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7213
大小:1.4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5-01-03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怀化市2023年高一下期期考试题历史试卷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聚落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了()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母系氏族公社状况C.国家阶级已经产生D.原始农业生产状况【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可知,姜寨遗址中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说明应该尚未出现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这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状况,B项正确;仅根据姜寨一个遗址并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排除A项;姜寨遗址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此时国家阶级尚未产生,排除C项;根据姜寨遗址的墓葬情况无法体现当时原始农业的生产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春秋时期受到神权主义精神桎梏,排除A项;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叙述不准确,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诗经》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故选D项。3.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而就在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椎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这都说明()A.秦朝存在着严重统治危机B.分封制仍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历史发展D.焚书坑儒发生的历史必然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椎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说明民众对秦朝的统治不满,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内容,排除B项;君主专制制度,有其进步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思想专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4.《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伎乐,列乎深堂。”这些现象()A.巩固了儒家学说地位B.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C.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世家豪门的奢侈生活,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地方势力的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导致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内容,排除A项;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涉及明确的起点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豪门氏族的发展,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玄学的出现()A标志道教本土化完成B.使儒学融入了新内容C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重新确立了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可知儒学吸收了道家思想,融入了新内容,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道教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政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6.《唐摭言》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由此可知唐代()A.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B.门阀贵族势力依然强大C.科举选官影响士人追求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唐朝以进士为官者地位尊崇,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反映了科举选官影响士人追求,C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唐朝时期受科举制影响,门阀贵族势力受到冲击,排除B项;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当时社会不可能实现公平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7.有学者说宋朝:“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表明宋朝()A.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治B.庆历新政势在必行C.商品经济提升行政效率D.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地方军队一夕之间即可召集,且官僚之间相互牵制,地方如身体的臂膀,调动灵活,说明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统治,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项正确;材料说明藩镇割据得到有效解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北宋政治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对行政效率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8.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反映了()A.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C.文化世俗化发展趋势D.民主色彩的思想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根据“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反映了文化世俗化发展趋势,C项正确;小说主人公现象不能体现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排除A项;明朝后期政府抑商政策未松弛,排除B项;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等形象不涉及民主色彩的思想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9.明朝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低洼沼泽地,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由此,谭晓成功致富。据此可知明朝A.外来物种促进了农业发展B.农业经营方式多样C.商业资本渗透到生产领域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谭晓的经营模式来看,形式多样,经营种类多,体现了农业经营方式多样,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来物种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其资金来源,排除C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B项。10.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规定:“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规定()A.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伏笔B.使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C.促成了近代中国关税的自主D.实现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规定海关税则中规定有不确定的地方,在十二年后可以进行重新的修订。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国家以修约为借口发动的史实可知,该规定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伏笔,A项正确;《南京条约》使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排除B项;《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中国失去了关税的自主权,排除C项;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11.陈旭麓说:“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些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表明近代中国()A.宗藩体制已经解体B.国家实力不断增强C.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师夷长技观念开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英差距中思考,有利于促进师夷长技观念开启,D项正确;宗藩体制已经解体,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宗藩体制尚存,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开眼看世界,没有体现国家实力的增强,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材料没有描述此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表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影响上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答案】D【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914-1918年,中国的农户和耕地数量减少,荒地大面积增加,陆军和军费数量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北洋军阀混战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材料与民族工业无关,故排除A;此时期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排除B;材料现象与小农经济无关,故排除C。13.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争进军路线图,与之相对应的主题()A.“打倒列强,除军阀”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停止内战,北上抗日”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起义军从广东出发,在汉口和九江两地发生重大战争,持续北上,同时在五原向西安进发,是冯玉祥的军队,整体总结此次战争是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其口号,A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停止内战,北上抗日”,是在1935年以后提出的额,排除C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14.粟裕同志分析道:“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大部分地区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背靠山东和冀鲁豫老根据地,地处华东、中原结合部,距华北也不远,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基于此,解放军发动了()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大部分地区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背靠山东和冀鲁豫老根据地,地处华东、中原结合部,距华北也不远,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可知是淮海战役,D项正确;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排除A项;辽沈战役在东北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在华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15.1953—1957年,全国共新建了6座城市,其中5座城市位于京广线以西;大规模扩建了20座城市,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2.93%。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国家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D.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根据材料“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2.9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也就是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项正确;1949年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排除A项;材料现象主要是实施工业化战略带来的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不是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因素,排除B项;“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布局没有实现有序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图为21世纪初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得益于()A.对外贸易环境出现变化B.实行了对内改革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D.两极格局的解体【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初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02年到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源于中国积极的外交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贸易环境,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对外经济,排除B项;此为21世纪的进出口贸易,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排除C项;两极格局的解体在1991年,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朝“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了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材料二1644年,清朝贵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帝国。其统治者不仅继承了传统“华夷一体”的理念,还提出了“中外一体”的思想,即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并以积极的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中央,清朝设立理藩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则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世政不易其宜”的方针下实施了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土司等制度,对于少数民族上层则施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安抚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调整民族政策的看法。【答案】(1))方式:军事征伐,安定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实行和亲,永结盟好;册封爵位,促进友谊;经济交流等。(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积极作用:缓和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出现了民族关系相对和睦的新局面;营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完善了国家的治理模式;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等。(任答三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特点:注重民族间的交融;以政治目的为主;多措并举(方式多样);注重立法保障;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等。(任答三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酌情给分) 看法:不同时期民族政策的调整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中央集权;随着民族政策的调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越来越直接、具体、细密。(任答一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唐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一“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包括军事征伐,安定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实行和亲,永结盟好;册封爵位,促进友谊;经济交流等。第二小问积极作用,主要是缓和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出现了民族关系相对和睦的新局面;营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完善了国家的治理模式;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等。【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清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其统治者不仅继承了传统‘华夷一体’的理念,还提出了‘中外一体’的思想,即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并以积极的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可知是注重民族间的交融;以政治目的为主;根据材料二“在中央,清朝设立理藩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则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世政不易其宜’的方针下实施了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土司等制度”得出是多措并举(方式多样);注重立法保障;根据材料二“对于少数民族上层则施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安抚政策”得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等。第二小问看法,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不同时期民族政策的调整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中央集权;随着民族政策的调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越来越直接、具体、细密。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下图是868年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卷子前边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的图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菩提说法的故事。经卷首位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印刷清晰。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次到敦煌即将其掠去,该卷子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金刚经》卷子 ——《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 明清时期,不仅私人编纂的几部科技著作在各自领域具有总结性,朝廷为标榜“文治”,也一再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主张,简要分析其兴起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刚经》的史料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答案】(1)主张:因时变法;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任答2点)背景:铁农具牛耕使用,社会经济发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私学兴起,教育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士阶层崛起;(任答2点)(2)史料价值:《金刚经》是雕版印刷作品,是研究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一手史料;《金刚经》卷子的图画描述的是释迦牟尼向长老菩提说法的故事,可以用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金刚经》卷子的文字是楷书,可以用于研究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金刚经》卷子的图文刻画精美,是研究古代雕刻技术的主要史料;《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可以用于研究近代列强侵华、掠夺文物的历史;(任写3点)(3)特点:注重实践经验积累;归纳总结性强;服务于农耕经济与生活;重视实用;明清以前长期领先于世界;(任写3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 、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依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得出因时变法;结合所学法家思想强调集权,可得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法家思想强调法不阿贵,可得出以法治国;结合所学可知法家思想要求统治者具有法、术、势三中能力,可得出君主专制。背景: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如铁农具牛耕使用,社会经济发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私学兴起,教育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士阶层崛起。【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唐(中国)。史料价值:从史料价值看,可得出《金刚经》是雕版印刷作品,是研究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一手史料;依据材料“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菩提说法的故事”,可得出《金刚经》卷子的图画描述的是释迦牟尼向长老菩提说法的故事,可以用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从图上字迹可以看出是楷体字,可得出《金刚经》卷子的文字是楷书,可以用于研究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依据材料“经卷首位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印刷清晰”,可得出《金刚经》卷子的图文刻画精美,是研究古代雕刻技术的主要史料;依据材料“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次到敦煌即将其掠去,该卷子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可得出《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可以用于研究近代列强侵华、掠夺文物的历史。【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地类材料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依据材料“不仅私人编纂的几部科技著作在各自领域具有总结性”,可得出注重实践经验积累;依据材料“也一再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可得出归纳总结性强;从成书的科技著作看,服务于农耕经济与生活和重视实用;从古代四大发明来看,明清以前长期领先于世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插图(1)观察上述图片,指出上述四幅图片分别涉及的历史事件。(2)任选2-3个图片,提炼其蕴含的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形成结论。)【答案】(1)图1:太平天国运动;图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论题:近代中国人民积极救亡图存。 论述: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边疆不断出现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地主阶级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1900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高涨。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综上所述,时代赋予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使命,中国人民的前仆后继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彰显出强大的民族力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851年后的中国。图1: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可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图2: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可得出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图3:结合所学知识此内容为三民主义,可得出辛亥革命;图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问题阐释题。时空是:1851年后的中国。首先,对图片内容进行共性归纳,提炼其蕴含的关联信息,这些内容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的救国主张,然后拟定论题如近代中国人民积极救亡图存。其次,以图片内容为主线进行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论述,逻辑清晰,如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边疆不断出现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地主阶级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1900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高涨。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5 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最后,归纳总结,回扣主题时代赋予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使命,中国人民的前仆后继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彰显出强大的民族力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