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

ID:8362275

大小:10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3-22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_第1页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_第2页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_第3页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_第4页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货币基金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國際貨幣基金工作報告貨幣和匯率事務部門金融監理一元化課題面面觀作者:RichardKAbrams與MichaelW.Taylor誠摯地感謝MAE員工:MichaelAndrews、UdaibirDas和V.Sundararajan所提供的意見。授權發行者:DavidS.Hoelscher2000年12月摘要本「工作報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見解,並不代表IMF(國際貨幣基金)觀點或IMF政策。本「工作報告」描述作者的研究進度,旨在博引眾議並深入探究。本報告探討支持和反對設立一元化監理機構的一般論述,範圍包括各主要的金融機構類型(如銀行、保險業者和證券公司)。支持一元化最有力之論述

2、在於:監理機構一元化可以強化對金融團體的監理,以及可能成就的規模經濟。然而,一元化的本身亦存在數個潛在的嚴重缺點,尤其是可能面臨變遷過程管理不善及監理能力降低等的風險。這些問題都必須經過慎思熟慮,且最終仍取決於各國不同的環境因素。JEL分類編號:G18,G28,K20,L50關鍵字:金融服務監理、財務監理、監理機構作者電子郵件位址:rabrams@imf.orgmtaylor@imf.org-1-譯者:中華信用評等股份有限公司張志偉陳恕※本中文翻譯僅係提供參考,如有出入,仍請以英文原版為準-3-目錄頁次I. 引言3II.有效監理的先決條件:摘要5A.明確的目標5B.獨立性和責

3、任歸屬6C.足夠的資源6D.有效的強制力6E.監理的週延性7F.成本效益監理7G.有效性之標準與產業結構7III.該不該實施監理一元化8A.關於監理一元化的爭議8B.反對監理機構一元化的論述13C.中央銀行的角色16IV.監理一元化的替代方案18A.成立監理委員會19B.支援設施的整合19C.與央行共享設施20V.監理一元化的範圍與功能21A.機構範圍21B.附屬功能22VI.結論23I. 引言3II.有效監理的先決條件:摘要5A.明確的目標5B.獨立性和責任歸屬6C.足夠的資源6D.有效的強制力6E.監理的週延性7F.成本效益監理7G.有效性之標準與產業結構7-3-III.

4、該不該實施監理一元化8A.關於監理一元化的爭議8B.反對監理機構一元化的論述13C. 中央銀行的角色16IV.監理一元化的替代方案18A.單一監理委員會18B.支援設施的整合19C.與央行共享設施19V.監理一元化的範圍與功能20A.機構範圍20B.附屬功能21VI.結論22潘朵拉之盒14-25-I. 引言  金融監理一元化──即將銀行本報告中提及的"銀行"和"銀行業"泛指執行銀行支付系統和中間作業的任何機構,不論其名稱是否包含銀行的字樣。、保險和證券監理機構合併為單一機構目前其他金融業(如退休金或信貸機構)是否也應納入統合監理機構範圍的議題,將於第V節為您說明。,目前在全世

5、界仍相當少見。但近期已有數個國家開始採用此種組織架構,使得此一課題逐漸引發各方的興趣,特別是關於一元化優點的討論更是如此。就此來說,各國適用的監理架構似乎因國家而異,且主要的著眼點應是:此類金融監理架構型態是否能適用於特定國家之獨特環境。本報告旨在提出一個概括性架構,並據此對各個支持和反對金融監理一元化的論述進行分析與檢測。  在此必須先特別強調,監理架構的改變本身並不是有效監理的保證。事實上制度架構屬於第二順位的課題,是在達到有效監理的各種不同條件(將於下一節探討)準備就緒後,才需列入考量的課題。變更監理架構表面上似乎回應了各界對政府「做點事情」的期盼──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發

6、生以後,但事實上並無法解決造成監理能力薄弱的根本問題,而監理能力薄弱可能往往又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然而,或可協助排除於某些狀況下其實是造成金融危機之始作俑者的監理漏洞,例如,金融機構集團明顯未受有系統監理所帶來的惡果。因此,必須先正視的是如何強化監理能力,然後才是監理架構的問題。然而儘管如此,金融監理一元化,的確在某些狀況下可以提升監理的效率和效力(詳述於後)。舉例而言,監理機構一元化或許較監理機構各自行事更能有效監理綜合性的公司和市場,且可能也是因應金融集團形成的最佳監理方式。本報告的主要論點在於:監理架構必須能反映受監理市場的架構,如此的監理才會有效。雖然此一論點似

7、乎為監理制度一元化提供了強力的支持理由,但這僅為其他需列入考量的因素之一而已;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採行監理一元化較為有利,但在某些情況下則不然。-25-  監理架構的組織型態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或許正反映了金融體系的多樣化,以及歷史和政府機構之類的其他因素。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約有一半的抽樣調查國家偏好專責機構型態的監理架構(見表1)Llewellyn(1999)。;換言之,銀行、保險和證券業基本上是由專屬的機構負責監理的工作。表1.抽樣調查國家的監理架構各主要產業擁有各自的監理機構35合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