电负性比C强,使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不利于-NH2结合水电离H+,生成更多的OH-,故碱性小于,B错误;C.两者均为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且氢键作用力更强,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故 高于;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正丁烷大于异丁烷,故C正确;D.Cl电负性强于H,使得更容易电离出H+,故酸性小于;为强酸,为弱酸,故D正确。答案为B。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最高能级半充满状态;X是W同周期的相邻元素;Y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与Y处于同一周期,且Z原子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Z的电负性小于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B.(W为中心原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C.、两种物质中化学键的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前者小于后者D.可电解熔融的制备单质Y【答案】B【解析】【分析】基态W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最高能级半充满状态,为N;X是W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为O;Y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为Al;Z与Y处于同一周期,且Z原子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Z的电负性小于X,Z为Cl。【详解】A.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有1s、2s、2p共3个能级,有3种空间运动状态,故A错误;B.(W为中心原子)的中心原子W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B正确;C.Y2X3、YZ3两种物质中化学键均为共价键,故C错误;D.YZ3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不能电解熔融的AlCl3制备单质Al,故D错误﹔故选B。8.肼是一种高能燃料。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共价键N—HO=OO—H键能/391941498463热化学方程式则分子中N—N的键能为 A.B.C.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设N-H化学键的键能为akJ/m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ΔH=4akJ/mol+498kJ/mol-941kJ/mol-4×463kJ/mol=-570kJ/mol,解得a=161kJ/mol;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得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9.已知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第Ⅲ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B.铟属于p区元素C.铟的最高价为价D.氢氧化铟的碱性比氢氧化铝的碱性弱【答案】AD【解析】【详解】A.铟位于第5周期第ⅢA族,Al的原子序数为13,则铟的原子序数为13+18+18=49,故A说法错误;B.铟位于第5周期ⅢA族,属于p区元素,故B说法正确;C.铟位于第5周期ⅢA族,与Al同主族,铟的最高价为价,故C说法正确;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金属性:InO>C>HC.产物中Al的配位数是5D.产物中Al的化合价是价【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反应物中C、N原子均采用杂化,但O采用sp3杂化,A错误;B.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依次减小可知,电负性大小:O>N>C>H,B错误;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产物中Al周围形成5个配位键,故其的配位数是5,C正确;D.已知Al的最高价为+3价,故产物中Al的化合价是+3价而不是+5价,D错误;故答案为:C。12.三氟化氯是极强助燃剂,能发生自耦电离:,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如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与反应生成和B.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比更难发生自耦电离D.熔沸点:【答案】A【解析】【详解】A.三氟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为+3,因此与反应生成和,故A正确;B.由结构可知三氟化氯正负电荷重心不能重合,极性分子,故B错误;C.Br的电负性比Cl弱,则Br-F键比Cl-F键弱,更易发生自耦电离,故C错误;D.为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则分子间作用力大,熔沸点高于,故D错误;故选:A。13.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电极是正极B.甲电极电势高于乙电极电势C.每理论上可净化D.甲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答案】AC【解析】【分析】 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入助燃物的一极为正极,据此分析回答;【详解】A.由分析可知,乙电极是正极,A正确;B.甲为负极,乙为正极,故甲电极电势低于乙电极电势,B错误;C.每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每转移6mol电子,故每理论上可净化,C正确;D.甲电极电极反应式为:,是氧化反应,D错误;答案选AC。14.X为一种由汞(Hg)、锗(Ge)、锑(Sb)形成的可作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新物质,其晶胞如图所示(底面为正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B.与Hg距离最近的Sb的数目为4C.若晶胞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的坐标为D.设X的最简式的分子量为,则X晶体的密度为【答案】C【解析】【详解】A.X中含Hg个数为,Ge个数为,Sb个数为8,则X的化学式为,故A正确; B.以右侧面的Hg分析,与Hg距离最近的Sb的数目为4,故B正确;C.若晶胞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在上面那个立方体的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其z坐标为,则其坐标为,故C错误;D.设X的最简式的分子量为,则X晶体的密度为,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三、非选择题:共5题,60分。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abcdefghijklmnop(1)请写出P代表的元素其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2)c、d、e所代表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3)a、d、l三种元素组成的盐,阳离子是微粒,阴离子是微粒,此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4)a和f组成的酸和j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k代表的元素的单质和铜反应生成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生成的物质被浓硝酸氧化到元素的最高价,则此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___________。(6)o、p代表的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比较两元素的、可知,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答案】(1)(或)(2)N>O>C(3)(4)(5)①.②.(6)的3d能级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而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半充满的相对稳定结构【解析】【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b为Li,c为C,d为N,e为O,f为F,g为Na,h为Mg,i为Al,j为Si,k为S,l为Cl,m为Ar,n为K,o为Mn,p为Fe。【小问1详解】p为Fe,Fe2+的电子排布式为(或)。【小问2详解】c为C,d为N,e为O;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ⅡA、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小问3详解】a为H,d为N,l为Cl;H、N和Cl形成的阳离子是微粒、阴离子是微粒的盐为氯化铵,电子式为。【小问4详解】 a为H,f为F,j为Si;HF和SiO2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k为S;S和Cu反应生成Cu2S,Cu2S被浓硝酸氧化生成硝酸铜、硫酸和水,故共1molCu2S失去10mol电子,浓硝酸被还原为NO2,1mol硝酸得到1mol电子,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0:1。【小问6详解】o为Mn,p为Fe;3d能级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而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半充满的相对稳定结构。16.钼酸钠晶体()是一种金属腐蚀抑制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示:(1)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2)在途径Ⅰ中:①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一条);焙烧后的尾气中含有的需要处理,下列不能用作吸收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②利用铝热反应焙烧生成的可以回收金属钼,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途径Ⅱ氧化时还有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①二硫化钼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时接受的嵌入,锂和二硫化钼形成的二次电池的总反应为:。则此种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聚乙二醇、、和等可作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材料。电池工作时,沿聚乙二醇分子中的碳氧链迁移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 从化学键角度看,迁移过程发生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相同条件下,电池材料___________(填“”或“”)中的迁移较快,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价(2)①.将矿石粉碎②.b③.(3)(4)①.②.化学③.④.的半径比的大,与的作用力比的弱或的半径大,负电荷更分散或负电荷密度更低,对的吸附力弱【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制备钼酸钠有两种途径:途径Ⅰ是先在空气中灼烧生成MnO3,得到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SO2,用碱液可以吸收,然后再用纯碱溶液溶解MnO3,发生反应:MoO3+Na2CO3═Na2MoO4+CO2↑,得到钼酸钠溶液,最后结晶得到钼酸钠晶体;途径Ⅱ是直接用NaClO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氧化钼精矿得到钼酸钠溶液,反应为MnS2+9ClO-+6OH-=MoO42-+9Cl-+2SO42-+3H2O,结晶后得到钼酸钠晶体,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根据化合价计算,不考虑结合水,钼元素的化合价是+6;【小问2详解】①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充分粉碎矿石,提高温度等;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不能用酸吸收,故选b;②利用铝热反应回收金属钼,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问3详解】途径Ⅱ中,加入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生成Na2MoO4和Na2SO4,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①由题可知,放电时,MoS2做正极发生嵌入Li+的过程,生成,所以正极反应式为:;②化学变化过程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Li+在迁移过程中要将旧的配位键断裂,迁移后再形成新的配位键,符合化学变化过程的要求,故发生化学变化;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即As原子的半径大于P,所以AsF的半径比PF的大,AsF与Li+的作用力比PF弱,Li+在LiAsF6迁移较快;原因是:的半径比的大,与的作用力比的弱或的半径大,负电荷更分散或负电荷密度更低,对的吸附力弱。17.氮族、氧族、卤族等在生活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NH3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配合物中的H—N—H的键角与游离的分子的键角比较,前者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已知斥力大小: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预测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3)①离子液体优异性能不断被开发利用。常见的离子液体含有如图中的离子等,已知微粒中的大键可以用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大键中的电子数,则阳离子中的大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为了使正离子以单体形式存在以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能,与N原子相连的不能被H原子替换,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②也可以形成离子液体,这种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的结构式___________。(4)为提高含氮碱性有机药物的水溶性,常用它们的盐酸盐。例如盐酸氨溴索(结构见如图)的阳离子可与水形成氢键,这些氢键表示式为O—H∙∙∙O(H2O)、___________,这种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为___________。 【答案】17.①.四面体形②.大③.通过配位键与结合后,原来的孤电子对变为成键电子对,对其他N—H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减小,H—N—H键之间的键角增大18.平面正方形19.①.②.防止阳离子间形成氢键而缔合成较大离子,造成溶解度减小③.或20.①.N—H∙∙∙O(H2O)、(H2O)O—H∙∙∙O、(H2O)O—H∙∙∙N②.、【解析】【小问1详解】对于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4,所以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氨气分子中含有1对孤电子对,而[Zn(NH3)6]2+离子中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锌离子形成配位键,所以[Zn(NH3)6]2+离子中H-N-H键角大于107.3°,故答案为:四面体形;大;通过配位键与结合后,原来的孤电子对变为成键电子对,对其他N—H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减小,H—N—H键之间的键角增大;【小问2详解】离子中心原子I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6,已知斥力大小: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预测离子的VSEPR模型为正八面体形,其中两个孤电子对在平面正方形的上方和下方,故其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故答案为:平面正方形;【小问3详解】①由题干图示阳离子结构简式可知,五元环大π键中,每个C原子提供一个电子、1个N原子提供2个电子而另一个N原子提供1个电子,所以是由5个原子提供6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中的大键可以表示为,原子上连H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防止离子间形成氢键而聚沉(或氮原子上连H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该离子不易以单体形式存在),所以与 N 原子相连的-C2H5不能被氢原子替换,故答案为:;防止阳离子间形成氢键而缔合成较大离子,造成溶解度减小; ②一个中含有两个配位键,每个Ga3+形成4个共价键且有一个共价键为配位键,的结构式:或,故答案为:或;【小问4详解】由题干盐酸氨溴索的结构简式可知,该阳离子可与水形成氢键,结合氢键存在于电负性较大的N、O、F元素与H之间,故这些氢键表示式为O—H∙∙∙O(H2O)、N—H∙∙∙O(H2O)、(H2O)O—H∙∙∙O、(H2O)O—H∙∙∙N,这种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为苯环上采用sp2杂化、而其余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N—H∙∙∙O(H2O)、(H2O)O—H∙∙∙O、(H2O)O—H∙∙∙N;sp2、sp3。18.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可用作聚氯乙烯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是粉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是棕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Ⅰ.制备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和流程制备。(1)步骤ⅱ,滴入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步骤ⅲ,待溶液中停止产生气泡后,缓慢加入浓盐酸,在85℃水浴中加热,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___________。Ⅱ.产品结构分析(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标号)。a.离子键b.范德华力c.非极性共价键d.极性共价键e.配位键f.氢键(4)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Ⅲ.实验探究(5)实验小组在制备过程中发现溶液中直接加入, 不被氧化,据此认为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对的氧化产生了影响,提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加入氯化铵溶液,增强了的氧化性。猜想2: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实验编号试剂现象1水无明显变化2a无明显变化3b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①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2)用乙醇洗涤可减少固体的溶解,且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水分,产品易干燥(3)ade(4)(5)①.氯化铵溶液②.浓氨水③.控制溶液酸碱性,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并提供,同时增加铵根浓度可以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增加一水合氨的浓度。【解析】【分析】CoCl2在氯化铵溶液和氨水条件下反应生成,再被过氧化氢氧化得到 ,再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目标物。【小问1详解】步骤ⅱ,滴入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用乙醇洗涤可减少固体的溶解,且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水分,产品易干燥。【小问3详解】中存在的化学键有氮元素和钴元素形成的配位键,氮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极性共价键,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故选ade;【小问4详解】中一个配位键含有一个键,配位键数为6,一个极性共价键含有一个键,极性共价键数为15,一个含的键的数目为21个,含的键的数目为;【小问5详解】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说明加入氯化铵溶液,没有增强了的氧化性。而是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①a是加入氯化铵,没有被氧化,所以没有现象,b是加入氨水,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控制溶液酸碱性,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并提供,同时增加铵根浓度可以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增加一水合氨的浓度。19.称为第三金属的钛是重要金属,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2)在高温下可以用和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沸点为136℃。的沸点为76.8℃, 的沸点比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4)Ti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常为链状聚合形式的阳离子,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这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5)Ti和M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Ti离子,图c为该晶胞的投影图,图d是沿晶胞对角面取得的截图,晶体中M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每摩尔这种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_(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9.20.21.两者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22.或23.①.3②.【解析】【小问1详解】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小问2详解】根据原子守恒,NaH与TiCl4高温反应生成Ti、NaCl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TiCl4 Ti+2NaCl+2HCl。【小问3详解】由题给TiCl4的熔沸点和CCl4的沸点可知,TiCl4和CCl4均为分子晶体,两者结构相似,T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TiCl4>CCl4,则TiCl4的沸点比CCl4的高。【小问4详解】Ti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常为链状聚合形式的阳离子,由其结构可知,Ti、O的个数比为1∶1,依据Ti、O的化合价分别为+4、-2价,这种离子的化学式为TiO2+或(TiO)。【小问5详解】根据晶胞、晶胞的投影图以及沿晶胞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知,Ti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和1个体心,M位于晶胞的4个面上(上下底面)和2个体内,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Ti:8×+1=2,含M:4×+2=4,Ti与M的个数比为1∶2,1个晶胞中含2个“TiM2”;由晶胞知,Ti(以体心Ti为研究对象)的配位数为6,则M的配位数为3;1个晶胞的体积为xpm×ypm×zpm=(x∙y∙z)×10-30cm3,则每摩尔这种物质的体积为=cm3/m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